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介绍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通过改革,2009年全省林业产值达到698亿元,在2008年高位增长基础上又增长28%,增幅排在全国前列。林改后全省从事林业产业的人数已达1200多万人,是林改前的2.3倍。辽宁林改显示了其在加快生态建设、增加林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扩大林业贡献份额、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剑伟 《广西林业》2013,(12):17-18
2011年广西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林改后,拥有林地的广大农民应该怎样发展?基层林业部门如何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本期起,本刊将在《林改风云》栏目刊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系列文章,探索林业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陈卫 《中国林业》2009,(20):10-11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平原面积广大,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7%,平原林业在全省林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平原林改过程中,该省因地制宜,细化工作内容,合理解决农林矛盾,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土地,采取不同的改革办法,并将林改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探索平原林改的多种模式,取得了农民得利、社会得绿,资源增长、林茂粮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触动农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村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肥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林改工作,把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并针对肥乡地处平原,人多地少,林粮争地矛盾突出,林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在林改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并重,实现以改促林。  相似文献   

5.
天下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推动我国林业更大的发展。集体林改是来自农民和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通过集体林改.“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发展林业,拓展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和空间,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致富,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海南省解决林权历史遗留问题的4条经验,即敢于面对矛盾、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处置纠纷、规范调解程序,分析了林改以来的林业新形势,再次阐述了集体林改的核心任务与基本要求,提出了林改不同进程省份的工作重点。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家庭承包,提高改革质量;完善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改革障碍,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大科技支撑和服务,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提高农民发展能力;抓好典型宣传,引导推动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7.
宁夏彭阳县把林业产业培育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林改优势,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单一林业发展向多层次林业产业开发发展,促"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  相似文献   

8.
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林改政策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林区增收、林业增产、林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本文阐述了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千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权配套改革中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力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配套改革,是解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后,林农缺乏林业生产办法、措施等问题,进一步巩固林改主体改革成果,促进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改善林农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林业的重要途径。本人分析了千阳县林改期间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探讨了加快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肖俊 《绿色科技》2013,(6):243-244
指出了云南省是林业大省,也是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省份。林下经济的发展对于云南省巩固林改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云南省林业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以形成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奉新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改后,奉新县森林资源流转十分活跃,本文通过分析该县的森林资源发展利用现状、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过程与特征,针对性地对林业产权交易的长远发展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评价和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应用"GPS、RS、G IS"技术,通过SPOT5遥感影像实例分析了福建邵武林改后的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了林改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改的评价和政策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研究了林改对林农家庭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舒相才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50-56,67
介绍腾冲县中低产林现状,从林业自身发展、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树种结构调整、增加林农收入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提出要提高对中低产林改造的认识,将中低产林改造与林业生态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一批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多渠道筹措资金等加快中低产林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辽宁阜新市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基于对阜新市彰武、阜蒙两县,6个乡镇共8个村的林改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少林地区的阜新市在林改中的改革模式和目前所体现出的效果,对比分析了林改完成前后的林业发展情况、农民生活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总结出该地区林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目前林权权属的不明确及不断地林权改革导致的不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融资及实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林权改革仍需不断努力。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明确产权,建立或调整相应的配套法律、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体制,及相应的支持体制。提高林区农民收入,处理好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生产力,建立好林业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桂东县集体林权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所面临的林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明晰林地、林木权属,建立林农自主经营机制等方面,提出桂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腾冲、罗平和景谷3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从省和县尺度上对林改所产生的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经济增长、农户收入增长、林业劳动力吸收与转移、林区农村林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积极绩效进行评价,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和林区和谐的目标.并提出了后续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福建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专题调研,认为林权改革使林农造林育林积极性、山林集约化经营程度、林农林业收入都有显著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也显著加快。同时福建林权改革实践也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是否会出现大规模乱砍滥伐、经营小农化倾向、动摇农村基层政权建议、削弱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问题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文章对当前林权制度改革提出相应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 ,以吉安县三芳林场、县林科所、吉水县双村林场、芦溪岭林场以及吉安市林科所等地的胸径为 13 cm以上的湿地松为对象 ,研究了湿地松产脂量预测模型和数表 ,经检验表明 ,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景谷县197户林农的融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改后林农融资需求强烈,民间融资作用突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效显著,林农在林业生产经营中存在融资困境、信贷约束和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错位的问题.藉此,从金融机构、林农、林改配套改革和农村金融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