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广甜3号是广州市农科所以自选自交系Z822-E-3为母本、Z1805-20-17-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3~2004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和2004年广东省生产试验,同期参加国家东南区特用玉米区试,表现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2003年开始在生产上示范应用,普遍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2.
广甜7号是广州市农科院以自选自交系ZT08-M为母本、ZT01-F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8—200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优质、高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已通过2009年国家东南区试,是获得2010年复试的两个品种之一。2008年开始试种、示范,普遍反映较好,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广甜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4.
金凤5号是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以自选自交系Z995B为母本、Z993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区试、国家西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和国家东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产量均排名第一,品尝综合评分为83.0~90.5分,外观较好,品质较优,风味食味较好,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示范应用中广泛获得好评。除以鲜苞上市外,许多地方还组织订单生产加工成籽粒速冻、籽粒罐头商品出售,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1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育的自交系H超-l为母本、C5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 经2004-2005年广东省区域试验和2008-2009年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鲜苞产量为845.5-950.2 k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21.56%~22.98%、果皮61.5~62.1 μm,适口性专家评分92.0分,外观商品性佳:国家西南区区试平均每667 m2鲜苞产量873.0~929.3 kg,水溶性糖含量17.24%- 18.6%.皮渣率11.53%~12.383%,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  相似文献   

6.
田蜜2号是广州市田园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以自选自交系TMT02-2-1-8-3-4-6为母本、TMT28-5-3-2-4-9-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穗型美观、商品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2003年以来,该品种在生产试种和示范应用中表现较好,广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7.
晶甜9号是以ST-08为母本、ST-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3 d左右、秋播68 d左右,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1~2 d,在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鲜果穗平均产量13 198.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23%。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并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6042)。  相似文献   

8.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甜9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单交种粤甜3号为母本,以优质、迟熟自交系YT034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而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等优点。2003年国家区试结果表明:粤甜9号每667m2产量为854.2kg,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10.5%。  相似文献   

9.
华美甜168是由自选自交系H100与H068配组育成的优质型新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植株壮旺紧凑、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抗病抗倒性较强、果穗秃顶较短、籽粒大而饱满、穗形美观、商品性好,甜度高、果皮较薄、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3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甜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而成的Sh2型甜质自交系YT1与YT2杂交组配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熟期适中,株型较好;株高、穗位高、生育期和鲜苞大小比较均匀一致;抗倒伏、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春秋两季种植,一般第667m^2鲜苞产量750-850kg,高产田块可达950kg以上;鲜苞外观好,有小苞叶,籽粒排列整齐,秃顶短;甜度高,皮较薄,渣少,食用品质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培育杂种优势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的早晚兼用型超级稻,为广西水稻的高产、稳产及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方法]2004年以自选育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桂科-2S与广亲和强恢复系桂恢582配组后,2005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早造迟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其综合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桂两优2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1 d、晚造116 d左右,每穗平均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8%,千粒重22.0 g.2005年早造品比试验,桂两优2号平均产量为8797.5 kg/ha,比对照特优63增产6.30%;2006、2007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早造迟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646.0、8281.5和8389.5 kg/ha,分别比对照特优63增产9.17%、8.44%和8.10%.2007年早稻在玉林市陆川县百亩高产示范种植桂两优2号,高、中、低产田平均产量为11110.2 kg/ha;2012年早、晚稻在玉林市陆川县的百亩连片双季超级稻丰产示范试验中,早晚稻总产量为21380.1 kg/ha,平均为10690.1 kg/ha.[结论]桂两优2号是广西育成的第一个本土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适宜在广西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作一季早稻或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桑树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人工育种难度大,周期长.如目前生产上开始大面积推广的农桑系列12号等桑树品种,育种期长达18年[2].对地方品种采用选择育种,能缩短选育期,方法比较简单.而我国地方桑树品种资源丰富,变异谱广,从育种时间上考虑采用选择育种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育种方法.我国现行主栽桑荷叶白等品种均是通过这种途径选育而成[2],已在生产上应用了近30年.近几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海宁市蚕业生产技术指导站采用选择育种方法成功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海宁桑,本文介绍这个品种的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审甜玉米新品种郑甜2号,又名郑超甜2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自选系郑超甜TT03为母本,郑超甜TH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色超甜玉米单交种。母本郑超甜TT03是以亚热带超甜玉米群体YZQ96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父本郑超甜TH02是以热带超甜玉米群体ZQ96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9年组配,2000年夏播进行观察鉴定试验。2001-2002年参加国家黄淮海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03年通过国审,是河南省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母本YM-98-12来源于农家品种当地油皮黄瓜,父本YJ-99-8是本课题组对1997年从日本引进的13个黄瓜品系进行筛选得到的优良株系。其杂种一代沂蒙2号,瓜长棒形,瓜把短,无棱无瘤,刺小且稀少,皮薄光滑油亮,瓜长20 cm左右,横径4 cm,肉厚质密,口感好,特别适合生食,抗枯萎病,对霜霉病、白粉病抗性中等。每666.7m2产量可达5 300 kg以上,适合鲁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和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济麦 1号是济源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经 1 997~ 2 0 0 0年连续 4年的河南省超高产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等特点。突出优点是 :成产三因素协调 ;株型直立 ,两级分化快 ;抗寒、抗旱、抗干热风 ;灌浆快 ,后期功能叶时间长 ,活秆成熟 ;播期弹性大 ,适播期长  相似文献   

16.
金黄2号是(481×73-1-3)-9-6-1-2-5和2002651-6-1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黄白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白色、稀少。平均瓜长15.8cm,单瓜重114 g,瓜把长1.9 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比例为60%左右。抗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枯萎病。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666.7m2产量为4 187.6 kg,比对照品种翠绿增产12.57%。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性状差异较明显的9个樱桃番茄高代自交系,配制39个杂交组合。通过比较观察,组合T-013(圣亚)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生长力强,中早熟,果实椭圆形且光泽,红色,果肉多,种子少,品质佳,糖度7.8~8.5度,单果重12~15g。参加福州、宁德、三明多点试验,总产量达52 000~55 000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龙女增产19.3%、20.7%、18.5%。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5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病害种类逐年增多,且有加重的趋势.随着水肥条件等的改善,倒伏与高产的矛盾也愈加突出,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同时,复种指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种的早熟性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青花菜新品种清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风由一个自交不亲和系NB40-5-5-5-8-3-2-7-3-1-1做母本,自交系BYB-2-6-4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青花菜杂交种.清风株型直立,成株平均开展度61 cm×61 cm,平均株高46 cm.花球紧实,呈半球形,平均直径13.6 cm,球高11.2 cm,平均单球重0.45 kg.花球蕾粒浓绿、细密.平均产量19 149 kg/hm2.中早熟,以秋季露地栽培为主,可秋延后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