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叶面肥对金钗石斛幼苗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在金钗石斛幼苗栽培基质上设置不同小区,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后,测定金钗石斛幼苗形态指标、多糖和石斛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石斛幼苗生长效果不同,喷施沼液肥效果最好,与不施肥相比,茎粗增加33%、根长增加67%、株高增加29%、分蘖数增加75%、叶片数增加79%、茎节数增加54%、产量增加67%,根多糖含量增加93%、茎多糖含量增加110%、叶多糖含量增加68%、茎部石斛碱含量增加156%.无机性叶面肥1、叶面肥2和多元素复合肥的施用效果差于沼液肥.所以喷施沼液肥能够显著促进金钗石斛幼苗的生长和药用成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大棚离地床栽、仿野生贴石栽培和仿野生贴树栽培3种栽培模式下,测定金钗石斛的粗蛋白、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等成分含量,旨在为海南省三亚地区发展金钗石斛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方法]通过对外观性状、多糖含量、石斛碱含量、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比较大棚栽培、附石栽培、附树栽培、盆栽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品质。[结果]外观性状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大棚栽培茎长最长,为(33.68±7.54)cm,附石栽培茎长最短,为(27.32±5.02)cm;附石栽培茎直径较粗壮,长边直径为(11.10±1.10)mm、短边直径为(8.19±0.84)mm,大棚栽培茎直径较细小,长边直径为(9.88±1.11)mm、短边直径为(6.27±0.75)mm。多糖含量以盆栽最高,为(17.76±0.95)%,石斛碱含量以附石栽培最高,为(0.73±0.01)%;浸出物含量为17.84%~21.48%。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水分含量为3.03%~3.92%,总灰分含量为2.19%~2.92%;以上5个质量控制指标主成分综合评分,附石栽培评分最高。[结论]4种栽培方式的金钗石斛活性成分含量、常规检查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对金钗石斛的质量要求,外观性状分析与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附石栽培金钗石斛品质最佳,与...  相似文献   

4.
将7个不同种质的金钗石斛苗分别在3个栽培基地进行多点栽培试验,测定多点栽培金钗石斛的外观性状、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并结合各栽培基地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种质与环境对金钗石斛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基地中,不同种质金钗石斛外观性状、产量、活性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根据联合方差分析可知金钗石斛茎长、茎直径、产量及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种质因素影响,叶长、叶宽、多糖含量主要受种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影响金钗石斛的主要气候因子是相对湿度、1月均温、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直径短边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生长在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地区金钗石斛直径短边较粗壮;叶长与1月均温呈显著负相关,1月均温较低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叶片长度的生长;叶宽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年平均温度较高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叶片宽度的生长;多糖含量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地区适宜金钗石斛多糖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金钗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钗石斛是我国的名贵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类、生物碱类和酚类等,其中多糖为主要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钗石斛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功能,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分类综述了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金钗石斛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钗石斛不同采收时间质量变化,为其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和四部)测定不同时间采收的金钗石斛中的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石斛碱含量,利用比色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黄酮和多糖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时间采收的金钗石斛的质量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两个采样点的金钗石斛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石斛碱含量均在相同时间达到最大值,多糖和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一致;两个采样点金钗石斛中6个检测指标在12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两个不同采样点金钗石斛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5.20%和5.73%,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2.35%和34.78%;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得出两个采样点金钗石斛适宜采收期分别为8月至12月和9月至翌年1月,两个采样点最佳采收期为11月。贵州赤水金钗石斛最佳采收期为11月。  相似文献   

7.
观赏石斛与药用石斛HPLC指纹图谱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以春石斛(‘绿唇’、‘920’和‘31’)和秋石斛(‘红牛’、‘088’和‘T5’)为代表的观赏石斛和药用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和叠鞘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这10种石斛进行了体外降血糖和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0种石斛与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相似度较低,说明不同种石斛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秋石斛‘T5’和铁皮石斛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春石斛‘920’和铁皮石斛对5种农业病原真菌,尤其是胶胞炭疽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三种川产石斛有效成分的测定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四川境内3种石斛属植物为材料,测定其总生物碱、石斛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与种质、采摘时间、干燥方法、生长年限有直接关系:其中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细茎石斛多糖含量最高;石斛也可春季采收;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60 ℃烘干为宜;细茎石斛采收以3~4年为宜.以此为依据可探索石斛野生种质资源筛选,为石斛药材人工规模化种植作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石斛的生物量和在不同月份的多糖及总生物碱含量,为确定最佳采收期提供指导,为评价不同石斛品质和人工种植的前景提供依据。以上一年生长的石斛茎为材料,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株高乘以茎粗粗略估计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石斛的多糖含量均在3月时较高,但不同年份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石斛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时期各不相同;在3月份采收时,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束花石斛的生物碱含量最高,紫瓣石斛和金钗石斛二者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且其生物量也较大。以多糖含量为主的石斛类药材在广州种植时3月份进行采收较佳;以多糖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铁皮石斛最佳;以总生物碱含量来评价石斛品质时,束花石斛最佳;而以多糖、总生物碱和生物量来综合评价时,紫瓣石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的主要药用成分多糖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的多糖含量不同;原球茎与野生品的多糖和总氨基酸含量相近,两者都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野生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原球茎的,两者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37.9%、26.2%。初步证明以组织培养获得的铁皮石斛原球茎代替其野生品是解决铁皮石斛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叶片的气孔特征和光合特性。[方法]对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试管苗叶片的气孔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调制式荧光仪测定荧光诱导光响应曲线。[结果]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环草石斛试管苗叶片的气孔密度均明显高于铁皮石斛,而气孔开放率则较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叶片气孔的大小变化不大,而气孔的数量则逐渐增加,气孔密度分别增加了83%和17.6%,两者均以播种生长240d时叶片的气孔开放率最高。在设定的3种光照强度下,环草石斛试管苗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光强为54μmol/(m2.s)时气孔的开放度最大。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环草石斛试管苗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14μmol/(m2.s)和光饱和点318μmol/(m2.s)均低于铁皮石斛20μmol/(m2.s),483μmol/(m2.s),其潜在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差。[结论]不同种类石斛试管苗的气孔特性不同,因而光合速率也不同。通常组培室内的光强为27μmol/(m2.s),这样的条件下,两种石斛试管苗叶片气孔的开度都未达到最佳状态。若能遵循试管苗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规律,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增大气孔开度,提高光合速率,将更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石斛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全球约有石斛属原生种1 500~1 6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北纬15°30′~25°21′地区,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和台湾等省(区)。云南以滇西及滇西南产的石斛品质最佳。《云南植物志》中收录的46种石斛在昌宁县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试管苗快繁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一种名贵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亟待保护,必须通过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需要。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不同消毒方法对茎尖进行存活率试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不定芽、原球茎和壮苗及根系的诱导试验的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胚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 MS(Murashigeand Skoog) 添加物A 25 g.L-1蔗糖;4种消毒方法中最佳消毒方法为B,外植物茎尖存活率可达76.2%。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 MS 1.5 mg.L-16-苄基腺嘌呤(BA) 0.25 mg.L-1萘乙酸(NAA),诱导倍数4.7。原球茎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 MS 1.0 mg.L-1BA 0.5mg.L-1NAA,诱导率为58%。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5 mg.L-1NAA,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7.1条。建立了铁皮石斛试管苗快繁体系,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依据。图1表5参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体外抗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OH的清除作用采用Fenton反应方法测定,O2的抑制作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MDA采用TBA法测定。[结果]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多糖对·OH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6.79、6.75 mg/ml,对O2-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04、3.44 mg/ml。两种石斛多糖对体外温育和Vc-Fe^2+诱导的肝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Vc-Fe~(2+)系统诱导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程度。[结论]霍山石斛与铜皮石斛多糖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叶片的气孔特征和光合特性,揭示试管苗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机制。[方法]对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试管苗叶片的气孔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调制式荧光仪测定荧光诱导光响应曲线。[结果]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环草石斛试管苗叶片的气孔密度均明显高于铁皮石斛,而气孔开放率则较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环草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叶片气孔的大小变化不大,而气孔的数量则逐渐增加,气孔密度分别增加了83.0%和17.6%,两者均以播种生长240 d时叶片的气孔开放率最高。在设定的3种光照强度下,环草石斛试管苗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光强为54μmol/(m2.s)时气孔的开放度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环草石斛试管苗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14μmol/(m2.s)和光饱和点318μmol/(m2.s)均低于铁皮石斛20、483μmol/(m2.s),其潜在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差。[结论]不同种类石斛试管苗的气孔特性不同,因而光合速率也不同。遵循试管苗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规律,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增大气孔开度,提高光合速率,将更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河南石斛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含量,为霍山石斛、河南石斛质量评价与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原子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定霍山石斛、河南石斛中金属含量.[结果]石斛样品中根、度、叶金属铜、铅、铬、钙、锌、钡质量分数变幅分别为2.05 ~7.66、0.11 ~0.25、4.11 ~11.24、275.50 ~ 615.78、3.45 ~6.87、70.86 ~371.92 mg/kg;重金属元素铜和铅在规定限度范围内;不同药用部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结论]霍山石斛、河南石斛含有多种人体生长的必需金属元素,重金属铜、铅含量整体上是安全的;霍山石斛计部位的金属总量高于根和叶.  相似文献   

17.
石斛(Dendrobium)是中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有滋阴清热,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等功效。药用石斛来源较广,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中药石斛市场需求的扩大和资源的急剧减少,使其成为濒危植物。从药用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基因水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药用石斛野生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密花石斛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密花石斛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密花石斛花粉不同保存方法下的花粉寿命,并对密花石斛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密花石斛花粉采用室温((27±2)℃)、冷藏(4℃)、冷冻(-20℃)保存,花粉寿命分别为5、23、17 d,超低温保存(-196℃)的花粉120 d后仍可检测到花粉萌发,且萌发率与新鲜花粉相同,超低温保存方法至少可以保存密花石斛花粉4个月;2)密花石斛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程序为新鲜花粉(含水量43.26%)直接投入液氮(LN)保存,需用时采用室温、自来水或水浴化冻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为提供黄花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依据,采用HPLC法建立黄花石斛药材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Spher-i-5-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建立了黄花石斛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14个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可用于建立黄花石斛药材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