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问题,以陇薯10号为指示品种,在水地覆膜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对马铃薯田间农艺性状有着明显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和主茎数明显增加;而块茎折合产量、单株结薯重和平均单薯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趋势变化。以施N 225 kg/hm~2的处理块茎折合产量最高,为39 961 kg/hm~2,较对照不施氮增产81.65%;单株结薯重最高,为570.45 g,较对照不施氮增加169.34 g;平均单薯重最高,为115.85 g,较对照不施氮增加38.71 g。说明水地覆膜栽培条件下,陇薯10号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N 225 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梯度菊芋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叶、茎、块茎中果聚糖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总体降低,蔗糖含量在叶中呈上升趋势,茎中先降后升,块茎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叶中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在海拔2600 m以下,茎中还原糖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保持稳定,在2900m的高海拔地区,菊芋块茎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梯度对菊芋果聚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雪梅  李屹  王丽慧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01-16003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果聚糖代谢特点。[方法]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中果聚糖的代谢。[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各器官果聚糖总含量减少,地上部植株果聚糖聚合度(DP)降低、块茎内果聚糖积累总量和自地上部植株向地下部块茎转移分配率减少。海拔在2 600 m及以下,随海拔的升高菊芋块茎果聚糖聚合度降低,地上部植株果聚糖积累量降低;海拔在2 900 m以上,菊芋块茎果聚糖聚合度高、地上部植株果聚糖积累量高。[结论]该研究为拓展菊芋的种植区域和促进菊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项目组培育的早熟品种青芋1号菊芋和中熟品种青芋2号菊芋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川水地及低位山旱地两种自然生境下菊芋蔗糖、葡萄糖、果糖3种碳水化合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器管的含量与总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川水地及低位山旱地种植的青芋1号及青芋2号菊芋植株内3种碳水化合物含量在6月下旬及8月下旬相对较高;青芋1号菊芋3种碳水化合物总量达到的高峰时间比青芋2号早;川水地3种碳水化合物总量达到的高峰时间比山旱地早;全生育期菊芋茎、根中3种碳水化合物的总量相对叶片较高;全生育期叶片中果糖积累均较为明显、含量较高,其次是葡萄糖;茎中及根中果糖含量较高,其次是蔗糖;而块茎中葡萄糖积累较明显,蔗糖含量较葡萄糖及果糖低,块茎成熟采收时,果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青芋1号、青芋2号菊芋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4个胁迫强度处理(0%、10%、20%、30%),4个胁迫持续时间(12h、24h、36h、48h),研究干旱胁迫下菊芋幼苗叶片、茎段、根中果聚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青芋1号、青芋2号两个菊芋品种在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果聚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首先出现在茎部,均在胁迫的12h时即出现了显著变化;叶和根均在24h时对胁迫产生显著感应,其中两个菊芋品种的叶中果聚糖含量均在胁迫浓度为30%、胁迫24h时出现显著变化;在不同浓度胁迫下,菊芋各部位(叶、茎、根)果聚糖含量整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青芋1号、青芋2号菊芋均在20%PEG胁迫下24h时达到其干旱响应阈值。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菊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芋1号、青芋2号2个菊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浓度(0、10%、20%、30%)及不同控水胁迫强度(轻度、中度、重度)2种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对其不同部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青芋1号、青芋2号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加;青芋1号茎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变化趋势不同,青芋2号在PEG浓度为30%、胁迫24 h时效果最明显;青芋1号、青芋2号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均增加;在不同控水强度胁迫下,青芋1号叶片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芋2号叶中呈上升趋势;青芋1号、青芋2号茎中均随着控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青芋1号根中随着控水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青芋2号根中变化不同,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施氮和施钾水平对冬播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乌瑞它’为材料,在南方冬闲田设计5个施氮水平(N1、N2、N3、N4、N5,分别施0、75、150、225和300 kg/hm2纯N)和5个施钾水平(K1、K2、K3、K4、K5,分别施0、75、150、225、300 kg/hm2 K2O),研究不同施氮、施钾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氮、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块茎膨大期叶片SPAD值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块茎形成期叶片SPAD值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马铃薯的株高与茎粗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块茎成熟期马铃薯的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施钾量相关性不显著;马铃薯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在225 kg/hm2时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28 707.25 kg/hm2;马铃薯产量、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干物质含量与施钾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满足市场需求的菊芋新品种,在定量化育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灰色关系和同异关系分析原理与方法,制定育种目标;采用单株灰色选择及同异选择原理与方法,确定优良单株;采用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及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筛选显著优于大面积推广品种青芋2号(对照)的菊芋新品种(系),成功地培育出了加工型和鲜食型菊芋新品种廊芋21、廊芋3号和廊芋5号、牧草型菊芋新品种廊芋21、廊芋8号和廊芋3号、耐盐碱型菊芋新品种廊芋8号、廊芋3号和廊芋21以及观赏型菊芋新品种廊芋31,充分说明该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作物新品种选育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菊芋栽培种植较为盲目,优良品种较少,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更加匮乏,为了构建合理的菊芋田间群体结构,针对2份优良菊芋品种在不同密度压力下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压力对于菊芋主要形态指标影响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株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间适宜种植密度不同,株距40cm为庆芋1号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在此密度下植株株高适中,光合能力较强,产量最高,株距30cm为庆芋2号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在此密度下光合能力较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品种青芋1号(H.tuberosus cv.Qingyu No.1)和青芋2号(H.tuberosus cv.Qingyu No.2)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方法 ,对菊芋叶片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菊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一致;胁迫强度越大,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就越低,且对青芋2号的影响更大;干旱胁迫对菊芋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则相反,胁迫时间越长,菊芋的胞间CO2浓度越高,品种间也无差异;干旱胁迫下2个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青芋2号的水分利用效率波动较青芋1号的要剧烈;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菊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会有小幅下降,但不同的胁迫强度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在干旱胁迫下,青芋1号的光合作用强于青芋2号,蒸腾速率低于青芋2号,反映出青芋1号比青芋2号更适合在较干旱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菊芋品种不同部位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蔗糖转化酶(INV)的活性变化规律,采用PEG模拟与人工控水胁迫的方式对青芋1号、青芋2号两个菊芋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芋1号和青芋2号在10%、20%PEG胁迫下,茎中SPS活性均较对照高,而30%PEG胁迫下茎中SPS活性较对照低,INV活性均表现较低;而不同浓度PEG胁迫处理的叶片中,SPS活性均较对照高,INV活性表现仍然较低.(2)青芋1号和青芋2号茎、叶中的SPS活性在不同控水强度胁迫前期均较对照高;青芋1号INV活性在中度控水35 d时活性较低、蔗糖合成增加,青芋2号INV活性在所有控水条件下7d后均下降,故适宜的控水强度及控水时间可以提高青芋1号和青芋2号茎、叶中的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引进种植菊芋品种,了解其在本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客观评价菊芋品种特性,为焉耆垦区引进优良菊芋品种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南芋2号、定芋2号、青芋2号。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3个密度的2因素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草石蚕优质高产的合理施肥技术,试验以草石蚕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草石蚕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石蚕单株结块茎数、单块茎重、大块茎率及产量均以处理N2P3K1最高,并均与处理N0P0K0差异显著,其中产量高达18992.00 kg/hm2,增产49.8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富源花魔芋的最佳N、P、K施用量。[方法]采用大棚盆栽和"3414"试验方案共设计14个N、P、K施用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富源花魔芋产量的影响。[结果]基础肥力处理(1)的产量(收获时单株大芋重量)为184.53 g,是处理(6)的37.99%;处理(13)的产量最高为696.20 g,生长系数为6.94,比处理(1)增产277.28%;处理(4)的产量最低为295.00 g,生长系数为2.90,比处理(1)增产59.87%。N、P、K肥料对魔芋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K、N,缺P对产量影响最大。NP联合、NK联合施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增加富源花魔芋的产量。[结论]单株富源花魔芋的N、P、K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1、3 g。在大田生产中,可根据土壤实际状况和花魔芋N、P、K需要量及时补充养分,保证花魔芋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生物产量与块茎淀粉的积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不同地区不同播种深度对试管薯植株生长发育、生物产量及块茎淀粉等因素的影响。试验以0.22~0.27 g的‘陇薯3号’试管薯为材料,以4、5、6、7 cm 4个水平的播种深度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与干旱区进行大田直播试验,结果表明:(1)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出苗率在92.2%以上,高寒阴湿区要适当浅播(播深5 cm),干旱地区适当深播(播深7 cm)。(2)播种深度对株高无显著影响,在相同播深下高寒阴湿区株高显著高于干旱区株高,茎粗在不同播种深度之间以6 cm播深茎粗显著高于其他播深;(3)单株结薯个数在不同种植区及播深下无显著变化,试管薯块茎产量积累量在高寒阴湿区随播深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干旱地区随播深增加呈增长趋势,且高寒阴湿区块茎产量积累量高于干旱区;(4)在同一生育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而干旱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高于干旱区。  相似文献   

16.
旱塬地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年降水量478mm,干燥度1.63,年平均气温6.2℃,≥10℃积温2260℃,旱塬地进行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得出:10个品种间在单株茎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块茎数、单个块茎重、单位面积产量等性状存在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4种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以中幅双行靠垄作种植方式产量最高。建议在旱塬地或生态相似地区推广陇薯3号,以中幅双行靠方式种植,产量可以达到2334.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以"青芋1号"菊芋为供试品种,对不同耕地类型菊芋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旱地菊芋生长量仅为水浇地的1/2;宽窄行配置方式对生育前期菊芋茎、叶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显示对块茎的增产效应;山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促进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产效应显著。水浇地起垄种植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增产效应显著。建议在山旱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及采用垄沟种植,水浇地采用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18.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 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习水县海拔1300m左右地区适宜推广应用的马铃薯品种,指导大面积生产,2015年开展了马铃薯不同品种产量与经济性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青薯9号、会-2、威芋5号等四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98~106d;产量均比本地白花洋芋(CK)显著增产,增幅在12.3%~30.8%之间。单株结薯数最多的是宣薯2号达7.7个,单株薯重最高的是会-2达0.365 kg,商品薯率最高的是青薯9号达89.3%。综合分析比较,会-2、威芋5号、青薯9号、宣薯2号这四个品种均适宜我县海拔1300m左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锌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新1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锌肥浓度,探究在榆林地区喷施锌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榆林地区微量元素锌肥施用以及获得马铃薯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锌肥浓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数以及VC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喷施一定浓度的锌肥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总的来看,锌肥浓度0.4%处理下效果较好,产量位居第一,较对照不施锌提高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