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敬 《林产工业》2019,46(6):I0005-I0005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18 年出版发行。为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作者在综合考虑地域差异、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及政策制定落实等因素的情况下,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广泛搜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案例,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选取了91 个案例加以分析研究,编辑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既能为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景点选择提供参考,又能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观光农业旅游的高级形式。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的变化以及休闲农业旅游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休闲农业旅游将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朝综合化、规模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则是朝特色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崇礼县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亮点,但仍存在不少隐忧和问题。因此,县政府要加强扶植和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科学开发,并成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要加强科学规划,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城乡旅游规划结合起来,培养专门人才,强化经营,做到突出特色,创建精品,推动崇礼休闲观光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在喧闹的现代生活热潮中,亲近大自然的休闲农业旅游逐渐成为都市人的首选旅游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也是调整农业结构、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4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台湾休闭农业发展中3个特色经营模式:政府参与,主导推动;特色创新,产品丰富;因地带l宜,宣传广泛。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优势特色,提出了大陆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休闲农业是"旅游+农业文化"所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也是全域旅游的发展形式之一,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依据吉林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各地区在突出鲜明文化主题的基础上,融农业经营、游览娱乐、休闲养生、特色饮食、果蔬采摘、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发展了特色鲜明、不同形态的、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旅游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游客的体验式、休闲式旅游,而农业旅游以一产和三产相结合,这种新型的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被追崇为一种旅游时尚.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对建德休闲农业旅游进行分析,为寻求制定适合建德市农业旅游发展战略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园这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的现象,使其无法实现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功能。面对旅游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整合农业科技园区资源,改善经营管理状况已成为农业科技园区的首要任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旅游园的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使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旅游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集生态休闲、文化品位、农业旅游服务、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文章在对邹城峄山镇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现状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道县是侗族聚居区,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环境秀美,气候宜人,山连峰叠,溪清林翠,森林覆盖率达7456%,素有"天然氧吧"之誉.通道侗乡正处在科学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道路,让绿水青山长留,让蓝天白云永驻,用生态文明支撑"美丽侗乡"建设.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选取保定市农业生态园部分区域,结合孩子的特点与需求,以农业资源为基底资源,遵循健康、生态、安全的规划理念,设计亲子游憩活动,以充分发挥生态园资源优势,打造集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情感交流为主体的亲子旅游区域,填补当前亲子旅游市场空白,促进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维系家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余小红  龙岳林 《绿色科技》2013,(12):221-222,226
指出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结合农业旅游背景下的休闲农园的特征和要点,分析了休闲农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范休闲农园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光山,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这里四季分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青山绿水与名胜风景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交相辉映,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坚持政府引导,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光山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以旅游项目建设为引领,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项可持续产业来抓。一是对各个乡村发展旅游的范围、文化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济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济南市休闲农业开发也方兴未艾。作者从研究济南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入手,着力分析济南休闲农业的特点、主要类型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了济南市休闲农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应当遵循的指导原则,并展望济南市休闲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农业不仅能协调农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美学和生态等间共生共融关系,还促进休闲农业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三生空间理念,构建了休闲农业涉及的地、人、文、境、产、智的设计要素基础系统,结合休闲农业动力机制,制定了智慧园区建设、智慧环境开发和搭建智慧旅游的设计策略,并针对休闲农业进行智慧化的系统营建及体系构建,提出了可持续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可对休闲农业的智慧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业旅游发展对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国外的农业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其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农业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农业旅游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等.在分析了国外农业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走生态型、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热带...  相似文献   

15.
蔡雄彬 《广东园林》2011,33(6):19-22
立足休闲农业环境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功能及以农为本的精神,探讨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及体验活动设计的课题。透过头城休闲农场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农业生产、生活、自然生态资源,设计休闲农场的体验活动,从中归纳出符合农业体验观念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方法,同时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冲击,提供未来发展休闲农业及进行...  相似文献   

16.
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意义及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少部分群体向大众普及,城市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加速。笔者对休闲观光果园的涵义、功能和类型及武汉休闲旅游农业现状、休闲观光果园选址原则、品种配置和营销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农业旅游观光休闲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顺义区不断创新果业发展思路,立足全区现有工农业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区域优势,大力开发果品旅游休闲采摘生态功能,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生态观光采摘果园,使全区旅游观光果业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9.
农业观光园是指应用生态学、系统科学、环境美学和景观设计学原理,将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旅游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研、生产、加工、商贸、观光、娱乐、文化、度假、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园区[1]。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兴起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农业观光园的热潮[2]。该文以广东从化良口镇米埔村800亩的林地规划成"茶花香景"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进行理论与方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唐宇  姜玉辉  肖霞 《绿色科技》2020,(4):228-230,233
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阐述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以长沙市的休闲农业为例,分析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