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南阳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本文对秸秆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南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粮油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6.87亿吨左右。过去,由于人们对农作物秸秆的功能及作用认识不足,以及受科技水平低的限制,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很不理想。有关资料显示,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和肥料的约占45.5%,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约占22%,还有30%多的秸秆没有利用,其中有的被一烧了之,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3.
孙体爱 《种子世界》2021,(12):0177-0179
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为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有利契机。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水平,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生态环保压力,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本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对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而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够有效处理秸秆遗留问题。对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每年农民收割完玉米、花生后产生大量的秸秆,作为废料抛弃,既浪费又可惜,根据我市这一现状,我们针对如何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转化成草食动物的饲料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践,找到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草粉,搭配其他饲料制成全价颗粒饲料的方法。下面将自制全价颗粒饲料饲喂新西兰兔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立健 《中国种业》2012,(11):80-80
秸秆通常是指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子粒后的剩余部分,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是小麦、玉米秸秆。长期以来,秸秆并没有被有效利用,在农村,秸秆随意堆放、焚烧的现象到处可见,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且烟雾影响交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每  相似文献   

7.
作物秸秆含有较为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有机质和能量。农作物秸秆还田是最直接有效的利用方式,既能缓解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保压力,又能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黄淮海区域是一年两熟制耕作类型,秸秆量在19 500~75 000 kg/hm2,秸秆全量还田腐熟不彻底或整地质量粗放可能会导致出苗差、苗弱现象,也会加重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本文综合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还田历史脉络,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加大研究、开发秸秆多途径综合利用力度,提升秸秆价值,削减农作物秸秆连年全量还田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效应和技术选择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通过农作物秸秆的多途径综合利用及转化增值,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节约稀缺的自然资源,替代耗竭性资源投入具有重大意义。分别从资源替代效应和直接环境效应宏观分析秸秆燃料、肥料、饲料利用的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比较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单项技术和综合技术、从生命周期考察技术的综合生态效应,强调技术的区域适应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左永明 《种子世界》2021,(7):0171-0173
巍山县是大理州产粮大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宝贵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秸秆产量增加以及煤、电、液化气的普及,巍山县开始出现秸秆利用过剩问题,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影响山林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性社会问题,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推进综合利用水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棉秆循环利用理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芹芹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457-463
摘要:棉花秸秆是重要的农作物秸秆之一。综合考虑了棉秆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性,并将国内外棉秆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汇总后,得出了棉秆循环利用的理论模式,集中在工业化利用、农畜牧业利用和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其中棉秆作为能源利用是前景最广阔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由陕西省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生产的YJR-4型玉米秸秆挤丝揉搓机,是该公司推出的第四代秸秆加工机械,适用于玉米秸秆、皇竹草、豆类等农作物秸秆的粗加工。该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秸秆的压扁、纵切和揉搓工序。加工过的秸秆破坏了秸秆表面的硬质茎秸,把牛羊不能直接完全采食的秸秆加工成适口性好的饲料;加工过程不损失营养成分.便于牛羊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农作物秸秆质地粗硬,对牲畜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目前只有少部分用作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粗饲料。研究表明,秸秆通过挤压膨化加工后可提高家畜对秸秆饲料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最近几年,我们研究开发了秸秆挤压膨化技术,通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饲喂效果。1.秸秆挤压膨化原理及设备秸秆挤压膨化技术是新兴的饲料加工技术。挤压膨化的原理是将秸秆加水调质后输入专用挤压机的挤压腔,依靠秸秆与挤压腔中螺套壁及螺杆之间相互挤压、摩擦作用,产生热量和压力,当秸秆被挤…  相似文献   

13.
温昕明  唐健  邓善初 《种子科技》2024,(2):95-97+133
农作物秸秆曾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物质资源,在传统农村发电、生产天然气等环节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农村发电等环节有了更加高效的方法,农作物秸秆开始出现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等问题,农作物秸秆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废弃物。基于此,总结了农作物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要点,包括栽培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09,(4):44-44
从农业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秸秆生物气化工程试运行获得成功,为秸秆能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挖掘贵州省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资源、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和加快推进农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基于《贵州统计年鉴》(2006-2019年)及实地调查数据,开展贵州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甘蔗、花生、油菜、薏苡和荞麦)及其副产物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作物副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消化能和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9种贵州主要农作物副产物中,小麦秸秆、薏苡秸秆和花生秸秆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8.68%、8.52%和8.45%)、较低的酸性洗涤纤维(46.74%、40.63%和37.75%)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74%、46.37%和43.16%),营养成分较好;油菜秸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的消化能(分别为10.91、9.25和8.91MJ/kg)均显著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稻草的RFV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且RFV高于100(分别为148.65、110.34和102.68)。说明在贵州地区,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等农作物副产物相对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1.开发利用秸秆饲料的现状及意义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之一,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我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亿t,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量的20%~30%。应用秸秆饲料在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玉米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丰富,通过科学处理能够提高其利用效率,将秸秆还田处理,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相似文献   

18.
陈林 《种子科技》2023,(22):139-141
兴义市是贵州省产粮大县,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提高农作物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兴义市以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扶持有条件、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带头组建秸秆收储中心,完善设施设备建设,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进程。重点对兴义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试点建设情况等进行阐述,并对当前兴义市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对策,希望为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收贮高效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开发玉米秸秆低成本、高质量收贮模式,有效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是推行农作物秸秆以农用为主、多元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以玉米秸秆榨汁存贮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收贮利用成本、秸秆产品收益对该模式资源化利用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收益率约为6.70%,销售利润率约为6.30%,并且在收贮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秸秆中干物质、糖分和水分的流失,是一种高效资源化收贮利用模式。同时,结合该收贮模式在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优势及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利用现状进行该模式在当地推广可行性探究表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广平县有玉米地1.1hm^2,每年的玉米产量是5.9万t。平均每生产1kg玉米,就会产生4kg秸秆,这就意味每年有23万t的玉米秸秆产生。每当玉米丰收时。秸秆的处理就成了最令人头疼的事情。秸秆几乎是拉到哪儿烧到哪儿,不仅污染了空气,也让火灾事故变得频繁。但很少有人想过把这些秸秆利用起来。不过还是少数有远见的人从中淘到了想法和思路,曹爱民就属于驻足于秸秆加工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