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探索了生物形态学在园林植物资源分类及景观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形态学的理论知识与园林设计实践的结合,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在园林植物资源分类中的重要性和效益。强调了植物形态特征如叶形、花形、根茎等在景观设计中的关键角色。同时,探讨了基于生物形态学的景观评价方法,它不仅注重植物的功能和生态价值,还考虑其形态上的美学价值。此外,也指出了目前此方法在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前景。本研究为园林植物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静  康兴昆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09-4815
本研究以河北蟠龙湖景区为研究实例,对其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并进行景观评价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景区内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包括大型落叶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竹本植物等。彩叶植物和花卉的种植增加了景区的色彩丰富度。基于景观评价指标的分析,景区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观赏性状和象征意义,景观配置更自然和规则化。研究还发现,景区内植物的季节性选择使得景观在不同季节呈现独特效果。综合分析表明,河北蟠龙湖景区的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景观设计合理,对游客的观赏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景区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提升景区品质和吸引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蒲泽敏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81-65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景观美学、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植物选择、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同时,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水循环调节、空气净化和土壤保持等。因此,保护和增加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薛欢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215-6221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湿地景区更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湿地不仅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近年来湿地景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水生植物养殖应用遭受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湿地修复成为现阶段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研究以太原市的湿地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湿地景区和水生植物的概念的理解,分别从植物的应用类型、植物生长周期和花色占比等方面对该城市湿地景区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出该公园植物景观具有水体特色鲜明、营造植物群落、强调季节变化等鲜明特点。综合各项研究数据,指明湿地景区存在着部分植物疯狂扩展、冬季景观过于单一等严重问题,并对此提出应控制疯狂繁殖植物、合理组配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议,以期对该城市湿地景区水生植物景观效果的优化与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袁杰 《分子植物育种》2024,(4):1312-1318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户外空间,还满足了社会的功能性需求。然而,如何有效地传达设计理念并融入环境可持续性和生态考虑,仍然是该领域的挑战之一。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应用,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色彩、材料、植物、文化元素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因素,创造引人入胜的户外空间。通过案例研究和理论探讨,展示了视觉传达设计在不同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强调了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景观设计的实践水平,还为未来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姚立娟  唐玲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39-8243
随着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园林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多种植物资源及其在盆景制作中的应用,发现植物的多样性推动了盆景制作技术的持续创新,为盆景艺术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生态意义。同时,技术创新也反过来促进了园林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本研究为园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盆景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对草本园林植物在盐胁迫下植物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反应进行了概述,探求不同植物在盐分胁迫下的适应表现如何,并进一步评价了植物耐盐品种在盐碱地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的作用,以便为盐碱地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对能够满足于园林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渝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342-346
植物基于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展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为环境带来多样化的景观展示。园林植物的四季变化特点包括了色彩与空间两个部分,在叶、花、果与枝干上都有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造中,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和空间配置,可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功能。本研究初步阐述了园林植物四季变化特点及其相应的景观效果,讨论了通过有效选择植物种类和合理配置空间来提升园林景观的视觉丰富性与空间层次性。本研究为提升园林工程发展、园林内植被美观性的优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李静 《分子植物育种》2024,(4):1299-1305
本研究探讨了植物多层次配置设计在景观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豫南地区为案例研究。研究总结了植物多层次配置设计的概念、原理,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和成功案例,突出了植物多层次配置设计在改善水资源管理、土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气候调节方面的作用。此外,还提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强调了知识和数据的不足、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以及政策和社区实践的推进的重要性。这一方法为实现可持续的景观生态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有益的方案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宋广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0-7924
本研究针对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及景观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多种植物资源的分析,发现植物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增强了盆景的艺术表现力。同时,盆景和景观的设计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促进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盆景和景观设计的艺术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良好的园林植物景观可以优化住宅环境,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空间。住宅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不仅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也为居民提供了交往空间和活动场所。广州市嘉爵园小区为花都区建设北路住宅发展项目,其景观工程以多样的空间划分和丰富的植物配置为特色,富有南国风情。本文以嘉爵园小区的植物景观为例,从园林景观设计角度探讨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原则和方法。小区景观整体区域配置住宅小区园林环境设计应按照人们的不同活动需求,适当进行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2.
自然旅游地植被影响评价指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总结前人研究旅游对植被影响的各项指标,运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优化和筛选,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植被生态、植被景观、物质生态环境质量和景区质量管理四个方面11个指标构成。根据旅游影响和各项指标的正负相关性,将11个指标分为两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更直观全面地表达出旅游对植被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新乡市潞王陵景区景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潞王陵景区是新乡市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景区的景观照片为分析样本,应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SD法对景区的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并借助SPSS17.0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潞王陵景区景观视觉效果的评价结果,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进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方法愈发多元,为根据研究目的找到适宜有效的评价方法,为乡村景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乡村景观生态评价、乡村景观特征评价、乡村景观综合评价4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评价的具体方法进行梳理,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总结了新发展的技术方法的应用特点,并提出乡村景观评价的新特征,包括多学科交叉、评价方法相互融合,量化综合评价,景观信息数据化与景观模拟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景观属于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其在建设过程中属于具备生命力的景观,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及情感化的物化形态,还是经济、政治及文化、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植物属于园林设计过程中唯一具有生命、周期性变化的要素,利用其鲜明特点的季相变化实现规划设计,能够对园林整体景观的效果进行有效丰富。园林植物季相变化主要包括空间、色彩两部分,其色彩季相变化包括叶、花、果、枝干,空间特征为植物的不同时期。在实现园林配置过程中,全面研究植物季相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功能和美感两个方面对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于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点,以此提高不同季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园林空间景观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乡土草本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田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乡土草本植物因其多样性和独特性,为田园景观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系统分类和描述了不同种类的乡土草本植物及其特性,论述了这些植物在田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策略,例如植物配置、色彩搭配与功能区划等。此外,也分析了乡土草本植物在景观中的生态效益,如对土壤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最后,本研究对乡土草本植物在田园景观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潜在价值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建议。本研究旨在为田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推广乡土草本植物的应用,实现景观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耿金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76-5182
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的五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案例,进行了传统村落植物多样性调查与植物景观评价。探讨了传统村落的植物种类与植物景观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观赏性方面以乔木类植物为主,观叶和观形种类较多;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包括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等;果树和木材植物在景观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反映了西安市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本研究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植物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宁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05-3410
园林植物资源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育种技术作为植物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园林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应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详细探讨了常规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其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价值,重点讨论了常规育种技术在新品种培育、技术改良、品质提升以及抗性与适应性改进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阐释了常规育种技术在不同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成功案例和实际应用情况,展望了常规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前景,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面临挑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园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芬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16-4823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青岛市旅游区的绿化园林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评价园林植物的景观形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旅游区公园内共有248种植物,分别属于75个科和152个属。其中,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共计226种,属于69个科和137个属;裸子植物共计22种,属于6个科和15个属。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乔木和灌木是该旅游区的主要植物类型,分别占总种类的46.77%和34.68%。在植物色彩方面,该旅游区以暖色调为主,花卉植物的丰富多样使景观更加活跃。植物空间布局以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同时起到了阻隔游客和保护植株的作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于旅游区绿化园林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绿化水平不均衡、生态质量需要提升等。因此,建议加强绿化管理,增加绿化投入,提高植物多样性,注重生态保护,以实现旅游区绿化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植物遗传改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特别关注其在提高观赏性和抗逆性方面的潜力。研究发现,通过遗传改良,可以获取具有更丰富花色、叶形和生长习性的植物,从而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同时,遗传改良还能提升植物的抗逆性,如耐旱、耐寒和抗病虫能力,降低园林维护的成本和复杂性。然而,该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潜在环境风险的挑战。因此,本研究呼吁在应用遗传改良技术时应持审慎态度,并推崇跨学科合作,以实现园林设计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