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从广西钦州市引进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大十、本地小叶果桑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县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长果桑和台湾四季果桑性状稳定,品质较佳,结果早,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龙州地区种植;大十果实酸甜可口,但产量不高,可作为果叶两用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从广西钦州市引进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大十、本地小叶果桑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县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长果桑和台湾四季果桑性状稳定,品质较佳,结果早,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龙州地区种植;大十果实酸甜可口,但产量不高,可作为果叶两用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丰富果树品种多样性,弥补园区早期产品空缺,增加游客采摘乐趣,2011年合肥桃蹊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浙江引进白玉王、韩国大白珍珠、无籽大十、四季果桑、台湾长果桑等鲜食果桑品种共计20 000余株,种植在三十岗乡汪堰村。现将果桑在合肥地区的品种选择与建园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蚕桑所选育的三倍体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1997年引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由于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果型大等优点,近年来在鄞州发展速度快,露地栽培果桑上市量大增,鲜果销售市场已趋于饱和,果桑采收后期樱桃、枇杷等水果已陆续上市,这些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果桑鲜销的价格。为了提高果桑生产的经济收益,我们于2000~2003年在鄞州区进行果桑塑料大棚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三倍体果桑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桑椹优质、丰产、无籽,同时桑叶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可果叶两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于2002年3月从陕西省汉阴县引入该品种,经示范试验,在当地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现已在蒙自、开远、文山、澜沧、建水、石屏等县(市)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16个果桑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临海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十"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十",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葚、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7.
以2个果桑品种"无核大十"、‘46C019’为试材,通过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分析探讨了避雨栽培对2个供试果桑品种主要物候期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使2个果桑品种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提前6~10d,具体提前时间因品种及其物候期不同而稍有差别。同时,避雨栽培方式下,2个果桑品种成熟果色泽没有变化,但平均单株产量、总糖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而成熟期落果性、病果率均低于露地栽培,但对总酸含量、出汁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三倍体叶果兼用优良桑树新品种.近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栽植,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为调整湖南省西部山区果树生产结构,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2001年初从广东省蚕桑研究所引进大十果桑,进行引种及密植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关于果桑品种选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果桑品种选育研究,在多年进行果桑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结合他人已有的研究,分析与果桑品种选育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以桑椹产量高、品质优及抗菌核病为果桑育种目标;以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为对照品种;重视果桑资源的搜集和评价;在选育方法上,以常规育种为主,采用杂交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可提高选育效率;应把果桑作为一种果树来对待,并以专用型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为重点,加快果桑新品种的育成,促进桑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巨王果桑是我国果桑专家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大果型鲜食和加工型的果叶两用的桑新品种,是我国第三代水果——"果桑"中较有发展前景的品种。1生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1.1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将"大十"果桑引种至浙江丽水,观察其引种表现。结果表明,"大十"果桑在引种地表现良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种植效益高。为指导果桑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本文系统总结从园地选择、定植、整形修剪、肥培管理、果实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十”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该良种具有生长势强,桑果产量高,品质优,桑果成熟期早等特点,栽培管理容易,且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但桑果?盛产期在5月上中旬,上市季节比较集中,特别是后期,由于枇杷、樱桃等水果相继上市,影响桑果的销售价格和效益。同时,桑果采摘期若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导致大量桑果落地而造成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果桑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果桑的经济效益,抢占市场,我们于1998年开始,建造果桑塑料大棚,开展了果桑塑料大棚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四年的努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3.
果桑,以果实为主要用途的桑树品种的统称。其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白玉王、豫8632、大十、红果1号、红果2号、四季果桑等不同品种的果桑进行研究,系统的介绍了果桑的育苗、苗木嫁接、建园、整形修剪等。对果桑的研究及推广等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蚕桑所选育的三倍体叶果兼用优良桑树新品种。近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栽植。2001年初我地引进试种,经5年露地栽培,发现该品种具有早结丰产、适应性强、成熟期早、品质优良等特点。为更好地推广和合理开发这个品种,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杏果同其它商品一样,其质量好坏,取决于品种,也取决于管理技术,好品种加上好方法,品质自然佳.我园几年来采用"十好"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杏果质量,成效明显,销路效益均好.  相似文献   

16.
果桑密植早结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是桑科 (Moraceae)桑属 (MorausL )植物。果桑营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是淡季果品中的佳品。 2 0 0 2年 3月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从陕西省汉阴县引种大十、红果等果桑系列品种 ,在云南开远市进行密植 (株行距 1m× 1m)栽培 ,2 0 0 3年3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进行了测定 ,平均单果重2 6 g,最大达 8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14 % ,平均单株果实产量达 110 8 8g ,每公顷产量达110 93 5kg。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栽植  果桑各品种生长势均强 ,宜采用中低干密植栽培 ,一般行距 1 3~ 1 5m ,株距 0 6~ 1m。树形紧凑、枝条直…  相似文献   

17.
果桑绿枝扦插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十"果桑和"台湾果桑"为试材,以基质(河沙、草炭与蛭石混配基质)、插穗插口(插穗下剪口作平剪和斜剪)、生长素(NAA、吲哚丁酸、国光生根粉)为因素进行绿枝扦插正交实验,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较多果桑优良苗木。结果表明:果桑绿枝扦插与品种有很大关系,"台湾果桑"适合于绿枝扦插,成活率较高,且在150mg/kg吲哚丁酸中浸泡生根率较高,为54.4%,有白色愈伤组织产生;平口剪效果好于斜口剪,河沙更适宜做扦插苗床,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18.
赫建超 《果农之友》2003,(12):15-15
1品种来源果桑,桑科桑属。原产我国,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广东、广西都有种植。传统桑树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结果晚,桑椹小而且少。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选育出桑椹大、结果早、产量高的果桑系列新品种,使果桑的规模化种植成为现实。三年生以上果桑园,一般每666.7平方米产量1500千克左右。2开发价值(1)果桑的果实称桑椹,现代科学检测证明,桑椹含有丰富的果糖、果酸、果胶、天然色素,人体必须的16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具有补血、补肾、明目乌发、生津止咳、抗衰老、防治慢性肝炎、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等医…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优质的果桑品种,对现有的5个果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测定了5个果桑品种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桑果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在营养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用隶属函数分析其营养品质优劣顺序为"白玉王""大十""红果2号""46C019""72C002"。白玉王虽然营养品质最好,但产果量低,极易落果,不含花青素,叶质易老化;72C002和46C019虽然营养品质不佳,但产果量最高;大十营养品质佳,发芽早,成熟早,产果量高,成熟期长,但易感菌核病。综合认为,在有效防控菌核病前提下,5个果桑品种中以大十的优势最佳,产量高,品质优,值得加大推广,尤其适用于果桑旅游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果桑是在叶桑基础上选育出来的桑果和桑叶兼用型品种,以采摘桑果为主,讲究果叶两用,尤其是它的果实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它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生津止渴,祛病强身等多种功效。科学合理地调节桑椹和叶子的产量,可以达到果品与蚕茧双丰收,提高果桑的综合经济效益。因此,果桑的种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