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骑田银毫     
“骑田银毫”产于湖南宜章县里田公社江厚大队茶场。该场位于五岭山脉之西岭,海拔1190米,山峦重叠,绵亘起伏,杉林葱郁,溪水潺潺,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该地年平均气温16.1℃,年最高温度39.5℃,最低温度—9.5℃,降水量1563.9mm,相对湿度85%以上。经测定土壤中含速效氮275.7ppm,速效磷12.15ppm,速效钾  相似文献   

2.
张亚莲 《茶叶通讯》1992,(3):24-26,46
1 茶园施肥的现状我省有茶园153万亩,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施肥方面的现状是: 1.1 部分茶园很少施肥或不施肥一些分散承包的茶园,对茶树只采不管,很少施肥,甚至不施肥,掠夺式经营严重,基本上处于抛荒状态。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据测定亩产50kg以下的低产茶园土壤养分,表层有机质只有0.76%~1.22%,碱解氮38.8~58.2ppm,速效磷0.25~1.42ppm,速效钾38.3~45.0ppm,中下层土壤的养分  相似文献   

3.
我省甜菜产地河西三地区有耕地1000万亩,河水、井水灌溉的干旱区占50%以上。干旱区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南,祁连山以东,海拔1400—1700米,日照时数2300—2950小时,年平均气温6—7.5℃.≥0℃积温2900—3400℃,≥10℃积温2200—2900℃,无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110—180毫米,年总蒸发量1200—2100毫米,干燥度为2—3.3(>2的干燥度为旱区)。土质属碱性,有机质1.3%,全氮0.08%,碱解氮50ppm,速效磷12ppm,速效钾180ppm。概括地说,海拔较高,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雨量稀少,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对氮素化肥吸收利用的差别尚未见报道,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对此,1986年我们选用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用~(15)N示踪法标记氮肥进行了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土壤;中肥力砂壤土,PH值7.4,有机质0.724%,全氮0.049%,水解氮46ppm,全磷0.071%,速效磷41ppm,速效钾100ppm。  相似文献   

5.
1984、1985、1988年我们对湘北潮土苎麻施钾进行了试验,现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为河湖沉积母质发育成的紫潮泥土。土壤有机质1.5%,碱解氮67~86ppm、速效磷21~32ppm、速效钾76~94ppm。冬培每亩施土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土壤为盐碱沙土,肥力中等,0~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73%,全氮0.054%,速效氮53.4ppm,速效磷5.5ppm,速效钾61.0ppm。土壤PH值为8.2,全盐0.113%。品种为徐州514,种子经0.3%多菌灵溶液浸种24  相似文献   

7.
茶树施用镁肥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镁是茶树营养的一种重要元素。国内外对土壤和茶树缺镁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并建议将镁肥同氮砱钾肥配合施用。前苏联研究认为土壤有效镁含量50~60ppm时,绝大多数情况需要施用镁肥,有效镁含量达到70~80ppm,每公顷施用200kg的镁肥可以增产。根据吴洵同志的资料,有73%的低丘红壤茶园缺镁,有效镁含量在40ppm以下。在缺镁的土壤上施镁肥显著地促进幼龄茶树生长,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茶树氮代谢。 本文想从茶树镁营养诊断,镁肥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8.
平原县地处黄淮海平原棉区,地势较低,可行黄灌。棉田有机质含量为0.9~1.0%,全氮为0.06~0.075%,全磷为0.06~0.08%,速效氮为50~60ppm,速效钾为100~150ppm;速效磷含量较低,耕层为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县甜菜含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1989、1990与1991年甜菜含糖率分别为16.8%、17.6%、18.0%与18.6%,特别是1991年在全省含糖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含糖率较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本区自然地理条件与推广良好的甜菜栽培技术。嫩江县可耕地大多数为黑钙土,黑土层深20~27cm,0~27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4.1%,全氮0.35%,速效氮233ppm,全磷0.22%,速效磷(P_2O_5)41ppm,pH  相似文献   

10.
光合微肥在茶树上的应用和推广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鼎力”光合微肥是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创制的新型叶面肥料。该肥含有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棚、锌、铁、锰、锡等微量元素及光呼吸抑制剂,具有微肥与光合肥的双重增产效果。贵州省于1993年开始将光合微肥在农作物上作肥效试验和推广,现就光合微肥在茶树上的试验结果及推广总结如下:一、小区试验(一)试验方法与经过试验布置在贵州省茶科所试验地茶园,1975年种植,供试茶树品种为婚潭苦茶群体种,三行密植,砂质黄壤,肥力较好。0~20厘米土层含有机质2.44%,全氮0·1441%,碱解氢18.18mg/100克主,速效P刀s29.5ppm,速效K…  相似文献   

11.
胡楚林  蔡振柱 《江西棉花》1997,(2):23-23,21
由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开发的多成份,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将丰一号具有药效特久,调控适中的特点,为验证其在棉花上作用,特安排本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水改旱棉油两熟三年连作棉田中,土壤肥力中等,属潴育型马肝土,保水保肥性较好。据土壤普查测定:土壤有机质2.28%,全氮量0.179%,全磷量0.047%,速效氮54ppm,速效磷3.5ppm,速效钾6.5ppm,土壤偏酸ph值为5.4。供试品种为泗棉3号,采取营养钵育苗移栽,按双行畦宽窄行种值。4月13日播种育苗,5月20日移栽,大田密度为2700株/667m‘,栽培管理方法和用肥水平…  相似文献   

12.
栽培技术的不断改革,使啤酒大麦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探索不同行距各时期生长发育情况,选择适宜的行距,提高抽穗开花后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能力,达到稳定穗数,主攻大穗,建立高产高效的群体质量栽培条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产量的理论技术体系,深化群体质量理论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定适大的行距,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该试验田设在新洋农场种子场3号田,前茬大豆。土壤肥力,有机质1.16%,全氮0.076%,速效氮54.3PPm,速效磷14.8ppm,速效钾127ppm,氯化钠0.02%。1.2供试品种:啤酒大…  相似文献   

13.
山区小麦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克清 《作物研究》1989,3(3):27-28
近年来,湖南农学院麦类研究室提出的小麦密点播配套技术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有人认为,山区小麦生育期间,阴雨天多,空气湿度大,不宜推广“密点播”。为了摸索和探讨山区小麦适宜的播种密度,我们于1987年至1988年进行了山区小麦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及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试验地点在海拔460米的大竹坪村。试验地为粘壤土,前作为杂交中稻,耕层土壤有效氮199.7ppm,速效磷5.8ppm,速效钾65.6ppm。供试品种绵阳20号。试验处理设10×20厘米(每亩3.33万蔸),10×23厘米  相似文献   

14.
华阳河农场位于长江中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宿松县境内。全场土地面积12.3万亩,其中耕地10.1万亩。土壤有机质1.40—1.58%,全氮0.092—0.114%,水解氮53.57—66.92ppm,速效磷5.7—9.1ppm,速效钾35.75—46.82ppm。年平均气温16.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1894小时,其中7、8月可达222—330小时。年降雨量1223.5毫米,芝麻生长期间的5—9月降雨量为678.5毫米。无霜期264天,初霜日为11月中旬,终霜日3月上旬。 近几年,华阳河农场适应市场需要,发展芝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单产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表1)。1985年大面积高产片,平均单产100公斤以上有17626亩,  相似文献   

15.
埔头茶园位于永春五里街西北郊,海拔170公尺,低丘缓坡东北向,旱生植被稀疏,土壤瘠瘦粘结,据县农业局速测,10~30厘米土壤有机质1.15%,全氮0.033%,速效磷0.75P.P.M,速效钾7.5P.P.M,PH4.5。  相似文献   

16.
黄潮土区是豫东平原大麦主要生态类型区之一。由于黄潮土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多土壤氮磷俱缺,因此,在大麦生产中,常将有机肥与氮磷肥(即无机肥)配合施用,作为培肥地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来运用,但有机肥与氮磷肥的适宜配合比例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于1985~1988年度,就有机肥与氮磷肥不同配比对啤酒大麦产量、酿造工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定量定位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期为优化啤酒大麦施肥提供依据。一、试验设计与方法田间试验设在商丘县农科所试验场,前茬玉米,壤质黄潮土,P H7.5。耕层(0~20cm)基础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31%、全氮0.081%、碱解氮32ppm、速效磷(P_2O_5)12ppm、速效钾(K_2O)58ppm。设7个处理:①对照(不施肥);②只施有机肥;③有  相似文献   

17.
1980-1981两年。我们进行了红麻施用硫酸钾的试验。试验田为砂壤土;实行稻麻轮作;土壤养分经播种前取样测定,两年分别为:全氮0.049%和0.087%,全磷0.116W和0.131%,有机质0.735%和0.97%,速效钾45ppm和54ppm。氮肥用量分别为尿素55.5斤和44.5斤。为排除有机肥料的干扰,试验都不施用有机肥料。两年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宁夏甜菜糖业研究所在国营连湖农场的协助下,在该场二队、六队进行了甜菜大面积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520亩甜菜平均含糖17.2%,比上年提高1.6度;平均亩产3756公斤,比农场其它六个队高583公斤,增产18.37%。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是:1.选择适宜种植甜菜的土壤。示范地为灌淤土,土层深厚疏松,地下水位低,灌排畅通,前茬为春小麦,麦收后伏耕。秸杆还田。土壤耕层(0—25厘米)含有机质1.72%,速效氮62.37ppm,速效磷22.62ppm,全盐0.15%,pH值8.5,盐碱较轻,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9.
唐湘如  何红军 《作物研究》1991,5(2):32-32,35
1990年,我们在郴县硚口镇高家塘村进行了以中低产田改良为中心的水稻高产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该村海拔140m,全村1498亩稻田,分布在山坵谷地,属山阴冷浸、潜育化低产田。常年冬泡,青泥层厚度30~60cm,耕层上壤稀烂,氧化还原电位为48.1mV,有机质含量为2.8%,速效N、P、K分别为150.0ppm、6.6ppm、68.0ppm,有效Zn/小于1ppm。往年水稻生长前期“僵苗”,后期“疯长”,单产徘徊在215~300kg。  相似文献   

20.
茶树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九  潘根生 《茶叶》1991,17(2):17-21
在依据当前的生产水平所采用的氮磷钾比例、用量和施肥技术条件下,NK 和 NP 配方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夏茶,秋茶芽叶的氮、磷含量:增产效果分别达124.4%和114.6%,比 N、K 或 N、P 分别单独施用时的总增产效果提高一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越冬叶以及夏茶、秋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能很好反映施肥和供氮状况: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与全氮量的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此外,发现越冬叶和夏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与茶叶产量也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越冬叶及夏、秋茶的芽叶氨基氮含量可以作为不同时期茶树氮素营养的诊断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夏茶和秋茶来说,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低于600ppm 时茶树可能缺氮,低于250ppm 时表明茶树严重缺氮.试验结果还表明,夏、秋茶芽叶除氨基氮外,它们的全氮量也能反映施肥和氮营养状况,也可作为茶树氮营养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