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1制种基地的杂交种的生产规程 1.2亲本自交系的准备 1.3用以配制杂交种的自交系称作自交系良种,是由自交系原种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 1.4用以繁殖自交系良种的自交系称作原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9%.  相似文献   

2.
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1制种基地的杂交种的生产规程 1.2亲本自交系的准备 1.3用以配制杂交种的自交系称作自交系良种,是由自交系原种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 1.4用以繁殖自交系良种的自交系称作原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9%. 1.5用于繁殖自交系原种的种子称作育种家种子.其典型性状高度一致,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的一批自交系种子,是生产用的最基础的种子,其纯度应在100%.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种子纯度的技术1.严把亲本纯度质量制种亲本自交系种子质量应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自交系原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自交系原种纯度(制种田用)不低于99%,其他指标同自交系原种。2.严格隔离条件在繁殖亲本时,一是严格隔离条件,空间隔离亲本区四周800米以内不能种植异种玉米;如用高秆  相似文献   

4.
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运用甘蓝离体腋芽繁殖甘蓝亲本,可以降低种苗的带菌率,提高种苗的抗性和原种产量,同时使田间亲本高度一致,提高了杂交1代的纯度。  相似文献   

5.
历时17年34造对D汕AB、珍汕97A、丛广41AB和中9AB进行原种提纯和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原种纯度从引进时的96.54%~98.40%,提高到99.94%~99.98%;每667 m2繁种产量从100多kg提高到280 kg,种子全部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杂交稻原种提繁技术,应用于当地杂交稻亲本种子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们立足王屋山区天然隔离的自然条件,对菠菜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试验和研究,分析、总结出完整的技术体系,现做一简要的阐述。一、术语和定义(一)亲本亲本包括母本和父本。亲本指育种家种子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繁殖生产并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俗称自交系。亲本纯度99.9%,净度97.0%,发芽率70%,水分10.0%。(二)全雌株植株长势较强,只着生雌花的植株。(三)全雄株植株长势较弱、矮小、抽薹早、  相似文献   

7.
免去杂小麦种子生产中繁种纯度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免去杂技术繁殖小麦种子时,决定所繁殖原种和良种纯度的2个主要因素是繁殖种纯度和品种天然异交率。根据杂株率(%)=1-纯度(%),建立了所繁原种或良种的杂株率(X)与繁殖种杂株率(X1)及品种天然异交率的数学模型:X=X1(1 R)。模拟结果表明,在免去杂条件下,繁殖高异交率类型的小麦品种的原种和良种时,要求繁殖种的纯度分别达到99.91%和99.10%;在免去杂条件下,繁殖超高异交率类型的小麦品种的原种和良种时,要求繁殖种的纯度分别达到99.92%和99.20%。  相似文献   

8.
杂交棉F1代种子生产技术关键在于亲本的繁殖与管理,其次是杂交制种和采收贮藏。亲本除按“封花自交、新疆冷藏、病圃筛选、海南扩繁”的技术路线繁殖外,还必须坚持“分摘、分晒、分轧、分开贮存”的管理原则。杂交制种和采收贮藏,要时刻把握种子纯度关与质量关,确保种子达到纯度≥99%、净度≥97%、水分≤2%、发芽率≥70%的标准。并提出要建立适于杂交棉F1生产与加工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影响小麦原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一)繁殖材料原原种的纯度 原原种的纯度直接决定了繁殖材料群体中杂株、劣株的比例,是影响原种纯度的基础.原原种纯度高,原种生产工作难度小,有利于保证原种纯度;原原种纯度低,原种生产难度大,不利于保证原种纯度.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小麦原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一)繁殖材料原原种的纯度 原原种的纯度直接决定了繁殖材米斗群体中杂株、劣株的比例,是影响原种纯度的基础。原原种纯度高,原种生产工作难度小,有利于保证原种纯度;原原种纯度低,原种生产难度大,不利于保证原种纯度。  相似文献   

11.
西瓜是异花授粉作物,种性极易退化,杂种一代制种繁殖条件要求高,技术复杂,难度大.因此,应特别重视亲本提纯,认真抓好制种的各个技术环节.亲本提纯与繁殖对原种提纯和亲本繁殖应坚持一个基地只生产一个品种,严格保证空间隔离条件,最好加用网罩或大棚进行隔离.原种生产采用三圃制,即在父母本原种繁殖田或纯度高的种子田,选择符合亲本特征的单株经雌雄花套袋自交的单瓜种植干瓜行圃;经严格选择的瓜行进入瓜系圃;再经过分系比较鉴定,选择优良瓜系进入原种圃.亲本提纯中首先应重视单瓜选择.选择植株形态、生育期、座果节位、单瓜重、果实外观(色泽、网纹、形状等)和果形指数、果皮厚薄、瓤色、质地、含糖量(瓜瓤中心和边缘糖)、  相似文献   

12.
甘蓝亲本防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承刚  王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70-5371
[目的]探索甘蓝亲本防退化技术。[方法]以“春魁”甘蓝父母本为材料,选取培养10d后的无菌苗茎尖为诱导材料镑种在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芽分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研究采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繁殖甘蓝原种。[结果]诱导出的不定芽在2种分化培养基内幼苗长势均良好,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中幼苗增殖倍数为3—5倍,且生成大量根系:在MS+6-BA2.0mg/L培养基中幼苗增殖倍数可达到5~7倍,没有根系生成。2个亲本利用组培繁殖植株的种子产量高于常规繁殖植株的产量,9701—2和HT502亲本组培繁育的种子产量分别比常规繁殖的高16.8%和39.1%。[结论]采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繁殖甘蓝原种,可减少甘蓝原原种用量,提高繁殖系数和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杂交粳稻亲本种子的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应用“成对株系冷藏法”和“花培提纯法”对上海市主要杂交粳稻亲本进行了提纯。成对株系冷藏法针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特点 ,将多年繁殖的原种来源于同一提纯世代 ,减少因繁殖世代增加而导致不育系育性的降低 ;花培提纯法通过杂交粳稻三系亲本分别花药培养 ,经过单倍体再加倍而加速三系纯化速度。通过提纯的寒丰A、寒丰B、82 0 4A、82 0 4B、申 4A、申 4B 3 0个株系 ,平均纯度达 99.80 %~ 99.86%。经花培提纯的不育系不育株率 10 0 % ,不育度 99.97% ,恢复系亲本纯度达到 99.99%。  相似文献   

15.
就生产中玉米亲本自交系纯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以期为获得高质量的玉米自交系种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生产潜力和综合利用价值,根据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亲本2225AB和ZW3115的自身特点,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其亲本原原种及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并对其亲本原种繁殖隔离区的选择、可育株的拔除以及亲本原种繁殖的田间管理进行了阐述,以期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提高亲本原有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一、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1.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才能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首先是通过供种单位了解所用亲本种子的代数和亲本性状,并保证亲本生产的去杂彻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杂交棉亲本保纯及繁殖技术,主要包括:株行建立、杂交鉴定、原种繁殖,栽培要点、去杂保纯等。  相似文献   

19.
甘蔗新品种黔糖4号秋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黔糖4号秋季繁殖原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原种、晒种、秋季种植、地膜覆盖、及时追肥、适时采收、加强宿根管理等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一次秋繁,四年六采及即采即繁的加速原种繁殖目的,可较常规繁殖增加种芽数38.6%,繁殖量提高29.4%。  相似文献   

20.
采用套袋中心繁殖法结合穗行鉴定提纯繁殖法,对玉米自交系进行防杂保纯繁殖,再用高纯度的自交系配制高纯度玉米杂交种,从而建立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繁育、制种程序.这种繁殖法首先搞好组合布局,准确选择提纯复壮的对象;引进高繁常备原原种亲本;一次套代繁殖多年使用原种一代;采取"中心繁殖法"结合"穗行鉴定提纯繁法"生产原种、二、三代(中间安排二代,外围安排繁三代);不用非"原种"亲本制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