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台湾75-3、苏早一号等5个菜用大豆品种为试验样本,比较4月13日、5月6日2个播期下,菜用大豆鲜荚产量构成因素及鲜荚产量。从产量性状上分析,菜用大豆5月6日播单株荚数高于4月13日播;4月13日播百粒鲜质量与百荚鲜质量高于5月6日播;4月13日播有效分枝数比5月6日播的多。本地4月13日左右种植菜用大豆推荐选择台湾75-3与苏早一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51.6、729.6 kg;5月6日左右种植推荐绿领1号与绿领7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08.8、985.6 kg;若是为出口则建议选用绿领7号。  相似文献   

2.
特选1号系以日本陵西一吋为母本、美国UC长荚多粒为父本,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特选1号干豆平均产量319.0 kg/667 m2,百粒干质量229.6 g,鲜豆平均产量999.3 kg/667 m2,百粒鲜质量468 g,3~5粒荚占75%以上,全生育期213 d,收获期180~190 d。2013年在金华罗埠安排4.5 hm2生产示范,鲜荚平均产量1 601.7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淮鲜豆5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高雄5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育成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丰产、优质、中熟,出苗至采收鲜荚83d(天)。平均每667m~2鲜荚产量670kg。鲜荚灰毛、深绿色,二粒标准荚长5.6cm、荚宽1.3cm,鲜百荚重312.5g,鲜百粒重77.2g。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临蚕14号是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鲜食春蚕豆新品种,干籽粒百粒重160~165 g,鲜籽粒百粒重192~211 g,荚长,粒多,鲜荚平均每667 m2 产量1 550 kg,产值可达6 200 元。  相似文献   

5.
太湖春早菜用大豆早熟,荚宽粒大,品质佳;新鲜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3.77%,淀粉含量达到5%;中抗大豆病毒病;每667 m2 鲜荚产量650 ~ 700 kg。  相似文献   

6.
浙鲜豆7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技术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优质、中熟等优良特性。单株有效荚数24.1个,标准荚长5.3 cm、荚宽1.3 cm,每荚粒数2.1个,百荚鲜质量282.5 g,百粒鲜质量70.7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9%,可溶性总糖含量2.9%。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中感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0 d(天),一般产量600 kg•(667 m2)-1左右,适宜在浙江省内作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启东地区夏季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并掌握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作者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鲜食大豆品种在生育期、品质、植株性状、产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通豆6号品质好,商品性佳,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出籽率为46.3%,每667 m^(2)实收鲜荚642.5 kg;小寒黄品质好,商品性佳,生育期长,出籽率为47.4%,每667 m^(2)实收鲜荚633.0 kg;浙鲜84品质好,生育期较长,出籽率为45.8%,每667 m^(2)实收鲜荚398.4 kg;淮鲜豆9号品质一般,商品性好,生育期较短,出籽率为45.6%,每667 m^(2)实收鲜荚520.8 kg;苏豆17号品质一般,生育期较长,出籽率高(49.5%),每667 m^(2)实收鲜荚487.5 kg;南农416口感较差,商品性一般,生育期较短,出籽率47.2%,每667 m^(2)实收鲜荚645.8 kg。  相似文献   

8.
沧豆0734是以冀豆12为母本、中作12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选育出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大田露地栽培,夏季生育期87 d,株高74.1 cm,主茎节数15.1个,单株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荚52.4个,单株荚质量84.2 g,百粒鲜质量55.5 g,667 m2鲜荚产量680~820 kg,每500 g标准...  相似文献   

9.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类型,株型收敛,株高36.5 cm,主茎节数8.5个,有效分枝3.7个;出苗至采收鲜荚86 d(天),比台湾75短4 d(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微弯镰形;平均单株有效荚数20.3个,荚长6.2 cm,荚宽1.4 cm,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质量294.2 g,鲜百粒质量76.8 g;淀粉含量5.2 %,可溶性总糖3.8 %,口感柔糯略带甜,品质优,一般鲜荚产量700 kg·(667 m2-1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追肥对菜用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对荚长、荚宽、荚厚、荚质量、粒长、粒宽、粒厚、粒质量8个性状变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春风极早品种在现蕾期追肥的最适宜施肥量为基准施肥量的50%,产量达到1 992 kg/667 m~2,比100%追肥高3.3%,差异不显著,比150%追肥高22.9%,差异显著;荚宽13.42 mm,荚厚10.71 mm,粒宽11.09 mm,单粒质量0.88 g;M-3品种在现蕾期追肥的最适宜施肥量为基准施肥量的150%,产量达到1 571 kg/667 m~2。菜用大豆产量和荚宽、粒宽、粒厚等性状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7 262.394 5+611.947 8X_2+2 482.237 0X_6-2 917.973 0X_7,决定系数为0.893 4,式中,Y为产量(kg/667 m~2),X_2为荚宽(mm),X_6为粒宽(mm),X_7为粒厚(mm)。当其他变量固定时,荚宽每增加1 mm,产量平均升高611.947 8 kg/667 m~2;粒宽每增加1 mm,产量平均升高2 482.237 0 kg/667 m~2;荚宽每增加1 mm,产量平均降低2 917.973 0 kg/667 m~2。菜用大豆各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荚宽的通径系数为0.359 2,与粒宽的通径系数为1.106 1,与粒厚的通径系数为-1.39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棚长豇豆春季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寻求大棚豇豆春季种子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和密度,以绵豇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豇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早播和迟播均不利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提高,密度对百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A2B3(3月15日播种,密度为9000株/667 m2)是最适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组合,种子产量达154.9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莆莱1 号是从莆田地方莱豆群体中系选出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中熟莱豆新品种。植株蔓生,鲜荚单质量13 ~ 20 g,鲜豆百粒质量300 ~ 350 g。露地秋季种植,从播种至始收90 ~ 110 d(天),采收高峰期持续30 d(天)左右,鲜荚每667 m2 产量1 000 ~ 1 200 kg。  相似文献   

13.
闽豆9号是以闽豆6号为母本,以08B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出苗至采收青荚79.1 d(天)左右,属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平均标准荚长5.77 cm、标准荚宽1.38 cm,鲜百粒重73.28 g;鲜籽粒VC含量0.246 mg·g-1,总糖含量3.5%,粗纤维含量4.6%,淀粉含量6.1%,粗脂肪含量4.8%,粗蛋白质含量11.7%,含水量69.1%;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700 kg左右,感炭疽病,适宜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4.
宁豆4号是以宁镇3号为母本,以苏豆8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属春播晚熟品种,播种至采收青荚95d(天);出苗势强,生长稳健,亚有限结荚习性。基部叶片为椭圆形,中部为长椭圆形,顶部为披针形,叶色较深。株高75.2cm,主茎13.4节,分枝3.8个,单株结荚67.2个,多粒荚率为65.9%,标准荚312个·kg-1,二粒荚长5.6cm、宽1.2cm,鲜籽百粒重70g以上,出仁率53.8%。鲜荚平均产量为740.4kg·(667m2)-1,鲜粒平均产量为375.5kg·(667m2)-1。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鲜籽口感香甜柔嫩。宁豆4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江苏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作春播鲜食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15.
鲜食蚕豆人工春化处理大棚促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是半冬性、二年生作物,露地蚕豆霜降(10 月 24 日)播种,苗期在漫长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翌年开春后由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3 月中下旬开花结荚, 最早4 月底鲜食蚕豆荚采摘上市,时间短,一般20~25 天,随后随着气温迅速升高,蚕豆迅速成熟结束鲜荚供应期. 慈溪种植的蚕豆品种为慈溪大粒1 号,以粒大、质糯、味鲜著称,单株有效分枝6~8个,每分枝结2~3荚,每荚2~3粒,摘鲜生育期190天左右,鲜豆百粒质量450 g左右,667 m2鲜荚产量900~1 000 kg,产值1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特选1号系以日本陵西一吋为母本、美国UC长荚多粒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大粒蚕豆新品种。经金华市婺城区2010-2014年试种示范,全生育期213天,采鲜收获期180~190天,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鲜荚1239.7 kg,鲜百粒质量420~430 g,干百粒质量229.6 g,3~5粒荚占75%以上,比慈蚕1号平均增产24.4%,比日本陵西一吋平均增产16.3%。现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克银 《蔬菜》2020,(11):17-19
为了研究K新绿鲜食大豆在铜陵地区夏种最迟播种时期,选择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6日4个播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K新绿鲜食大豆在铜陵地区夏种最晚播种时间在7月上旬,7月5日播种的大豆生育期和植株生长均正常,结荚鼓粒较好,多粒荚率为82.6%,百粒鲜质量最大,为78.6 g,667 m2产量较高,为680.3 kg。建议夏种K新绿鲜食大豆最晚在7月上旬播种,以保证较高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8.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鲜豆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菜用大豆品种,有限结荚类型,株高30~35 cm,株型紧凑,主茎节数9.7个,分枝数1.8个,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灰毛、紫花,单株荚数30个左右,多粒荚率69.3 %,成熟种子黄皮,子叶黄色,脐色黄,百粒鲜质量约60 g,百粒干质量30.1 g。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81 d(天),一般鲜荚产量700 kg·(667 m2)-1左右,适宜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海南等地作春播栽培。  相似文献   

19.
 翠芸2号是从枣庄市菜豆主栽品种双丰2号变异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耐热菜豆新品种。中早熟,鲜荚翠绿色,扁平,荚条顺直,单荚质量13.0g左右;荚肉脆嫩,无革质膜,缝线不发达,品质优良;抗疫病、炭疽病、锈病能力与双丰2号相当;耐热性强,结荚盛期可耐30~34℃高温,适合春秋露地及春延迟、早夏栽培;耐热栽培每667m2产量1500kg左右,其他季节栽培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华甜玉3号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在每667 m2种植3 000~4 000株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从生育进程及穗部性状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时,表现为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穗部性状变差,果穗变短,秃尖变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等明显降低;从鲜果穗产量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时,每667 m2鲜果穗产量最高,为1 158.40 kg。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