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后,其籽粒会失去糯性,因此必须隔离种植一可进行空间隔离,即种植田块周围400米内不种植与苏玉糯1号同期开花的玉米品种;也可利用花期隔离,使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的开花期错开30天;还可利用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2.
1、隔离种植 糯玉米和其他玉米品种混合种植时,由于串粉而使当代所结的种子失去糯性,变成普通玉米品质。因此,种糯玉米必须与其他玉米隔离。在没有障碍物的平原地区种植糯玉米,田块周围300米内不能同期种植其他品种玉米。如果空间隔离有困难,可利用高秆作物、围墙等作为隔离屏障。在时间隔离上,须与其他玉米花期错开25天以上。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糯玉米,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14,(10):14-14
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糯玉米,都需要在远离其他玉米的地方隔离种植或和普通玉米错期播种,才能保证其糯性。而中国科学院南皮试验站里种植的特殊糯玉米,即使与其他玉米混种,也能保持它应有的糯性品质。相邻种植的对照糯玉米,却因接受了其他玉米的花粉,结出的不少籽粒都失去了糯性。  相似文献   

4.
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糯玉米适应范围广,我国从南到北玉米产区均可种植,尤以城郊种植效益好。糯玉米种子中干物质含量较少,发芽率较低,幼苗生长势弱,因而其高产栽培方法与普通玉米有所不同。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糯玉米品种很多,较好的黄粒品种有垦粘2号、鲜糯1号,白粒品种有中糯1号、苏玉糯1号、万粘1号,黄白粒品种有万粘2号,多色品种有石彩糯1号等。 2 选择地块 2.1 地块要与普通玉米田隔离 糯玉米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要与普通玉米隔离,否则花粉  相似文献   

5.
<正>1品种选择糯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按市场需求及赤城县条件,目前生产上主要种植以下品种:中糯1号、中糯2号、京科糯2000、万糯6号、彩糯1号、彩糯2号、垦粘1号等。2隔离种植糯玉米基因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基因突变体,当它与普通玉米或其它玉米杂交,当代所结子粒就成为普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玉米是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变异类型 ,起源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一带 ,距今已有 2 0 0多年的历史。其营养丰富 ,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较高的粘滞性和消化率 ,加温处理后具有较高的膨胀力和透明性 ,用途非常广泛。果穗可作鲜食、罐藏加工 ,籽粒可加工成糯玉米粉、作饲料和工业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及加工业的发展 ,种植糯玉米已成为一些地区和城市郊区的新兴产业。由于糯玉米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与普通玉米相比 ,应抓好以下几项栽培措施 :1 隔离种植 ,保持品质糯质玉米基因属于胚乳性状的隐…  相似文献   

7.
种植糯玉米,鲜穗上市价格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经速冻加工后价值1.0~1.5元。收获糯玉米粮食用来加工糯玉米面或为支链淀粉加工厂提供原料,单价可比普通玉米高30%。因此本文就糯玉米的特点、利用价值、发展前景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病抗倒性强,品质优良的糯玉米品种。要求外形美观,果穗均匀一致,大小适中,籽粒排列整齐、紧密、行间无缝隙,顶部结实饱满,无秃尖,籽粒皮薄,碴少、口感甜香,口味纯正。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有:垦粘一号、京科糯2000、花糯(彩糯)、黑糯3号、紫香糯。二、隔离种植由于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病抗倒性强,品质优良的糯玉米品种。要求外形美观,果穗均匀一致,大小适中,籽粒排列整齐、紧密、行间无缝隙,顶部结实饱满,无秃尖,籽粒皮薄,碴少、口感甜香,口味纯正。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有:垦粘一号、京科糯2000、花糯(彩糯)、黑糯3号、紫香糯。二、隔离种植由于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选择。鲜食玉米应选用超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超甜玉米和糯玉米在种植上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分期采收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鲜食玉米良种有华珍和金银818超甜玉米、彩甜糯2号和彩甜糯5号糯玉米等。为确保鲜食玉米的产品品质,防止不同类型玉米相互串粉,鲜食玉米在种植时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方式,但以空间隔离效果最好,空间隔离要求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种植距离相隔4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1.
1.选地隔离种植.防止串花串粉 为避免甜玉米和糯玉米与异种类型玉米串花授粉而使其特性在当代消失.影响其品质.种植时必需隔离种植。生产上隔离距离需200—300米.如有树林、山岭、河流等自然条件隔离.则可缩短隔离距离。也可用时间隔离,利用玉米散粉期的不同.使其与周围不同类型玉米花粉不相遇为原则.对甜、糯玉米之间也需要隔离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特用玉米近几年来的发展非常快,特别是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种植糯玉米,鲜穗上市价格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经速冻加工后价值1.0-1.5元。收获糯玉米粮食用来加工糯玉米面或为支链淀粉加工厂提供原料,单价可比普通玉米高30%。因此本文就糯玉米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通榆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特用玉米近几年来的发展非常快,特别是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种植糯玉米,鲜穗上市价格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经速冻加工后价值1.0~1.5元。收获糯玉米粮食用来加工糯玉米面或为支链淀粉加工厂提供原料,单价可比普通玉米高30%。因此本文就糯玉米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是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它起源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我国糯玉米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各玉米生产区都有零星种植。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山东烟台地区农科所在普通品种衡白多穗中得到糯质变异体衡白522,将普通玉米自交系白525转育育成的糯质同型系白525,用糯衡白522与糯白525杂交,育成国内第一个糯质杂种烟单5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糯玉米育种开始受重视,育成一些杂种在生产上开始应用,如山东农科院玉米所,用普通玉米自交系黄早4转育糯质同型系齐401,  相似文献   

15.
<正>糯玉米从子粒到茎叶都具有广泛而特殊的用途,糯玉米栽培与普通玉米相似,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文中通过对糯玉米栽培中必须注意相关事项加以阐述,以帮助糯玉米种植者达到获得高产的目的。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糯玉米是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育出现的糯质类型,也称蜡质玉米、粘玉米,比普通玉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好的适口性,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粮食兼蔬菜作物,因其口感好,糯性强,营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糯玉米将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种植糯玉米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捷径。1.特征特点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区别在于胚乳中淀粉100%为支链淀粉,富有粘糯性,比普通玉米淀粉易于消化。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糯玉米籽粒的千粒重比普通玉米要轻,因其灌浆期短、灌浆速度快、籽粒脱水快,籽粒坚硬呈结晶状,表面光滑无光泽。糯玉米  相似文献   

17.
糯玉米以其营养丰富,香甜可口而倍受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种植糯玉米的经济价值一般是普通杂交玉米的2~4倍.其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是: 一、选用良种种植糯玉米,良种是关键,应选择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短的渝糯一号、渝糯二号.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红塔区高海拔冷凉山区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新品种,为红塔区鲜食玉米的扩大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对引进的10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系)进行展示。结果表明,5个鲜食玉米品种库普拉902、新时代战将、万糯2000、糯玉米306、白玉糯168在红塔区种植综合表现较好,可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红塔区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后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糯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类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种1hm^2糯玉米能收获玉米笋450-600kg,嫩果穗12000-15000kg,青饲料75000-105000kg,价值一般在6万元左右。若收获籽粒,每hm^2可产6000kg左右,籽粒是玉米中的上品,品质极优,黏软香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是轻工业的上等原料,种植糯玉米除要与其它玉米严格隔离,防止串粉以外,与普通玉米无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糯玉米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其蛋白质质量、含量、食用品质比普通玉米大有改进;常食糯玉米,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肠道疾病和癌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糯玉米浑身都是宝,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品种选择在豫北及华北、黄淮海地区可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植株健壮、果穗整齐、不秃尖、果品外观好、籽粒均匀、品质优良、口感细腻、粘、香、有甜味的品种,同时应具备鲜食性好、市场畅销等特点,如:郑白糯4号、中糯309、苏糯1号、天紫23等品种。2地块选择种植普通玉米的地块均可种植。为了保证高产,应选择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