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一、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受长期机械旋耕的影响,一般在整地时,最好进行深松一次,打破犁地层,再旋耕。做到平、松、整。2、播前灌溉。视墒情好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地表湿润,利于种子发芽。3、播前封闭除草。在播前采用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一般在播前亩施浓度48%的氟乐灵135克加水15升。  相似文献   

2.
<正>播前准备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选用饱满、纯净的种子,种子净度要求在95%以上,纯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含水率低于10%,播前晒种1~2天。  相似文献   

3.
沈瑞 《农家科技》2007,(3):12-12
<正>1.播前晒种。播前选晴天中午前后将种子摊开晾晒,每天晒4~5小时,连晒2~3天。  相似文献   

4.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足墒播种和欠墒播后浇水两种处理下不同播深对小麦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足墒播种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减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欠墒播后浇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开展小麦播种期镇压试验示范,播种期分别进行播前镇压、播后镇压、播前播后镇压处理,通过试验发现出苗率呈播前播后镇压区播后镇压区播前镇压区对照区趋势,冬前和春季苗情调查中不同处理间小麦群体、单株分蘖和单株次生根存在差异,其中播前播后镇压处理苗情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一、播前准备1.深耕整地,播前造墒。播前应及时进行机械深翻,冬前或翌年3月灌足安根水;春季耙耱保墒,做到"齐、平、墒、碎、净、松"六字标准,对地下水位低、沙性大、易跑墒的地块要随整随播,避免错过适墒期,确保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7.
旱地籽瓜降水高效利用覆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机理。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能显著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0~20 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3.1~4.4和0~2.8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30.2~40.1和0~26.3 mm。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14.2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1.66和1.42 kg/(mm.hm2),在旱地籽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与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半膜平铺穴播相比,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苏植 《农家致富》2023,(11):27-28
<正>2.化学防控措施(1)播前灭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前杂草较多的田块,在播前3~7天,可先用草铵膦在田间空行进行定向喷雾,降低杂草基数,在大豆、玉米播后苗前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土壤封闭。大豆、玉米同期带状间作,除草剂使用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黄淮海夏玉米区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制度区,统筹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耕作模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试验处理,其中RN作为对照(CK),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籽粒灌浆特性等的影响。【结果】冬小麦与夏玉米播前耕作均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与RN相比,MN和MR处理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15.01%、21.14%、3.21%、15.00%和16.44%、24.92%、4.49%、12.60%,即冬小麦播前翻耕提高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分配比例和籽粒最大灌浆速率,进而提高穗粒数与粒重,有利于产量提高。与RN相比,MN和MR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24.03%和30.61%。夏玉米播前旋耕对干物质向籽粒分配比例,籽粒灌浆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进而增加群体数量,提高产量;与MN相比,MR处理的出苗率提高6.29%,这是其产量较MN提高5.23%的主要原因。【结论】与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相比,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均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尽管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的产量较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高5.23%,但结合生产实际,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播种(MN)更有利于该区域夏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在和田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全生育期逐步缩短,但在同一播期,密度增加生育期有所增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小穗分化及小花分化,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穗小粒少。因而,冬前分蘖总数和总茎数也随之减少;在冬前总茎数中分蘖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减少,因播量的弥补,分蘖总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千粒重逐步增加,成穗数下降,但在同一播期内,穗粒数、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下降,收获穗增加;晚播小麦的增产要依靠群体,走"小个体,大群体"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1.播栽前土壤封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油菜播栽前的空茬期间,用飞达红(88.8%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克芜踪等灭生性除草剂防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和前茬再生植株。一般  相似文献   

12.
<正>1播前准备1.1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可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1.2种子处理①晒果剥壳:播前15天晒种,播前3天剥壳,剔去暗黄粒、病虫伤、秕粒。②包衣:用种子量0.3%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③拌种:每667m~2用生物磷钾肥1 kg拌种。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不良气候或前茬作物的影响,致使油菜播种推迟。油菜迟播迟栽对夺取高产十分不利,主要是影响秋、冬发,易使营养生长不良,长不好营养体。因此,加强迟播迟栽油菜的冬季管理,特别是冬前管理尤为重要。据试验,只要冬前管得好,迟播迟栽油菜同样可以夺得高产。其管理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正>1品种选择目前适宜张家口地区种植的品种有:中糯1号,中糯2号,垦粘1号,彩糯1号,彩糯2号等。2播前种子处理种子播前应选种、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6.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  相似文献   

17.
<正>1播前准备选地、整地油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较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宜。油菜种子小,幼芽顶土力弱,播前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有条件的地方应多施农家肥;化肥一般667米2施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 ,张家口地区种植冬麦 ,9月 10日前播种 ,麦苗冬前长势过旺 ,影响抗寒能力 ;9月2 4日以后播种 ,冬前麦苗长势弱 ,虽有部分能越冬 ,但产量较低 ;9月 17日左右播种适宜 ;播种方式采用沟播比平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播前准备1.土地选择棉田要求土地平整(坡度0.3%),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总盐含量0.5%,排灌渠系配套,贮水灌溉。2.播前灌溉10月中旬~11月初灌溉,采用畦灌。要求不串  相似文献   

20.
<正>泽普县农业生产将9月20日至10月20日作为冬小麦适播期,但近年来由于冬季延迟及暖冬影响,部分在适播期内早播冬小麦出现了冬前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