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早花烤烟新品系‘华烟06’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烟区生态条件并具备优质、适产、抗性好特点的烤烟新品种,2008-2009年在广东韶关烟区始兴产区烤烟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对新品系 ‘华烟06’和对照品种‘K326’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及内在质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华烟06’大田生长期稍长,有效叶片数多且显著高于‘K326’,虽中上等烟比例和烟叶内在质量2个品种相近,但‘华烟06’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高于‘K326’。综合2个品种烟叶产量、质量和抗性来看,以‘华烟06’表现较好,可以在始兴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2.
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适宜成熟度采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K326’ 品种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标准。结果表明,烤烟品种‘K326’下部叶在5成熟时采收表现较好,香气量足,浓度高,杂气和刺激性均较小;中部叶8成采收,烘烤质量最好,颜色鲜亮、油分多,单叶重较重;上部叶在9成黄时采收的表现最好,香气量足,杂气和刺激性均低。试验结果对烤烟品种‘K326’的种植及提高其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黔西1号’是从‘K326’变异植株中选育出来的烤烟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贵州省烤烟品种(系)区域和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贵州省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农业评审,2009-2011年在黔西县推广种植。笔者就‘黔西1号’的选育过程、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CMV抗性、TMV抗性、黑胫病抗性、青枯病抗性、抗逆性、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率、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鉴定、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西1号’大田烟株长势较强,抗气候斑点病、黑阱病,中抗赤星病、青枯病。平均单产为2193.75 kg/hm2,均价为11.42元/kg,产值为25052元/hm2,上等烟率为27.1%。烟叶分层落黄,成熟好,容易烘烤,颜色以金黄为主,外观品质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与对照‘K326’相当;烟叶评吸略优于对照‘K326’。总之,‘黔西1号’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较好、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是一个值得开发利用的地方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针对烤烟K326上部烟叶叶片僵硬、内含物转化不充分、工业可用性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时期套袋对K326烤后烟叶产量和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探索降低K326上部叶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上部烟叶品质的顶端优势调控新技术提供依据。试验以烤烟K326为材料,对不同时期材料进行套蓝黑袋和常规打顶以及不打顶处理,共设置8个处理,随机区组,4次重复。对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碱含量和腋芽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中心花套蓝袋处理最好,说明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在中心花套蓝袋为最佳的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5.
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进行了烤烟不同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若土壤供应肥力过高、不均衡,气候条件特殊,则烟株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会变为次要因子,并且表现得不明显;现从试验田间长势长相和测析化验结果分析得出,在肥料能充足供应烟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留权是在打顶后烟株生长过旺用于降低上部叶烟碱的一个有效手段。试验中,处理LB和L22上部叶烟碱都比处理L18和L16低,对照处理平均留叶数最多.烟碱含量也最少。  相似文献   

6.
影响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其可用性的措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综述了影响上部叶可用性的因素,并从遗传因素、生态条件、烤烟生产中的育苗、移栽、平衡施肥、打顶留叶、后期水分管理、打顶留叶数、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式、化控措施及烟叶调制等方面提出降低上部叶比例,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评价,分析其中存在优劣差异,为指导烟区品种资源合理搭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用单料烟感官评吸评价法,综合分析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内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总香气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洛阳4号’、‘中烟100’、‘K326’、‘云烟202’和‘长脖黄’。不同基因型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苯丙氨酸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K326’,其次是‘中烟100’和‘洛阳4号’;棕色化产物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中烟100’,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含量最低;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含量最高的是‘洛阳4号’,其次是‘中烟100’。不同基因型的评吸评价结果是:中下部叶片以‘中烟100’评吸总分最高,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较差;上部叶片以‘洛阳4号’评吸总分最高,其次为‘中烟100’,‘K326’较差。豫西地区适合主推‘中烟100’和‘洛阳4号’品种,合理搭配‘云烟202’、‘K326’,淘汰‘长脖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下打顶方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分割特色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月25日移栽采用中心红花开放打顶和盛花打顶,4月1日移栽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4月5日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可以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同时有助于提高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叶整体质量。综合可知,烟叶适时提早移栽,搭配中心花开放或者盛花开放搭配的打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9.
施钾对烤烟高钾新品系生长发育及含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施钾量对烤烟钾高效基因型新品系生长发育和含钾量的影响,本试验以‘K326’为对照,高钾新品系GK2、GK8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及含钾量在不同供钾水平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明显改善烤烟高钾新品系的农艺性状,促进烟株株高、茎围、叶片大小及单株叶数的增加;团棵期不同供钾水平下烟株的长相长势基本一致,进入旺长期后,施钾240 kg/hm2时,烟株长势最好,不同品种(系)间表现为:GK8>GK2>‘K326’。烤烟高钾新品系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为:叶>茎>根;不同供钾水平为:T3>T2>T1;不同品种(系)间表现为:GK8>GK2>‘K326’。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质体色素与烤烟香气物质含量的关系,探明郴州地区香气风格的形成原因及烟叶质量特色。以‘云烟87’、‘K326’、‘云烟203’和‘KRK26’4个品种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对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质体色素总量以‘云烟203’最高,‘云烟87’最低,‘云烟87’经调制后香气协调,‘K326’和‘KRK26’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云烟203’的质量相对较差。质体色素的降解产物中新植二烯所占的比例最高,品种间表现为:‘云烟87’>‘KRK26’>‘K326’>‘云烟203’。  相似文献   

11.
打顶留叶数与烤烟品种TSNA形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降低烟草中的TSNA(烟草中的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措施,该文通过对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进行不同打顶留叶数处理,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其鲜叶及成熟叶样品进行TSNA分析检测,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烤烟品种的TSNA的形成积累主要是在叶片成熟阶段,鲜叶中的含量很低。盛花期打顶能够降低K326及红大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分别为11.3%、10.3%;见花打顶能够降低云烟85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为4.9%。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的四种亚硝胺含量在成熟的叶片中;NNK含量最高、NAT第二、NNN第三、NAB含量最低,正常打顶的三个烤烟品种,NNK含量占总TSNA的60%~70%之间  相似文献   

12.
韩玉环  刘晨  杨龙  于涛 《作物杂志》2023,39(2):157-1131
为探究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山东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处理,并对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衰老特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打顶时期,多留叶有利于抑制成熟后期上部叶强盛的光合能力,留叶18及20片处理有利于上部叶开片,后期抗氧化酶及NR活性较低,NI活性较高,落黄较快,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优良。初花打顶以留叶20片处理品质较好,盛花打顶以留叶18片处理品质较好。同一留叶水平以初花打顶烟叶长宽比适宜,叶面积较大,开片较好,烟叶感官品质较好。综合来看,以初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外源赤霉素对旱区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最佳消除的叶片数和时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消除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叶片数;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烟叶1片为最佳。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数量和时期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追肥次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施肥是烤烟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追肥量、追肥方法、追肥次数对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具有显著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追肥次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由本试验可知,分五次追肥的E处理的烟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说明E处理的追肥方法更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结论】五次分追的追肥方法效果最佳,此方法可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烟碱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来烟草生产上一直存在的烟叶尤其是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烟叶可用性降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品种,气候、土壤、海拔等生态因素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移栽期、种植密度、打顶、留叶数、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措施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提出了①培育烟碱含量适宜品种;②烟叶种植向生态适宜区转移;③适量施用氮磷肥、平衡施用微量元素;④合理确定移栽期、打顶密度和留叶数;⑤采用生长调节剂;⑥超临界CO2萃取降低烟碱;⑦微生物降解烟碱等降低烟碱,提高烟叶可用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拔、移栽期、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省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移栽期和打顶方式对‘翠碧一号’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烟叶生长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发病率上升、产质量下降、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下降;在650 m海拔区域,随着移栽期和打顶期推迟,烟株生育期缩短,农艺性状变化不显著,发病率变化不明显,产值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在福建省2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提前移栽(1月10日)、初花打顶(10%中心花开发);而在福建省650 m海拔区域,‘翠碧一号’应中期移栽(2月4日)、盛花打顶(40%中心花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