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使栽培品种每年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高产,是作物育种程序考虑的重点。培育持续稳定高产的基因型,需要在低、高两种环境胁迫下筛选。产量变异可归因于各种自然发生的胁迫。能适应特殊胁迫环境如水分和氮肥的基因型,在粒用高粱中曾有过论证(Garrity 等,1982;Zweifel 等,1987)。Heinrich 等(1983)提出,在各种胁迫条件下保持粒重是基因型产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不同作物打叶已用于研究产量和产量构  相似文献   

2.
尽管象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制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地区、环境和土壤类型而异,但在控制侵蚀方面却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评价亚热带多湿气候条件下,免耕与传统耕作法对栽培在重粘土上粒用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两种耕作方法对高粱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无大区别,但免耕下整个发育期间土壤含水量有增高的趋势。免耕处理下高粱穗分化时叶面积指数下降,但不影响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Much.  RC 王富德 《杂粮作物》1992,(3):19-23,18
温度是影响高粱籽粒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通常认为高温有害于产量。经常根据籽粒形成的线性期间干物质积累的速率,以及有效灌浆期长度,分析禾本科作物的籽粒生长。在人工气候室里的研究,Chowdhury 等(1978)观察到,温度对高粱籽粒生长速率的影响与灌浆期持续时间无关。在平均温度阈值为25℃时,籽粒生长速率增至最大值;尽管随着温度升至33.5℃,发育速率(1/开花至成熟  相似文献   

4.
本组文章的Ⅰ、Ⅱ报探讨了高粱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辐射利用效率和个体发育的影响。本报研究在广泛田间条件下,这些互作效应对粒用高粱新、老杂交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Miller 等(1984)指出,在美国,以得克萨斯州的卢博克(Lubboock)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由于害虫的危害,高粱产量普遍很低(500~800公斤/公顷)。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将近实际产量的12%。据报道,高粱害虫约有150种,其中具潜在危害的有31种(表)。在印度主要有高粱芒蝇、玉米禾螟、粘虫、高粱摇蚊、穗蝽象、棉铃虫、白虫和高粱穗隐斑螟等。本文总结了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通用的害虫防治方法,并为印度高粱害虫防治提出了进一步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半干旱热带地区,高粱是一种耗养作物,并且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钾肥对高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具有提高产量、品质和抗各种环境胁迫的能力(Tandon 等,1988)。由于缺少关于雨养高粱钾营养的资料,因此,进行了在雨季钾肥对高粱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988年在海得拉巴城,雨季种植了2个高梁品种(SPV462和杂交种 CSH5),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土壤为中等深度淋溶土,有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杀虫剂的使用受到经济和环境的限制,培育抗虫品种便成为防治害虫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技术能力和资源有限的地区,利用抗虫高粱品种是防治害虫的最有效方法。高粱的主要害虫尽管高粱害虫近百种,但热带半干旱地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是禾螟、摇蚊、芒蝇和穗蝽象。高粱芒蝇(Atherigona varia soccata)  相似文献   

8.
Wene.  WG 《杂粮作物》1995,(6):50-50,17
利用小区抽样或未成熟穗产量预测高粱籽粒产量W.G.Wened粒用高粱在乳熟期被鸟类啄食的问题向来十分严重,人们只得以各种手段对高粱穗、试验小区和整块试验地加以保护。通常的防护措施是以纸袋套穗或在金属网下栽培。由于上述措施成本高,寻找防鸟新途径就显得十...  相似文献   

9.
虽然高粱的穗粒数(KNO)是最易因环境而变化的产量因素,但对穗粒数业已确定的单穗来说,最终单粒干重(KWT)却是唯一可变的因素。假若某种胁迫(如花期干旱)减少了 KNO,那么在一个穗内 KWT 便是唯一可能对产量进行补偿的手段。了解 KWT 这种增加的原因,将有助于预测胁迫环境中的产量,以及探明随增加 KNO 的选择 KWT 的下  相似文献   

10.
文摘     
粒用高粱对土壤酸度的反应——(F.Abruna 等),《Journal ofAgri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1983,Vol.69,№1,28~38(英文)确定不同土壤酸度对高粱产量和叶片矿质组成的影响。在两种老成土(Ultisols)和一种氧化土(Oxisol)上,高粱产量对施石灰反应十分敏感。老成土上的高粱及其再生株的籽粒产量随着土壤饱和铝的增加而减少,在溶蚀粘土(Corozal clady)及饱  相似文献   

11.
降水量有限且不稳定的地区,如半干旱地区,旱作(无灌溉)条件下作物产量受播种时土壤蓄水最和作物对其利用的强烈影响。例如,Jones和Hauser(1975)指出,在南部大平原,播种时土壤贮存的植物可利用水每增加1米~3,高粱籽粒产量可增加1.7公斤。又如,在南部大平原,根据单位用水所得籽粒产量估算的高粱籽粒生产的水分利用率(WUE)  相似文献   

12.
近代高粱改良和生产的重要进展是选育并应用了F_1代杂交种。主要由穗粒数杂种优势决定的。高粱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的现象(Quinby,1974) 已经广泛而成功地用于改良高粱产量,主要是发达国家种植的温带高粱。毫无疑问,促进杂交高粱的选育和推广是由于能利用产量的非加性遗传效应(Doggett,  相似文献   

13.
粒用高粱的茎秆倒伏已是世界上大多数高粱产区的主要问题。除难于收获之外,倒伏还导致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虽然在不降低高粱产量的前提下,也能获得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14.
高粱是印度和非洲种植范围很广泛的一种农作物,但在过去几年里,其产量却没有显著增加。除了落后的耕作技术外,高粱对霉菌的易感染性则是其减产和贮藏性差的主要原因。关于各种品种对谷物霉菌的不同易感性,前人已有报道(Williams等,1978)。  相似文献   

15.
高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虽已在大多数高粱产区有报道,但通常在世界上温暖湿润的地区更普遍,更严重。此病在湿润的美国东南部、拉美、巴西、委内瑞拉和其它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可以限制粒用高粱的产量。在病害大发生的情况下,估计感病品种籽粒产量损失超过50%。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除叶和遮蔽减少植株光合以降低产量的方法,来研究高粱各部位光合器官对最终籽粒产量的作用。1975年和1976年雨季,在新德里把高粱品种Swarna(高秆)和148(矮秆)播种在盆中,每盆保苗4株。在开花初期开始进行以下各种除叶和遮蔽处理:1.对照(不除叶);2.除掉全部叶片用黑纸遮穗;3.除掉全部叶片,用黑纸遮整株;4.除掉旗叶;5.除掉上部两片叶(包括旗叶);6.除掉  相似文献   

17.
(括号前为期数,括号内为页数)高高粱不同抗旱机制的效用粱粒用高粱对高温、干旱的反应和抗性···……1水分梯度对高粱生长、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1)(6)粒用高粱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1不同细胞质高粱农艺和形态特征的比较·一1康拜因收割台收获倒伏粒用高粱的性能……1穗结构因素与高粱籽粒产量的关系(科技简讯) 1新老高粱杂交种的表现差异(科技简讯)…1粒用高粱生理、生态的研究···············……2高粱耐旱性的田间评价·····················……2高粱植株对风沙危害的…  相似文献   

18.
草高粱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高粱的生理性状和生物产量研究,证明草高粱前期要重视下数第四叶的生长发育,后期上三叶更重要,其中剑叶和倒三叶功能最强;生物产量主要决定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气候环境适宜、光合效率高、呼吸消耗少、生长势旺、再生力强、干物质积累多的综合作用,而与生长日数长短在一定条件下不呈正相关;本研究中生理性状好、生物产量高的品种是晋草5号、龙草0402、晋农大甜饲杂1号。  相似文献   

19.
从种植在多种环境中的一大批粒用高粱杂交种里,挑选出三个稳定(适应性良好)的基因型(Funks G623GBR、Na 162、NC 172)和三个不稳定(仅适应优良环境条件)的基因型(ACCO X9299、先锋8674、RS626),试图用它们说明这两类杂交种产量因素的作用及对环境胁迫的反应。14个地点的产量均值变化范围为5400—9800公斤/公顷。全部基因型随着环境的改善都产生更多的穗数/米~2和粒数/穗,从而提供更  相似文献   

20.
栽培高粱(S.bicolor)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及饲料作物。它相当耐盐,经常种植在盐碱地(Taylor 等,1975;Francois 等,1984)。另一种高粱属植物——约翰逊草(S,halepense),是一种有害的杂草,是潜在的生物能源作物,比栽培高粱更耐盐(Longenecker 等,1974)。这一结论是基于观察偶然的质量生长和存活性,但对二者的生长和耐盐性间的数量关系没做过比较鉴定。这可通过测定对盐浓度的生长反应程度,对比盐环境和对照环境中生物产量降低的表现,来比较它们的耐盐性(Maas 等,1977)。另外,借助对盐含量的相对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