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营养袋苗具有省工、省种、苗全、苗齐,苗壮等优点。采用营养袋苗造林,由于全根全苗,造林成活率均可保持90%以上:由于带土移植,苗木可继续生长,没有缓苗期,经造后一年检查,无论苗高或直径生长均超过裸根苗的一倍以上,可提早一年郁闭,是实现速生丰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营养袋育苗分为直播和移植两种,其中以移植苗效果最好,主要技术关键是: 1.塑料营养袋的规格:高12厘米,周长20厘米,厚2—3丝为宜。装土后直径6.5厘米,可装营养土  相似文献   

2.
在山桂花育苗过程中,为了解苗木对养分的需求,1987年我们对山桂花苗木施肥的效应作了试验研究。试验在普文林场苗圃地内进行,当地年平均气温20.2℃,≥10℃积温7459℃,年降水量16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苗圃地为冲积台地,砂壤土,土壤团粒结构差,表土易板结,肥力较低。种子于1986年9月经沙藏催芽20天后播于试验苗床,待幼苗出现一对真叶时,同时移入塑料营养袋内,(袋径16厘米,高20厘米)。为单因素四水平试验,四次重复。各水平的措施如下: 1.袋土为森林土,不施肥。 2.袋土为20%火土,80%森林土,不施肥。 3.袋土为苗圃土,不施肥。 4.袋土为100斤森林土拌0.5斤钙镁磷肥,每月追施0.3%尿素水溶液一次,8斤/亩。移入袋内的苗木大小基本一致,以后的管理措施一致,苗木培育8.5个月后分别测量苗高、地径如表1:  相似文献   

3.
油松营养袋育苗及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干旱、瘠薄、沙地及石质山的造林成活率,加快荒山绿化速度,应大力研究、推广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去年,我场搞了油松营养袋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育苗面积40平方米,产苗约三万袋,造林60多亩,秋查成活率达90%以上。其做法是: 一、营养袋育苗 1、营养袋的制作:用64开报刊纸糊成直径4厘米、高8厘米的纸袋,每个工可糊1000—1200个。 2、营养土的配制:用捣细并过筛的老圃地的带菌土四份与优质猪圈粪一份混合拌  相似文献   

4.
1.反坡穴状整地:我们采用反坡穴状整地方法,随整地随造林,即将植苗坑的土挖出放在下坡,培起土埂20厘米,埂宽20厘米,采实,苗木栽在埂内侧内的下半部。这样苗栽的深,水份充足,土埂可遮荫拦水。比一般挖坑造林提高成活率20—30%。2.给苗木涂保水层:用生石灰25公斤、硫酸铜0.5斤、细土0.5公斤与水50公斤  相似文献   

5.
1.意、南两国杨树造林多采用深栽技术:用2年以上,高5米、离切口1米处粗3厘米的无根杨树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用深栽机钻孔,将苗木栽入深1.5米左右、直径10~20厘米的栽植孔中。苗圃为培育用于深栽的大苗,将育苗株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25%的可湿性粉剂除草醚,进行苗圃除草.使用方法:在各苗龄苗木的生长期或发芽前期使用,有喷粉、喷雾、毒土三种.几年来,使用除草醚防除苗圃地内杂草的结果,除草效果在70—90%左右.1年施用1—2次,可基本上不用人工除草.平均每亩可节省劳动工日80个以上,节省开支248.80元.经过测定和观察,施用除草醚的苗床上,有20—30%的苗木出现第二次高生长.云杉新播苗高生长增长0.5—1厘米,云杉移床苗高生长增加2厘米,  相似文献   

7.
1983年3月上旬,我们将泡桐芽前移植在塑料营养袋中,进行培育,苗木生长快而健壮,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作法介绍于下。1.作床:供放置塑料袋的苗床,宜作成宽80厘米、长4米、深20厘米的低床。2.制作营养袋:用塑料薄膜做成直径8厘米、高14厘米的小袋,每个小袋上打0.5厘米直径的小孔10~40个,以利排水通气。3.配制营养土:按沙壤土8份、腐熟厩肥2份,每百斤加过磷酸钙半斤,混合均匀,配制成营养土。  相似文献   

8.
经过试验,结果表明:远距离运输刺山柑组培裸根苗异地进行大田炼苗时,移植前采取生根液或清水浸根后移植入袋内,再遮盖遮阳网的处理措施,能确保其异地大田炼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且异地大田所炼苗木经造林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从而可解决边远山区造林对刺山柑苗木需求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特别是风沙严重的地区春旱、虫害是影响造林成活的两个重要因素 ,采用分步移栽错季造林技术 ,则可巧妙地解决春季造林干旱及象甲、金龟子为害严重的问题 ,造林成活率几近10 0 %。1 造林整地该造林技术同其它造林方式一样 ,先按规划设计的株行距进行挖沟或穴状整地 ,挖沟宽度 80~ 10 0cm ,深 80cm ;穴状整地长、宽、深各 80cm ,结合施肥将表土 (熟土 )回填到沟 (坑 )底 ,心土 (生土 )放上面 ,浇水沉实。2 分步移植春季造林时期 ,苗木萌动之前 ,先将苗木移植到容器袋 (纤维袋、塑料袋、纸袋 )或编织筐内。容器袋规格以直径 3 0~40…  相似文献   

10.
JKZ—70型开沟植树机是白土梁机修厂根据伊盟的立地条件在蔡斯金植树机的基础上改制的。该机适用于沙区大面积机械造林,栽植2—3年生的杨、榆、柳、沙枣等树种的实生苗及杨树插条苗。要求苗木根径在0.5~3厘米,主干长35厘米左右,苗木全长50~300厘米左右的健壮苗木。经实地试验,造林成活率80%以上。性能: 开沟深度70厘米左右,复土深度可达55厘米。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在新疆引种很有前途。1980年我们在我院南山实习林场用四年生塑料大棚容器苗与塑料大棚裸根苗分别造林3.69亩和4.35亩进行比较,两块地相连,立地条件相似。造林地海拔1700米,地处高寒,为砾石河滩,挖穴填入客土于四月下旬开芽前栽植。苗木前2年露地培养,后二年塑料大棚培育。容器为高20、直径10厘米的塑料薄膜袋,装入森林土,下部打孔以通气排水,栽  相似文献   

12.
绒毛白蜡是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喜光、耐盐碱能力强。辽宁省盘锦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绒毛白蜡在盐碱地造林并开展了苗木繁育试验。为了解决其生长速度较慢、成苗慢、出圃晚的问题,大洼县林业工作站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地膜覆盖定植培育大苗的试验,获得成功,办法如下:(一)选苗。选用1年生的绒毛白蜡苗,在基部以上10厘米-15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条,将苗根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使之吸足水分待植。(二)整穴。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挖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的树穴,栽植前施好基肥。(三)定植。按栽植技术要领栽植,将原表层熟土放入坑底部,覆土后…  相似文献   

13.
1987年春我们进行了石榴造林后地膜覆盖试验,成活率达98%。其具体做法是:石榴苗木截干栽植后,树穴内浇透水,水渗后穴面铺盖塑料薄膜。薄膜中间留一小孔,使苗干外露3—4个芽,并将小孔及薄膜周围用土埋严,以免被风刮掉。实践证明,用地膜覆盖穴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据4月10日调查,0—30厘米土层内,覆盖后平均土壤含水率为7.14%,而不盖地膜的土壤含水率仅5.01%,提高42.5%。 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4月份平均提高0.7~1.2℃,有利于苗木根系活动,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方干旱的丘陵、石质山区及风沙区,采取覆膜造林成活率可达90%左右,比不覆膜提高成活率20~30%。覆膜应略大于穴面,便于覆膜时四边压土。覆膜方法,从地膜一边划破到中心,再以树干为中心覆盖栽植穴,用土将四周和划破的缝隙压实,压土宽及厚约4厘米;苗根茎与地膜之间用湿土封严压实,压土直径6厘米,做到无空隙、无透气孔。不然当土壤表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热气集中  相似文献   

15.
铁岭市林业部门针对连年干旱的实际,除采取覆膜,使用生根粉、保湿剂等技术措施造林外,还研究推广了以下几种经济、实用的抗旱造林方法: 一是坐水栽植法。在栽植前,将树坑内倒进坑容积1/3的水,然后将苗木根部放入坑内,浸入水中,立即向坑内填土(注意不能窝  相似文献   

16.
吴健 《湖南林业》2002,(5):26-26
用木块袋栽培灵芝,生物转化率可达80%,比直接用段木栽培提高50%的产量。方法如下:1.木块袋的制备选枫、槠、栗等树的枝条,劈成长33厘米、宽3厘米的条形块,用刀削平两端。木块的含水量调整到65%左右,扎成直径18厘米的捆,装入宽24厘米、长48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袋底打活结扎紧,然后在袋中放入配制好的木屑培养基(配方是:杂木屑73%、麦麸25%、黄豆粉1%、石膏1%、水适量),再将木块捆装入袋中,用木屑填紧袋中空隙,并覆盖木块,然后打活结扎紧袋口,即成菌袋。2.灭菌与接种将当天制备的菌袋放入常压灭菌锅中蒸10~12小时,或在…  相似文献   

17.
泡桐的营养器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采用理根育苗,解决造林所需的苗木.①在种根年龄相同的情况下,种根越粗,养分含量越多.种根粗壮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都高于种根细弱的,如资阳县大佛公社四大队用直径1厘米以下的和直径1.5—2.5的种根,各育苗0.3亩(其它条件相同),结果,种根直径1.5—2.5厘米的出芽率为90%,平均苗高为0.69米.种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出芽率仅15%,苗木平均高为0.28米.太  相似文献   

18.
黑松为著名的海岸绿化树种,既能美化环境又起防护作用。同时是嫁接五针松,雪松等松类苗木的良好砧木。 以往培育黑松苗木多以撒播和条播为主。一般当年生苗高8.5厘米,平均根径0.186厘米,并有三分之二没有顶芽,要留床或移栽一年后才能做砧木或上山造林,这样费工费时。近年来运用芽苗移栽法培育黑松苗木,不但省工、省材物料(无需覆盖物),而且苗木长势好,一年生苗高可达9厘米,平均根径0.5厘米,有顶芽率为百分之百,当年生苗可上山造林,第二年无需再移栽即可做砧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处理种子 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清除泥土以及破碎种子后,再放入30%的双氧水中浸泡20分钟,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9.
四年生大苗樟子松是用圃地内生长的二年生幼苗,再经营养袋培育二年的苗木,用于沙地雨季造林比二年生幼苗春季造林在成本、成活、抗旱、抗寒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近几年,通过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古鲁板蒿林场内试验栽植,长势非常好,且一次成林。因而,将大苗樟子松雨季造林技术介绍如下:1.起苗起苗前三四天灌足底水,挖深25~30厘米,轻轻捧出营养袋,保持根系完整,不要划破营养袋,以防散土、裸根。2.剪根与浸根为了防止裸露根部分失水,要进行剪根和浸根。剪根主要指长出营袋外的底部根和极少部分的侧根,将其缩剪至10~15厘米,…  相似文献   

20.
桧柏由于适应性强 ,树形美观 ,因而成为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及近郊绿化的优选常绿树种。通常情况下采用从外地调入大苗直接栽植的方法 ,但由于桧柏是常绿树种 ,苗木个体大 ,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路途远 ,从起苗到栽植 ,根系暴露时间过长 ,常出现成活率低的现象。而当地苗木一般是裸根育苗 ,起苗时带土较少 ,易造成根系失水 ,造林成活率也较低。为此我们借鉴花木培育技术 ,采用从外地调入小苗 ,用营养袋培养 1~ 2a后再造林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主要技术措施1.1 营养袋规格及营养土配制由于是培育 1m以上的大苗 ,因此营养袋直径要求在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