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芽苗打顶的促成栽培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芽苗打顶的促成栽培效果*韩宁林曾文胜关键词银杏芽苗、打顶、促成栽培银杏(GinkgobilobaL.)为乔木树种。未经处理的银杏苗木,主干生长旺,分枝慢,难于迅速形成庞大的树冠。如何促进苗木分枝,加速树冠形成,以使其能尽快提供更多的优质银杏叶,是...  相似文献   

2.
该书是由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教授主持的银杏课题组经过8年攻关研究所得成果的汇编,不久前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银杏叶用园和花用园的良种选育、银杏叶用园截干试验、银杏叶用园竞争试验、银杏叶用园施肥试验、银杏抗性研究、银杏花粉研究、优质丰产果用园栽培措施研究、银杏种质资源圃的建立等。内容系统全面,技术实用可靠,能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对提高银杏产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由曹福亮教授主编的《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耐盐碱机理研究》一书,也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内容主要包括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的耐盐…  相似文献   

3.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它属于新生代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极少数物种之一,被人称为植物“活化石”。我国现有银杏树一般为雌雄异株。雌树银杏,先花后果,常规果实生长在果枝上。但是,在陕西发现的这株银杏,果实却结在叶片之上,银杏叶片既是叶子又是花萼,故而被专家...  相似文献   

4.
漫谈银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又名白果,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在诸多的干果中,经济价值排名第3。集食品、饮料、药用、材用、化妆品等和环境美化绿化功能于一身,是多用途、高效益的优良经济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果树。银杏果实主要是食用和药用。药用有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其医药功效主要是‘人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农药主要是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兽药主要治家畜劳伤、吊鼻、肺虚咳嗽、尿淋尿血等症。银杏叶亦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已多达160多种,主要有银杏黄酮、内脂、生物碱、抗坏血酸、白果醇、白…  相似文献   

5.
银杏宽窄行栽植与常规密植成效比较王显钧(安县林业局)银杏(Gingobiloba)是一种果实、叶片、木材、树皮兼用的多用途珍贵优良树种。近年来,对银杏叶进行开发利用,使用价值陡增,价格呈直线上涨。营建银杏采叶园,常采用密植型(每公顷1.5~3万株)栽...  相似文献   

6.
银杏为落叶乔木,是一个古老的树种。主干通直,树冠浓密,是庭院、庙宇绿化的优良树种。分析了太原市滨河西路南延段银杏叶片黄化原因,提出了该路段银杏树叶片黄化失绿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银杏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果、叶、木材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银杏叶前几年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引起我国各地大面积、广泛栽植,作为市树的银杏在我市发展相当迅速。据统计,我市现有银杏片林300hm^2,包括零星栽植株数已达40万株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杏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又称白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我国是银杏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百年生、千年生的银杏古树遍及全国的十多个省(区、市)。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银杏叶内含有黄酮及苦内脂等多种药用成份,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哮喘、癌症等方面有特殊疗效。银杏果、叶的这种特殊医疗保健效果,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市场银杏果、叶价值成倍增加,极大的调动了各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银杏资源的积极性,银杏已成为我国国士绿化中备受群众喜爱的一个树种,银杏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9.
银杏采叶园的建园技术银杏适应性强,是集营养、医疗保健、用材和观赏于一身的多用途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栽培价值。近3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发现,银杏叶含有的黄酮类和内脂类等有效成分,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哮喘、抗癌等方面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10.
为您选项     
为您选项银杏叶食品综合加工技术银杏,又名白果,果仁可食。我国号称银杏的故乡,分布极广。近几年,中原大地乃至全国兴起了一股银杏树种植热,其营林规模和果叶产量雄居世界首位。银杏叶的有效成份主要是类黄酮和银杏叶内脂,尤其是银杏苦内脂A、B、C。B是关键。类...  相似文献   

11.
银杏雌雄株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杏 (Ginkgobiloba)是雌雄异株的树种 ,其雌雄株的生理差异较大 ;为此 ,从检测银杏叶片内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入手 ,找出差异性 ,进而对识别银杏的雌雄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它是集果用、叶用、材用,以及观赏与生态效益于一树的经济树种。自60年代中期,由于德国医药科学家们发现了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以来,几乎形成了全球银杏热。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23个省、区形成了银杏热,有的省、区把发展银杏作为林业的第二次创业,有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就银杏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对银杏栽培技术作一历史考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银杏为我国主要经济树种,又是珍贵用材树种,近20年来,国内外对其食品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广泛,使银杏叶、果价格倍增,成为国际市场紧俏商品。由于河南省政府的重视,近5年来,全省育银杏苗达8500亩以上,因初发展,各地缺乏技术,使银杏幼苗期病害严重。据调查,因遭各种病害苗木死亡率平均占47%,严重地块达65%以  相似文献   

14.
发展银杏不仅具有食(饮)用、药用、束材、观赏、防护等价值,而且单就银杏叶而言,即含有银杏双黄酮等八种黄酮化合物、银杏三内酯、银杏新内酯等四种苦味质和白果酸及其化合物,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目前,市场银杏叶销售势头看好。以采叶为目的,建立银杏叶用林丰产园,不但收入早,见效快,而且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银杏芽茶杀青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银杏资源最丰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银杏原料生产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拓银杏叶的应用范围,发挥银杏叶所具有的药用功能,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的新型保健饮料,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银杏产地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一些主要银杏叶产地,纷纷仿照绿茶的生产工艺生产银杏叶茶,即运用杀青、揉捻、烘炒等工艺流程进行初制。但由于银杏树鲜叶的外部特征、主要内含成份、酶类等与茶树鲜叶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其特点,探索出合理的杀青工艺,生产出色、香、味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银杏叶茶,是笔者…  相似文献   

16.
银杏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 (Ginkgo biloba L.) ,俗称白果树 ,是我国特产的著名经济树种 ,集果用、叶用、材用、观赏及生态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由于白果大量出口创汇 ,尤其是银杏叶的药用、保健价值的开发利用 ,全国形成了发展银杏的热潮。经过近 10年的发展 ,银杏由少  相似文献   

17.
银杏开发前景诱人张耀庭我国银杏栽培历来是以果为主,年产白果约6000吨,提供叶仅1万吨。目前,银杏叶的开发利用已在科学界成为新的热点。银杏深加工的附加值高,一吨银杏千叶的出口价为1000美元。各国已相继研究开发出20多种银杏叶制剂,年销额约为20亿美...  相似文献   

18.
自制银杏醋     
银杏醋是以银杏叶提取物(或提取液)和优质食用醋为主要原料,经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天然保健饮品。现将一种家庭自制银杏醋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银杏叶提取液 1.原料:选择无公害的银杏园,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集3~4年生银杏幼树上无病虫害、无污染的鲜绿叶,晾干、晒平或烘干备用。 2.工艺流程: 水 水 水 银杏叶 提取液 二次提取液 加热 加热 加热 0~4℃ 提取液 滤去沉淀 银杏叶提取液 冷藏 3.具体方法:将粉碎后干燥的银杏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银杏叶片中黄酮及内酯含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对叶用园的建立、管理、对EBG提取,我们对贵州部分地区银杏树龄、性别、繁殖方式及采叶期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银杏叶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银杏叶片,于1995~1996年分别采自贵州农学院银杏种质资源圃、贵州市尖山村、惠水县摆金村、遵义县兴林银杏研究所、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及遵义地区农科所银杏园。银杏叶于9月上旬采收后烘干或凉干。供不同采叶期黄酮、内酯分析的叶片干6~11月,每月中旬采样。银杏黄酮:叶样粉碎后,用酸水解,进LG—3…  相似文献   

20.
银杏名曰“杏”,却不是否,因其果核叫白果,俗称“白果树”。银杏是古生代乔木。据地质考察,最初的银杏出现在距今二亿八千万年的晚石炭纪,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曾遍布全球,后来由于气候变化,特别是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期,其它地区的银杏均绝迹,唯独留存我国。是银杏科植物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活化石”。银杏是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树种。种子不仅是营养丰富的干果果品,且兼有药用价值。叶片不仅美观,且含有独特的药物成分。既是抗逆性很强的长寿树种,又是绝少有病虫害的无公害树种。因此果树界视银杏为果树树种,医药界树银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