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贵州观赏类野生桫椤科植物资源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正福  周正邦 《种子》1999,(4):43-44
贵州观赏类野生桫椤科植物资源,经调查有1属2亚属4种1变种,分布于南亚热带低热河谷区海拔350-1000m的常绿阔叶林和溪旁灌丛林带。土壤,水分和光照等因子是引种栽培桫椤科植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64科114属19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04属177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不同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不同, 4种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中以栲树林物种多样性最高,甜槠—木荷林物种多样性最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除钩栗林外,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 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而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木本园林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鹤  周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148-151
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济南市木本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季相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对济南市的木本园林植物进行全面、具体、系统、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木本园林植物共计535种(包括变型、亚种和栽培变种),隶属于77科199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6属49种,被子植物72科183属486种(含双子叶植物69科174属467种,单子叶植物3科9属19种),济南市木本园林植物树种较为丰富。乔木植物286种,占所有种的53.4%;灌木植物216种,占所有种的40.4%;藤本植物33种,占所有种的6.2%,乔、灌类植物都比较丰富,藤本比较缺乏。所有树种中常绿树种103个,占所有种的19.25%;落叶树种432个,占所有种的80.75%;落叶树种占据优势。济南市的木本植物应用形式较为多样,但创新性应用不多。济南市木本园林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济南园林树种数量较多,但优质利用的却不多;(2)济南市常绿树种应用较少;(3)乡土树种应用不够。建议:(1)科学搭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2)推广栽植乡土树种;(3)积极引种驯化。调查结果为济南的木本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西海岸植物群落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家林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10-115
海南岛西海岸野生种子植物约1520种(含变种、亚种)、686属、161科。本区系热带性质明显,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属和外来属)的93%以上,热带分布种超过总种数(除去广布种和外来种)的80% 。植物群落约250个,其中单优种群落约118个。多数群落优势种不明显,群落主要由共建种构建。群落特征以共建种群落多,单优种群落少,多数群落分布规模小,常以灌木丛、刺灌丛或草甸状草丛及分布非地带性为主要特征;西海岸资源植物丰富,但几乎无蕴藏量,仍有不少资源植物很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南省陵水河流域植物资源,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该流域的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陵水河流域共记录到维管植物458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27科360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24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05科334属431种;(2)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10个,含4种以上的属有8个;(3)种子植物科和属分别对应有9个和14个分布区类型、7个和9个变型,且二者的泛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53.49%、29.32%;(4)中国特有属数量稀少,只有3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82%;表明陵水河流域植物资源丰富,被子植物居首,科、属分化程度比较高,区系优势现象较明显,植物分布类型多样化,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和温带过渡性质;(5)陵水河流域记录到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15种。对系统了解流域内植物起源和发展变迁进程、植物地区区域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5大类18个指标中筛选12个指标作为主要植被类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森林健康评价指数法对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487个小班的森林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质及健康的森林小班有405个,占总面积的77.79%;亚健康及不健康的森林小班有82个,占总面积的22.21%。主要植被类型健康状态整体呈优良,但受社区活动的影响,靠近农田村寨的植被类型健康等级低,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方能减缓不利局面的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贵州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资料,对贵州省蔷薇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等进行调查研究.迄今已知共有蔷薇属植物25种,6变种,4变型,占中国蔷薇属植物种类的23.2%.记录贵州省蔷薇属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分布,综述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对该属的资源保护及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菲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26-134
为了解华北地区野生蕨类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弄清各区系间蕨类植物的相似性,进而为蕨类植物引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统计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并依照Sprenson提出的种的相似性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华北地区各蕨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146种蕨类植物(含9变种、2变型),归24科44属。华北地区蕨类植物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38.10%和19.30%,约占总种数的4.87%。优势科为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铁角蕨科等,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8科,共24属108种,占该区总数的73.97%。优势属为铁角蕨属、卷柏属、木贼属等,含10种以上的优势属有5属,共54种,占该区总数的36.99%。华北地区蕨类植物种类不太丰富;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成分仅占有一定比例。蕨类植物单属科、单种属较多,优势现象明显;生境以石生为主,其次为土生,水生及附生稀少;各区系间种的相似性较大,北京与河北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81.8%。  相似文献   

9.
‘红宝石’是精明的商人给它起的富贵吉祥的商品名,其实它的学名叫喜林芋,又名红苞喜林芋、红柄喜林芋等,是天南星科喜林芋属(蔓绿绒属)多年生常绿藤本(攀援)植物。原生于美洲热带雨林,近几年在我国广为栽培。红宝石叶大而美,观赏性很高,是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相似文献   

10.
正垂叶榕又名小叶榕、细叶榕,为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均有分布和栽培。垂叶榕为常绿乔木,高可达6m,盆栽丛生呈灌木状,幼枝淡绿色,后呈灰白色或棕褐色,树干易生气生根,小枝柔软下垂。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全株具乳汁。花期8~11月。常见的栽培变种有花叶垂叶榕,叶绿色,中间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及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的植物资源,探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经营模式,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46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38科411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7属38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被子植物115科378属502种;(2)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9个,含4种以上的属有7个;(3)种子植物科和属分别对应有11个和14个分布区类型,且二者的泛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62.8%和32.6%;(4)中国特有属数量稀少,只有3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82%;(5)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造林更新、封山育林、抚育间伐、幼林抚育、补植改造、退果还林6种植被恢复的经营模式。说明万泉河流域植物资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科、属分化程度较高,区系优势现象比较明显,植物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现状,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32属160种,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最多,达37属,占25.87%。其次是东亚热带,共23属,占16.08%。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2.8%),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种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处于中期稳定生长期与衰退期之间,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揭示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2010年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 9.2和FRAGSTATS 3.3软件,通过多种指数从景观组成结构与斑块分布状况、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要素空间关系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河流域森林景观的面积和斑块数分别占景观总面积和总斑块数的85.05%和83.39%,为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排序为:阔叶混(42949.05 hm2)>橡胶(14678.66 hm2)>非林地(14378.50 hm2)>槟榔(4236.73 hm2)>芒果(3857.55 hm2)>松类(1872.70 hm2)>桉树类(1713.98 hm2)>相思类(1655.16 hm2)>其他经济林(402.63 hm2)>阔叶类(377.95 hm2)>竹类(27.68 hm2),阔叶混、橡胶、槟榔和芒果在森林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各个类型斑块分布不均匀;整体景观的斑块彼此邻近,空间分布较均衡,破碎化程度低;竹类景观受人为干扰因素最大。  相似文献   

14.
道路可达性对浙江千岛湖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为干扰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影响,笔者以道路可达性作为干扰的度量指标,对浙江杭州千岛湖景区森林氧吧公园中的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的群落结构与道路可达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群落平均盖度与道路距离呈显著正指数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地内人为干扰的增加导致群落生物量和生长状况的下降;但发现不同层次对干扰的响应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与盖度不同,乔木层树高、胸径与道路距离之间未发现显著指数相关,表明不同植物特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方式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4种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N2O通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森林地表N2O通量特征,在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选取4种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类型:杉木人工纯林(CL)、马尾松-石栎-南酸枣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豹皮樟-四川山矾-台湾冬青阔叶混交林(CA)、青冈-石栎-马尾松-南酸枣常绿阔叶林(CG),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森林类型的地表N2O通量,研究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N2O通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除南酸枣-石栎林表现为N2O的汇外[-27.21 μg/(m2?h)],其余3种林分地表通量均表现为N2O的源,平均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尾松-石栎林[34.61 μg/(m2?h)]>杉木纯林[30.48 μg/(m2?h)]>青冈林-石栎[5.82 μg/(m2?h)];从整个生长季来看,不同坡位马尾松-石栎林、杉木纯林、青冈林-石栎和南酸枣-石栎地表N2O通量的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林分之间的N2O通量与土壤湿度、温度等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森林地表N2O通量的主要因子,温度通过影响土壤水分间接影响土壤N2O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群落动态变化中,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群落演替的相互作用,基于2×2联列表,应用X2统计量、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多物种关联指数为参数,研究分析了海南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2个不同演替阶段(灌木林阶段和热带常绿季雨矮林阶段)群落15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演替前期,灌木林群落因为得到有效保护群落总体呈现出显著正联结(WI=139.91>X20.05=83.68);演替后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群落种间负联结比例降低,正联结的比例增加,群落总体仍然呈现出显著正联结(WII=262.11>X20.05=83.68),表明群落演替朝着有利于物种稳定共存的方向发展。(2)过渡种和后期侵入种间正联结与无联结种对数比例(分别为75%和22.7%)远大于负联结比例(2.3%),有一半种对达到显著正联结水平(50%),表明后期侵入种和过渡种通过群落结构的变化分层有效分配空间、光照等资源而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信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量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信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信阳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共有98科251属545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8属54种,被子植物91科233属491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83科209属446种,单子叶植物8科24属45种。按生活型分类,木本植物451种,草本植物94种。(2)信阳市园林植物类型主要属于温带成分,亚热带分布类型也有一定数量,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与其自然地理位置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过渡地区相一致。(3)在信阳市园林植物种中,自然区系种类仅占约1/4,非自然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 应考虑栽培驯化当地自然区系种类,以丰富园林景观和增强园林植物的适应性。同时加大藤本和草本植物所占的比例,均衡种植不同的生活型,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8.
Li Xing 《保鲜与加工》1992,(5):116-121
The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f the Jinyun Mountain Natural Reservation in Chongqing is studied the fuzzy aggregat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the partition of classificational unity. On the basis of strict computation, the dynamical graph of fuzzy aggregation is made and five formations are parlitioned.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生境现状,采用综合分析法对珙桐群落特征和种群生态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珙桐群落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其次是北温带,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3)种群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显示,珙桐群落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4)珙桐自然更新能力差,种子萌发率低,实生苗少,主要以萌芽更新为主。中国珙桐群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