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种子包衣处理技术在花生上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包衣处理能有效地防治花生苗期病虫害,死苗率比对照(不包衣)降低77.8%~100%,缺穴率降低69.9%~100%;出苗比对照推迟1~2天,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5%~33.7%。花生种子包衣处理还能明显地促进花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其百株鲜重和根重分别比对照增加7.2%~54.4%和9.0%~48.3%,产量增加7.2%~32.9%。  相似文献   

2.
鸡粪和奶牛粪对小麦和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鸡粪和奶牛粪对小麦和油菜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和奶牛粪对小麦叶片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小麦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苗期和孕穗期单叶光合速率提高;而其余生长期,施肥效果不明显。鸡粪处理(75t/hm2)可提高小麦水分利用系数9.8%~81.3%;而奶牛粪肥,在孕穗前增加小麦水分利用效率9.4%~50%,而后则有降低水分效率之趋势。两种粪肥均可提高油菜的单叶光合速率,各种肥料的效果因生育期和施肥量的不同而有差异。越冬前各施肥处理均增加了油菜的蒸腾速率,降低水分效率1.5%~22.2%;越冬后,奶牛粪肥处理提高了蒸腾速率,而鸡粪则降低了油菜的蒸腾作用,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油菜的水分效率,鸡粪为4.3%~271%,奶牛粪为1.9%~83.9%.  相似文献   

3.
黄瓜种子磁处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磁场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经磁场处理后,其产量明显提高,而且提前4~5d结瓜,并且对萌发期各种酶活性及生长期各种性状均有明显影响,为磁处理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恒定磁场对小麦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种子经0.1~0.6T恒定磁场处理后,其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CAT活性,根对^32P的吸收,地上和地下部的鲜,干重等均比对照有所提高,表明经一定强度恒定磁场处理,可对小麦种子的生物学性状起积极作用,本文还对小麦种子发芽率与磁感应强度的数学方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2.5%的Mon65506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优良种子处理剂,在1kg种子拌药量0.5~4.0ml的范围内,对全蚀病所致小麦白穗的防效为73.3%~98.5%,保产效果为6.3%~22.5%,其防效与保产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优于粉锈宁常量处理种子的效果,且在重病田的防效和保产效果高于轻病田,该药剂处理种子后小麦出苗正常,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6.
旱地小麦施肥效应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1988~1992年在山西省永济县虞乡进行,结果表明,旱地施肥在不同年型和不同肥力条件下,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地力瘠薄时,单施化肥小麦增产幅度小(0.7%~29.9%),对产量的影响是丰水年>常水年>歉水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小麦增产幅度大(84.7%~15.8%),对产量的影响是歉水年>常水年>丰水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小麦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模拟林木遮光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农林间作田林木遮光对小麦的影响,设计了人工遮光试验,研究在土壤和水肥相同的条件下,遮光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透光率为57.3%的遮光处理,小麦物候期推迟2 ̄4d;前期(5月4日前)单株分蘖数、绿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分别为对照的164.9%,177.9%和159.8%。可见遮光促进了个体的生长。但从抽穗期开始,遮光处理因为叶面积指数过高(9.9),群体光照严重不足,春季分蘖  相似文献   

8.
抗旱型种衣剂包衣冬小麦的节水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培养和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使用抗旱型种衣剂包衣处理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沿淮淮北秋旱情况下,用抗旱型种衣剂1^#、2^#、3^#、4^#包衣对小麦萌发出苗、产量和WVE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出苗期提前1.5~2.5天,出苗率提高6.0~10.0个百分点,产量提高7.1~11.6%,WVE提高7.5~11.9%,其中以4^#种衣剂包衣处理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旱农区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培肥效果,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有机肥配施无机氮磷肥料后可明显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与等氮纯无机肥施用区相比,小麦增产17.9%~26.8%。  相似文献   

10.
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卫福200FF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增产作用。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00 ~300ml 拌种,对小麦始苗期、出苗期无影响,出苗数高于空白对照区。播后4 周和返青期调查,卫福拌种小麦均增加小麦侧根数、分蘖数及干物重。结果还表明,卫福250 ~300ml 处理防治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效果分别为55 .7 % ~67 .3 % 、52 .1 % ~59 .8 % 、76 .7 % ~85 .5 % 和100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卫福200 、250 、300ml 处理小麦增产分别为8 .7 % 、12 .3 % 和12-8 % 。综合来看,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50 ~300g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林  陆翠珍  陈玎玎  周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65+1267-1265,1267
[目的]探讨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程度。[方法]以超甜玉米的种子为试材,用9 000μT均匀恒定磁场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磁场处理的磁化水浸种,其磁场处理时间分别为10、30、60、90和120 min,研究不同磁处理剂量对超甜玉米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磁场处理表明,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60 min,其磁化水浸种的发芽率比对照高83%,发芽指标最高,并比其他处理组发芽率高40%~76%;60 min处理组的发芽势比对照约高出1倍,其他各组的发芽势也比对照高46%~93%。磁场处理种子2 h后再用自来水浸种处理表明,用磁化水浸种比用普通水浸种的发芽率高23%,发芽势高30%,活力指数高30%。[结论]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产小麦新品种安麦4号是用91鉴191/8403-2-1杂交选育的半冬性新品种,大面积产量达269.9kg/667m^2,最高产量可达370.0kg/667m^2,比CK增产8%-20.3%,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籽粒饱满度好,千粒重较高(45-50g),有效穗18-30万/667m^2,落黄好,白粒、玻璃质,品质较好,全生育期171-224d,适宜1000-1500m以内海拔区域中下等肥力田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深入的了解等离子体对作物影响的作用机理,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小麦种子,测定了不同强度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种子活力、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呼吸速率以及幼苗的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强度等离子体处理(80~200W)能提高小麦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呼吸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运输,使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0.0%、107.7%和53.5%。80~200W等离子体也能够提高小麦幼苗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发育,其中以160W等离子体作用效果最强,使根系活力提高39.65%、侧根数增加19.81%、根长增加7.85%。等离子体强度过高(240W)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走廊甜菜象虫种类分布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1986~1989年的调查研究,甘肃河西走廊危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甜菜碗额象,粉红锥喙象,黄褐纤毛象,黑斜纹象,欧洲方喙象等19种。其中以甜菜象和甜菜毛足象为优势种,已成为甜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象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子和水以2.2~3.0:100:100的配方处理甜菜种子的防治效果较佳,其毒苗杀虫率达90.0~92.0%,且残效期较长,田间保苗率达83.5~92.5%,挽回甜菜块根产量损失29.7~39.1%。此项措施在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麦、水稻磁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土壤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和磁处理水稻、小麦湿种子后,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处理种子后,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明显增加,同时,处理种子的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这是促进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土壤磁处理后,小麦的长势、根长和干重好于对照土壤,说明磁处理土壤不仅改善其理化性质,有利于种子和幼苗生长,而其磁性的增强也将有利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6.
稀土抗大白菜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8年开始,持续3年时间,在太原市晋源区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农田进行了稀土抗大白菜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稀土处理的大白菜,与对照相比,重金属含量显著下降,其中Hg含量下降94%,Cr含量下降10.47%~90.3%,Cd含量下降89.4%~98.08%,Pb含量下降15.19%~75.38%,As含量下降83.33%~100%。此外,经过处理的大白菜产量也比对照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50HZ特定频率磁化器,对不同活力水平的玉米种子进行了种子活力的磁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弱磁场处理对种子活力表现极显著而稳定的正向效应。不同活力水平种子活力指数的最大增长幅度,芽鲜重为21.9% ̄122.9%、根鲜重55.7% ̄102.5%、芽干重29.7% ̄65.7%、根干重51.4% ̄93.0%。其中,根干重活力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按回归方程Y=1.0922X 229.5562可以预测田间产量。弱磁场处理可增强种子耐贮性,贮存5个月电导率下降10.87% ̄21%。综合评判:高活力种子磁化10d,中、低活力种子磁化8 ̄10d效果最好。对研究发现的弱磁场对发芽力影响的不稳定效应进行了讨论,并分析比较了弱磁场与强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产生的磁生物学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林  陆翠珍  檀华蓉  周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5-19965,1997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0.9 T恒定均匀磁场,将其处理时间设置为10、30、60和90 min 4个试验组,以不处理的玉米为对照组,分别对玉米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场处理试验,玉米收获后用日立公司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测定种子中各种氨基酸组成的含量。[结果]经过磁场处理的玉米种子种植收获后,玉米中各种氨基酸组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各试验组玉米中氨基酸总含量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表明磁场处理能够增加植物呼吸强度,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吸收,并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更多的能量。[结论]可用0.9 T恒定均匀磁场处理玉米种子,各磁场处理剂量试验组中以30 min试验组增加氨基酸含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番茄抗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6-1997年,在太原市南郊区严重污染农田上进行了番茄抗重金属污染栽培试验。种子经过稀土处理,各处理产量比对照提高12.9%~29.4%;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24.2%~52.5%;果实中Hg,Cr与Cd含量分别下降36.0%~86.0%,45.3%~50.8%,7.4%~55.6%。用等级聚合方法将处理分为两组,4个处理均明显优于对照,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赣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豆4号”(原代号赣83-60)系江西的中熟春大豆“六月白”与从福建引进夏大豆“融豆21”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经省区试鉴定,适应全省各地区种植,属春大豆类型。中熟,全生育期95d,株高50~6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结荚高度15cm左右,单株结荚25~30个,单株生产力9~10g。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白色,荚果茸毛棕色,成熟后呈褐色,不易裂荚。每荚粒数2~3粒,籽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褐色,百粒重18~20g,粗蛋白质达45.3%,脂肪含量为18.68%。1991~1994年参加江西省预试和区试平均产量达1938.68kg/hm2,比CK(矮脚早)增产11.1%,居第一位,1993~1995年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978.1kg/hm2。通过N、P、K及密度试验对该品种的综合研究、筛选出了三种高产高效最佳栽培模式。199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