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的地膜棉发展较快。1984年种植面积达19.83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8.50%。为了探索不同颜色地膜的性能和对棉花的增产作用,我们选择了六种不同颜色的地膜,于1983年和1984年在慈溪县棉  相似文献   

2.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植棉)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一项新技术。从试验示范到扩大应用,全国仅五年时间已发展到650万亩左右,每年均以十倍、百倍的速度递增,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北方棉区,已成为夺取棉花早熟高产优质的一次关键栽培措施。我省居全国之后,1982年开始试验示范,83年播种地膜棉2000余亩,因遭历史罕见的冰雹、大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影响,实收地膜棉仅796.5亩。今年可能达一万余亩,为抗灾保苗,争早发多结,早熟高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地膜植棉的效应与研究进展两年来的试验证明:地膜植棉确实能适时早播,争“三苗”,突出了一个“早”字,比同期播种的露地棉早出苗4~5天,  相似文献   

3.
“地膜棉”是一项新的棉花栽培技术,与直播棉相比,地膜棉具育“一播全苗,壮苗早发,高产优质,省工省时”的优点,特别在春季久雨低温年汾,更具有显著优越性。据江西省1982~1983年17个试验示范点的实收产量的综合统计,地膜棉的皮棉单产平均为1576.7 kg/ha(亩产105.11kg),比直播棉(CK)增产20.77%,1987年全省地膜棉面积曾达到1333  相似文献   

4.
棉花地膜营养钵简易育苗法,是科用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将地膜棉和塑膜育苗移栽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的简化栽培技术(简称为棉花地膜钵育移栽技术)。根据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1984—1990年在临潼县境关山乡及毗邻的富平、渭南等县的11个村镇51283亩适棉地域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实施面积为17859.4亩,正常年景平均亩产皮棉91.2公斤,比露地棉亩均皮棉45公  相似文献   

5.
地膜棉的早衰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县地膜棉花种植情况1982年我县开始试种地膜棉,当年覆盖2064亩。1983年扩大到23022亩,1984年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达32324亩,占全县计划棉田的49.76%。三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地膜棉不仅是解决我县沿海棉区土质粘重、早春温度回升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以来,随着中棉12良种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麦套地膜栽培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0年全市12万亩麦套地膜棉平均亩产皮棉78.3公斤、小麦275.2公斤,其中贾悦镇5万亩麦套地膜棉,平均亩产皮棉93公斤,小麦302公斤,亩收入超  相似文献   

7.
地膜棉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优势,有利于早出苗、快出苗、出全苗,是夺得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单产较露地直播棉增产25~30%,增值三成左右。我县从1981年的0.8亩地膜棉发展到1983年为88400亩,1984年又扩大到19700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麦棉套种和地膜植棉在我省发展较快,1983年麦套棉自然面积达415万亩,占棉田面积的37%;地膜棉发展到61万亩,一般增产30~50%。为了使这两项栽培技术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地膜棉自1981年试种以来,至1983年发展到14.7万亩,试验示范都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研究地膜棉的生长发育特点的同时,又研究了地膜棉的营养特点,为地膜棉进一步推广和高产施肥技术提供了依据。现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是当代植棉技术的重大发展。南方棉区有没有推广应用价值?我们连续进行了三年试验示范:一九八二年,全县布了十个点,共计试验面积15.02亩,平均比露地棉增产10.74%;一九八三年,全县地膜棉扩大到650亩,平均亩产皮棉188.3斤,比露地棉亩增28.1斤,增产17.5%;一九八四年地膜棉发展到2100亩,占全省地膜棉总面积的40%以上,普遍获得丰收。实践再一次证明,地膜覆盖不但适宜于北方棉区,在南方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是开创棉花高产丰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鼓励今年棉花生产,省政府拿出1500万元支持棉花主产区发展10万公顷地膜棉,每公顷补助150元。据统计,在今春持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省完成地膜棉10.3万公顷,超计划3.5%。地膜棉工作的顺利落实主要靠抓了以下几点:(1) 发动充分,组织及时。年初省农业厅确定今年3月为棉花生产技术宣传月,并组成由  相似文献   

12.
地膜棉折膜放苗的效果和方法刘漫道,更志明,弋景耀(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三原713800)折膜放苗:即在直播地膜覆盖棉花出土齐苗以后,不进行打孔放苗,而是将地膜的两个边沿折向棉花小行,放出棉苗继续覆盖小行,使棉花的根区处于半覆盖状态。待棉花进入盛蕾期以后,...  相似文献   

13.
双膜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塑膜育苗移入大田后再覆盖地膜,称作双膜棉。据岱山乡1983~1987年资料,双膜棉亩产皮棉149.19公斤,比移栽棉增产18%以上。双膜棉平均亩投入109.47元,亩产出611.25元。它比移栽棉亩投入多19.96元,而亩净增值为85.66元,增值17.1%。  相似文献   

14.
移栽地膜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①韩昌友湖北荆沙市农牧局434100移栽地膜棉是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棉花地膜覆盖栽培二者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1991年荆沙市开始示范推广,1995年全市已发展到3.29万hm2,占棉田总面积的25.4%,平均皮棉单产达15...  相似文献   

15.
加大科技含量,振兴棉花生产──聊城地区“九五”兴棉的技术保证王永民(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棉办252059)聊城地区是全国、全省重点棉区之一.担负着重要的棉花生产任务。"六五"期间,棉花生产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累计面积达2038.6万亩,年平均植棉407....  相似文献   

16.
十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我们赴慈溪县,对棉花地膜栽培作了专题考察,实地考察了慈溪县沦田公社、县第二农场,现将该县地膜棉栽培情况和经验汇报如下:(一)慈溪县位于杭州湾南岸,是浙江省的主要棉区。全县共有89万人口,有集体耕地62万亩,常年种棉4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65%,气候与我省大体相似,春季多阴雨低温,入伏以后多为高温干旱。慈溪县种棉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的棉花高产县,但产量变化也很大。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产量稳定上升,1958年就成为我国第一个百斤皮棉县,到1965年棉田面积44万亩,亩产高达151斤,70年代以来产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7.
鄂北岗地棉区、泛指襄樊市所辖主产棉的六个县市,棉田面积共140多万亩。1982年引进地膜植棉技术,到1985年已发展近40万亩,增产效益十分显著。地膜棉较同等条件的露地棉增产40.7%;亩产值增加46.5%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对岗地地膜棉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1、关于棉田覆盖度。全盖(占厢面的87%)与半盖(占厢面的56.4%)相比,三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4~1996年对移栽地膜棉的研究和示范应用结果,阐明了移栽地膜棉的高产机理和“早、快、多、长”的生育特点。研究出了以扩行降密、增肥后移为核心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棉花栽培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1996~1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1129.5kg·hm-2,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1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1500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00~125 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盐碱地棉花低产晚熟的面貌,1981~1986年进行了盐碱地棉花地膜覆盖试验。6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地膜棉较直摇棉分别亩增皮棉38.2公斤、20.7公斤、22.0、公斤、24.7公斤、15.9公斤和19.6公斤;霜前花率分别提高22.8%、18.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