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通小麦B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小麦(T.aestivum L.)为一个异源六倍体物种,具有A、B、D三个染色体组,它们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对各个染色体组进行有关起源、进化、基因定位及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可更好的发掘和利用各染色体上的有利基因,拓宽小麦的遗传变异基础,为在小麦育种中如何引进新的遗传变异及杂优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遗传多样性是进行小麦改良的基础,B基因组含有丰富的抗病、抗虫、抗寒、优质等有益基因,多态性最高。本文对小麦B基因组的组成特点、起源、遗传多样性及基因定位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摘要: 为了给小麦-山羊草复合群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多倍体小麦和多倍体山羊草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及山羊草在多倍体小麦起源中的作用,总结了在小麦-山羊草复合群起源及进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小麦-山羊草复合群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详细综述了多倍体小麦和多倍体山羊草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及山羊草在多倍体小麦起源中的作用,总结了在小麦-山羊草复合群起源及进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小麦春风送暖起微澜,万顷麦浪艳阳天。回首田园无限意,丰收沃野尽开颜。1.1小麦的起源与分布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是普通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属于禾本科作物。小麦是世界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大约12000年前,在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区,人类就开始种植小麦,只不过当时种植的是一粒系小麦。后来从一粒系小麦进化为二粒系小麦,又从二粒系小麦进化为现在的普通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小麦功能分子标记的数量,为小麦功能基因的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小麦起源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前期利用小麦转录组数据鉴定出的8 389个EST-SSR序列中,随机选取585对引物得分大于95的标记进行分析,以川麦42和川农16杂交后自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新开发出的EST-SSR标记,并结合SSR标记和SRAP标记,构建了一张遗传图谱。结果表明,585对EST-SSR引物中有555对能在亲本川麦42和川农16中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引物有效性为94.87%。其中有44对EST-SSR引物在川麦42和川农16中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多态性,多态性率为7.93%。所构建的遗传图谱中含有本次新开发的EST-SSR标记的连锁群共12个,由163个标记组成,包括17个EST-SSR标记,73个SSR标记和73个SRAP标记,覆盖小麦基因组长度1 551.5 cM,相邻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3.11 cM。本研究丰富了小麦功能分子标记的数量,为小麦功能基因的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小麦起源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麦(T.aestivum L.)D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小麦是一个异源六倍体物种,具有ABD三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在来源和进化过程中都与A、B染色体组不同,D染色体组来自于粗山羊草,含有丰富的抗病、抗虫、抗寒、优质等有益基因,因此D染色体组的研究对小麦的产量、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向遗传改良,我国普通小麦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特别是在D染色体组上尤为突出。一些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益的基因未被挖掘利用。本文对小麦D基因组的起源、遗传多样性和拓宽遗传基础的方法及基因定位等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河南两地市小麦白粉病菌的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和商丘市小麦白粉病菌进行分子鉴定及分析,以期为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和系统进化奠定基础。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镜的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周口和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系统进化发现,商丘的小麦白粉病菌与地域相距较远的英国、法国、美国的小麦白粉病菌的同源性极高,而与地域很近的周口小麦白粉病菌同源性却不高,推测小麦白粉病菌的进化可能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小麦农家种、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与节节麦合成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同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189,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A、B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VQ蛋白因发现与WRKY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关于VQ基因家族在小麦中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解小麦VQ基因的存在数量和结构等特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小麦基因组中鉴定了25个小麦VQ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小麦VQ蛋白序列较短,为中性或偏碱性蛋白,由单外显子基因编码;小麦VQ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25个VQ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21条小麦染色体上,片段复制是小麦VQ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方式。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部分小麦VQ基因响应干旱和高温的胁迫,并呈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该家族成员,并深入探讨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进化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很早就认识到多倍化在小麦的进化上有很大的作用。Kihara(1924)分析了不同倍性小麦的种间杂种,表明普通小麦是由ABD3个染色体组构成的异源多倍体。以后的研究证明A、D两染色体组分别由野生一粒小麦(T、aegilopoides)和塔斯其小麦(T、tauschii.Aeg、sgurrose)提供。关于B染色体组的起源,尽管进行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云南铁壳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中国特有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和密穗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多态性,结果显示,斯卑尔脱小麦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具有明显特点,在Glu-A1位点上以1亚基为优势亚基,在Glu-B1位点上以13+16亚基居多,而这两种亚基在其他六倍体小麦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新疆稻麦在Glu-1D位点上具有特殊的HMW-GS类型。结合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特有小麦的起源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耕地资源逐渐减少,而高品质小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基于此,主要从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种植地选择和处理、施底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同时提出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再论小麦育种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小麦品种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根据目前小麦育种,优质小麦育种,超级小麦育种和饲用小麦育种,并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范围内,种质资源已经超过600万份,其中超过九成的种类是种子。保护这些种质资源迫在眉睫。首先介绍了几种小麦种子干燥保存的方法及其特点,自然干燥、干燥剂干燥是较为常用的手段,现在又发展了热泵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干燥手段;而后对小麦种子的最适合水量和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干燥的种子发芽率高、活力较强,说明种子含水量对小麦种子活力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麦遗传资源数据库栏目的设置张延滨肖志敏祁适雨王岫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哈尔滨市150086)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新品种不断地出现,小麦品种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小麦遗传资源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和艰巨。为更好地利用小麦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宁夏小麦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40余年的小麦品种资源研究成绩表明:国内外的小麦资源引进、研究和利用,对宁夏的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10多年来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编目编志、繁种入库和遗传评价等研究领域的工作进行概述,供小麦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矮化育种文献,对矮源基因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矮化育种近年成就作了全面阐述。笔者认为,国内小麦品种资源中,矮源尤为丰富,应加速矮源的发掘和研究。根据多年品种资源观察分析,文中推荐有重要价值的矮源名录,可供小麦育种部门和矮化育种工作者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中国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差异,从而探明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并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归纳了遗传多样性的涵义和研究意义,从形态学方面、细胞学方面、生化水平方面、分子生物学方面总结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进展,分析了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分子标记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得出的结果更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彩色小麦因为富含各种微量营养元素而成为解决隐性饥饿的研究热点,为了对彩色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微量营养元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来自黄淮麦区的 19 个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和 1 个对照白粒小麦籽粒中的 16 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参试彩色小麦各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铁 > 锰 > 锌 > 锶 > 铜 > 铬 > 镍 > 钼 > 钛 > 锡 > 砷 > 硒 > 钒 > 钴 > 银 > 镉;19 个彩色小麦籽粒中锰、砷、钛、钴、铜、锶、钼、铬、镉、锡、铁共 11 个微量元素与对照白粒小麦差异显著;大多数紫(黑)粒小麦的微量营养元素都高于蓝粒小麦和白粒小麦,蓝粒小麦的铜、锌、锶、钼、锡含量高于大部分紫(黑)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白粒小麦的钼和锡含量最高;蓝粒小麦砷含量普遍较低;中黑麦 6 号等 11 个彩色小麦种质资源没有检测出镉含量,是宝贵的抗镉金属污染的小麦种质资源。以上结果可以为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微量营养的科学利用和保障人类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