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我国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珙桐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生长特性一般是阴  相似文献   

2.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别名鸽子树、鸽子花树,为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珙桐树高可达25 m,花形奇美,盛花时犹如满树群鸽栖息,因而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有和平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1978年建立,面积38000公顷,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的产地,列为二级、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钟萼木等十多种;我国特产动物灰金丝猴仅分布于此,其它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熊猴、大鲵等。(长青)  相似文献   

4.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 ,别名鸽子花、鸽子树、水梨子,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和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树形高大端正,以花开娇艳,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而闻名于世。为适应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乡村美化之需,浙江省淳安县新安  相似文献   

5.
中国鸽子树     
鸽子树又叫珙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鸽子树属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呈圆锥形,姿态端正,躯体笔直,茂密的枝条向上倾斜,仿佛一个巨大的鸽子笼。珙桐树的叶子茂密,有些像桑树叶,边缘有尖刺,背面还有绢丝般的绒毛。珙桐树每年四五月份开花,有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色紫红。每个花序的基部都有一对大苞片(长7厘米~15厘米,宽3厘米  相似文献   

6.
<正>珙桐(davidiainvolucrate)是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和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皖南黄山市祁门县从2002年开始,在江西九江种子公司引种,2006年再次引种,都在大洪岭林场苗圃育苗,种子虽经过处理,但发芽率都在12%以内,这是造成珙桐优良树种在祁门  相似文献   

7.
珙桐为珙桐科、珙桐属树种。该属仅一种和一变种。据记载珙桐原产中国、北美及马来半岛。第四纪冰川时期后,珙桐属在国外已经绝迹,现为我国历特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花色洁白,奇特美观,开花盛期树上如群鸽栖止,风吹又象白鸽展翅欲飞,因此国外有“中国鸽子树”之称,驰名世界。珙桐在我省的分布原无文献记述。1961年陕西省林科所李家骏同志曾在镇坪县文彩  相似文献   

8.
<正>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属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之一。分布于我国的湖南、湖北西部、四川、贵州部分山区及云南北部。生长在海拔1 800~2 000m的山区林中,  相似文献   

9.
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瑞军  苏智先 《林业科学》2005,41(3):192-195
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为我国单属种的特有植物。珙桐起源古老 ,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此外 ,珙桐开花时其头状花序基部有 2枚白色的大苞片 ,随风飘动 ,如白鸽展翅 ,有“中国鸽子树”之称 ,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贺金生等 ,1 995 ;傅立国等 ,1 992 )。过去对珙桐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 ,如它的分类地位 (Li,1 95 4)、引种繁殖 (唐晓军 ,2 0 0 2 ;沈作奎等 ,1 998;张家勋等 ,1 995 )、解剖特征 (孙彬等 ,1 993 )、生殖…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沙坪坝区、璧山区交界处,距重庆市中心35公里,面积7600公顷,海拔200米~952.5米。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部分植物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繁多,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植物基因库。据调查,缙云山保护区现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杉、红豆杉、桫椤等51种,模式植物有缙云四照花、缙云槭、北碚榕等38种。保护区有动物107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草鸮、红腹锦鸡、雕鸮等13种。保护区是开展森林科考研究、生态教学实习及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平均值中很低,属少林国家,但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属世界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多达三万余种的植物当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5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八种,它们是我们的国宝,分别是:水杉:杉科落叶大乔木,为我国珍贵的孑遗树种之一,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桫椤:木本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既是观赏植物又是经济树种。银杉:松科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珙桐;珙桐科落叶乔木,亦称“水梨子”,为驰名世界的观赏树。金花茶:山茶科小乔木,为我国最珍贵的观赏植物之一。人参:五加科多年…  相似文献   

12.
贵州珙桐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珙桐(Davidia involucrota)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珙桐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曾有过较大范围的分布。在江西省进行的地层孢粉分析中,曾发现过珙桐的孢粉材料。现在,珙桐在我国仅局限于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的某些边远山区的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散生或呈次优势种,在局部地区的特殊生境条件下,可形成以其为优势的森林群落。我们对贵州省的珙桐生态特性作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中国鸽子树”——珙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珙桐(Dauidia involucrata Baill)系珙桐科珙桐属,别名又叫鸽子树、山白果(湖北西北部)、水梨子(四川)、水冬瓜(四川宝兴)。珙桐是驰名中外的观尝树,为我国特有树种。珙桐因具有美丽奇特的苞片,开花时形如满树群鸽栖止,非常独特雅丽。木材白色,心材淡黄色,纹理细致,质轻而坚,干后不翘不裂,略带光泽,是良好的家俱、箱板材。早在一百万年前,珙桐在世界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到第四纪冰川时期国外即已绝迹。但我国是冰川时期很多植物的“避难所”,珙桐得以幸存,传种接代迄至于今,被誉为“活  相似文献   

14.
珙桐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又名水梨子、鸽子树,为我国特有种,属珍稀、古老、孑遗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为珙桐科、珙桐属,且仅有1种和1个变种,即珙桐和光叶珙桐.100万a前,地球上植被十分丰富,珙桐及其家族曾繁荣一时,但受第四纪冰川侵袭后,许多植物惨遭灭绝.由于我国高山大川多,成了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珙桐就是在我国中西部偏僻的山区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之一,植物学家称它为“林海中的珍珠”、“植物活化石”.因其花开时,山风吹动,像一群群跃跃欲飞之白鸽,蔚为壮观,故又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黔江区的务林人正在为建设绿色家园而不懈奋斗着。黔江区有林业用地面积178万亩,森林覆盖率35.19%。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珙桐、光叶珙桐、银杏、红豆杉、银杉5种,二级重点保护树种香果树、榉木等20余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蟒和猕猴、穿山甲等,有40余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市重点保护动物。黔江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林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建设全面开花天保工程的春风吹绿了黔江的秀美山川。2004年该区125万亩天保工程实施区域,管护措施全面落实到位,新封育造林3.04万亩,落…  相似文献   

16.
珙桐又名鸽子树,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系第四纪冰川期遗留物种,被称为“绿色化石”,为闻名的观赏树种。经过在汉中盆地八年引种栽培,今年4月中旬,部分植株已经开花。  相似文献   

17.
连香树,土名叫子母树。是落叶阔叶大乔木,属于原始花被亚纲类植物;和银杏、红豆杉、珙桐等树同属冰川纪以前的孑遗树种;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树种。这棵连香树位于西峡黄石庵林场四道沟  相似文献   

18.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植物,属国家Ⅰ级濒危保护植物,研究其濒危原因对珙桐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内在致危因素和外部致危因素2个方面综述了其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旨在为今后珙桐濒危原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珙桐(Davidiainvolucrate)为中国一级保护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树种,属于珍稀濒危的单属单种植物。近年来,由于区域开发项目的增多,致使这种古老而珍稀树种的天然分布生境和天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此,本文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研究了珙桐的生物和生态特性,系统分析了珙桐在不同地质阶段的地理分布状况,探讨了促使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年份标准样地调查表明,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增加;但是在有人类干扰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减少;随着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珙桐种群数量呈对数曲线y=-100.7ln(x)+178.09的速度下降,这表明珙桐种群已由优势种群衰退到濒临灭绝的程度。基于对珙桐的现有研究,提出了珙桐的保护措施。图3参31。  相似文献   

20.
记者不久前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了解到,长江三峡地区近几年来有40种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获得成功。这些被迁移到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通山县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和武汉植物园的珍稀植物,目前长势良好。 植物学家介绍说,三峡地区仅种子植物就达39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银杉等珍稀植物54种。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工兴建,如何抢救三峡区域内的珍稀植物,成为世界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早在1983年,中国科学家就组织38个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