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森工企业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严峻局面。当前,摆脱“两危”局面已成为森工企业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如何摆脱“两危”局面呢?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是一项最现实、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年来对森林的过量采伐,使森工企业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文内叙述了松江河林业局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两危”的原因,并提出了扭转两危,振兴林业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北、内蒙一些森工企业出现了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白河林业局由于开发较晚,至今森林资源尚比较丰富,还没有出现一些老局那么严峻的“两危”局面。但是,森林资源优势还能保持多久?一些老局的今天是否必然是我局的明天? 怎样才能防止“两危”的出现?这是全局上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已有较长的历史,在全国的森工企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多数企业出现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为扭转这种局面,本文提出了扭转“两危”的对策及上级有关领导部门采取的扶持的政策,使黑龙江林业得以振兴。  相似文献   

5.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日益减少,林区的“两危”严重影响着林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如何扭转“两危”局面,振兴林区经济是摆在林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扭转局面。在林区改革中,国家应根据国有林  相似文献   

6.
面对林业企业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局面,悲观失望是不可取的,空唱高调也无济于事。痛定思痛,“两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经营战略不成体系。库都尔林业局从本局实际出发,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情和林业企业特点,制定了这样的经营战略:“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后备资源(A)”与“以改变产品,产业结  相似文献   

7.
林业结构与调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彻底扭转当前的森工“两危”局面?实现了森林资源消长平衡是否就能根治“两危”?根治“两危”需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需要人们冷静思考,并在当前的治危兴林艰苦历程中予以回答和解决。对此,笔者拙见如下。一、结构失调的主要问题(一)林业局、场的经营面积不合理,施业区区划不稳定。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场的经营区划,大多是建国初期划定的。受尽快形成木材生产能力所主导,成过熟可采资源多、质量好的地区,林业局、场的面积小;资源差,局、场面积则大。林业局面积大者达50多万至  相似文献   

8.
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林业企业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家为了扭转林业企业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近几年来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林业方  相似文献   

9.
五岔沟之路     
五岔沟林业局是一个以营林为主的森林经营局,始建于1959年,经营面积58万公顷,现有职工4350人。随着可采资源的日益减少,林业局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围困的“两危”境地,原有的经济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全局大部分职工面临下岗待业的局面。局党委面对困境提出了“以改革求生存、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我国林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改善国土日趋恶化的生态状况;二是扭转森林资源不足,特别是用材林资源濒临枯竭的局面;三是发展林业产业,尽快摆脱行业的经济危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是解决我国用材林资源贫乏、用材供需矛盾尖锐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1.
面对林业企业可采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局面,一些林业工作者都在纷纷献计献策。本文试图从非经济性方面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培养吃山养山,惜木如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木片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设想岳鹏途,左相林,王景波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木材的需要量逐步增长,而可采资源锐减,次、小薪材比重增加。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林业企业要想摆脱目前林木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充分利用“三剩物”发展综合利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就塔河林业局建局三十多年来,由于在经营管理上出现的诸多问题,而出现了当前的“两危”局面,很令人深思,以点代面,是大兴安岭林区的缩影,同时也阐述了恢复林地开展“天保工程”,搞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以重现资源强局的往日。  相似文献   

14.
南木林业局开展木材综合利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实现产值104.6万元,获利25.5万元。南木林业局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次生林区。经营范围内柞、桦等低价林占总经营面的54%,可采资源基本枯竭。面对资源和经济危困的局面,这个局从1984年开始从木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位于秦岭山脉西部中段,林区森林覆盖率96.2%。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该局主要从事木材采伐和加工业,经过长期开采,森林资源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林业局"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6.
《陕西林业》1996,(2):20-22
面对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局面,省太白林业局从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科技进步,确定了“以营林为基础,以木材生产为主体,以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为两翼,全方位开发林区资源,开展横向联合,发挥林业优势”的新的战略目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1991年全局经济效益经陕西省税务局、计量局考核,名列全省林业企业第一。1992年命名为“陕西经  相似文献   

17.
扎兰屯市近年来森林资源面临严重危困状况,后备资源多是松桦中幼林,木材生产量少、材质差。如果继续靠木材生产,将会造成经济日趋衰退与资源枯竭的局面。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扎兰屯市林业局为了搞活经济,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他们从多种经营入手,走出一条振兴林业,以林养林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多种经营终于为林业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林业企业的现状和特点目前林业企业普遍面临“两危”即资源危困、经济危困。资源危困必然带来经济危困。长期以来林业始终沿着一条越穷越砍,越砍越少,过量采伐的路子艰难行进。  相似文献   

19.
森工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业面临可采资源危机、经济十分危困的形势下,一些森工企业,特别是木材加工、林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处于停产半停产、经营亏损严重的状态。怎样尽快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扭转亏损局面,重振森工企业的雄风,这是森工集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目...  相似文献   

20.
在林业面临“两危”、市场疲软、经济滑坡的形势下,有些企业资金极度危困,效益下降,缺乏活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局面。要尽快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增强企业活力,就要把企业内部各要素及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造成经营亏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从目前企业的实际看,我认为应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增强企业的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