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34份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45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能在34份马铃薯品种间扩增出较好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DNA条带170条,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性比率为49.4%,每对引物平均可扩增出4.2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表明,34份马铃薯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14~0.903,平均相似系数为0.671;供试材料可分为3大类7亚类。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苹果栽培品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SR技术对40个苹果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对SSR引物扩增出11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9.5个,位点杂合度为0.237 8~0.682 7,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34 4。用3对引物(Hi01c11、Hi03d06和GD162)可将供试的40个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0个苹果品种的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705~0.982,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供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862处被分为5大类群,与品种的系谱来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主栽杨树品种的AFLP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省主栽杨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其分类、鉴别和良种利用提供依据,利用8对引物对23个供试品种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得到扩增谱带1183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77.3%,每对引物鉴别效率为100%;参试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距离为0.14~ 0.51,平均遗传距离0.31;当相似系数为0.728,供试品种被分为8大类,聚类结果与其系谱关系一致;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分子检索表,用于参试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杨树基因组序列设计的SSR引物对11份杨树品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共27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占69.23%;获得多态性谱带38个,多态性比率为84.4%。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1.578 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21 7,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471 4。11份杨树品种的遗传距离0.53~0.93,平均值为0.73。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76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分别包含2、4、2、1、2份供试材料。研究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较高;利用SSR标记构建了不同杨树利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杨树品种间的鉴定。研究结果可为杨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仁化白毛茶优异株系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份白毛茶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应用32对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均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7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3个。等位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34,引物扩增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平均为0.39,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3。从UPGMA聚类图中可以看出,13份白毛茶单株系可分为3个类群,大叶青、大叶黄独自聚为第Ⅰ类群;丹霞4号、特白、丹霞7号、丹霞2号、丹霞11号、丹霞13号和丹霞14号聚为第Ⅱ大类群,丹霞1号、丹霞5号、丹霞6号和丹霞8号聚为第Ⅲ类群。  相似文献   

6.
以8个姜品种的芽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它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个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35.67%;8个姜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212 8~0.842 1之间,在λ=0.44处,可将供试的8品种分为3大类。供试8个姜品种多态性不高,5个自育品种和其他3个供试品种在遗传距离、亲缘关系、聚类结果各不相同,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菜豆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及特异性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吉林省各科研院所近年审定和主栽的36份菜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可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重复性好的20个引物对36个菜豆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采用NTSYSpc2.10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引物共扩增出87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6条,多态性比率为87.36%,多态性较高。36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0.89之间。利用UPGMA法可将供试菜豆分为4大类,聚类结果显示,菜豆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与来源地的相关性较为紧密,20号菜豆与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引物840为20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100 bp处多出一条谱带;引物861为27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000 bp处有一条谱带缺失;引物846为31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050 bp处有一条谱带缺失。3个引物针对20、27、31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可将3个品种快速从所有供试的36个菜豆品种中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国内外83份主栽烟草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TRAP分子标记技术扫描,对其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对TRAP引物组合在83份烟草种质中共扩增出271条清晰、稳定条带,其中155条条带具有明显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为57.2%。每对引物可扩增产生2~12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7条,平均每对引物可产生多态性条带3.69条。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83个烟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处于0.412到0.904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度(GS)为0.68时,可将83份烟草品种分为4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TRA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发现供试烟草材料的DNA遗传多态性,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烟草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标记评价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甘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广西主栽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研究现代甘蔗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及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利用1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20个甘蔗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5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87.6%。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4~0.826,平均值为0.679。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20个供试甘蔗品种可分为2个类群。[结论]20个供试甘蔗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SSR标记能较好地揭示供试甘蔗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石斛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石斛兰种质资源,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石斛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14对石斛兰SRAP引物共扩增出15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55个,各引物的多态性比率为90.00%~100.0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18~0.903,表明石斛兰SRAP的多态性信息含量较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48个石斛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15~0.97,在遗传距离为0.83处可将48个石斛兰品种分为7大聚类群,说明供试的石斛兰品种间具有十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6个蝴蝶兰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11条引物共扩增出98条清晰的谱带,其中91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比率为92.86%,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在0.57~0.96之间,表明供试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并检测到4条品种特异性条带,可用来鉴定供试蝴蝶兰种的3个品种.36个品种在遗传距离L=0.644处可分为7个组,3个最大的组分别代表了黄色系、白色系和红色系,而在同一色系的亲缘关系中又以唇瓣的颜色来聚类,可见聚类情况与花色特征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利用41对SSR引物对8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引物的平均等位位点数为10.93个,引物多样性指数(Hi)变异为0.251 2~2.995 8,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76 534~0.950 860;选用Xgwm、DP、Wmc和Xbarc 4个系列的SSR引物,不同类型SSR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多样性指数、平均等位位点数间有较大差异。表明,选用合适的引物类型,对遗传多样性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在遗传距离0.39处,供试材料通过SSR标记聚类分析可被分成7个大类19个亚类。  相似文献   

1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11种荆芥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我国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1种荆芥幼苗为材料,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优化ISSR技术体系影响因素;利用100条ISSR引物进行ISSR扩增,最后计算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优ISSR-PCR体系,在25 μL体系中,模板DNA 50 ng,引物0.75 μmol·L-1,Taq DNA聚合酶1 U;100条引物中55条引物可扩增出结果,共扩增出458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3条,其中246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53.71%;11个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208 3~0.709 1;在遗传距离为0.50处,可将供试的11种荆芥材料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为0.40处,可将供试的11种荆芥材料分为5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EST-SSR标记构建中国常熟尚湖牡丹园引栽的21个日本牡丹品种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日本牡丹21个品种DNA指纹图谱,用NTSYS-PCV2.10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EST-SSR引物在21份材料中共扩增出47个多态性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7个,变幅1~11个;10对引物的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为0.522,变幅0.227~0.950;筛选出的2对核心引物可以将21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以遗传相似系数0.55为阈值可将21个供试牡丹品种分成2类。由结果可知,EST-SSR标记在供试牡丹品种间多态性差异较大,适合用于牡丹的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ISSR技术对12份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6条I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到48个遗传位点,包含4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1.6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9~0.98,平均为0.65。当阈值为0.58时,供试样品可分为3个组,即组Ⅰ、组Ⅱ和组Ⅲ。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不同选育单位的粳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未来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个连锁群的48对引物,对来自不同选育单位的36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8对引物中27对具有多态,占引物总数的56%。共检测出65个等位变异,有多态性的单个引物检测等位位点数为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4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07,变幅为0.050~0.66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3,变幅为0.053~0.588,平均Shannon-weiner指数为0.514,变幅为0.127~1.168。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8~1.00之间,平均为0.77。遗传相似系数在0.71~0.86占总数的68.4%;0.71以下占总数的19%;0.86以上占总数的12.5%。并绘制聚类树状图。基于Structure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5个遗传结构群:群Ⅰ、群Ⅱ、群Ⅲ、群Ⅳ和群Ⅴ,类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幅为0.7642(群Ⅰ和群Ⅳ)~0.9303(群Ⅲ和群Ⅴ),遗传距离变幅为0.0719(群Ⅲ和群Ⅴ)~0.269(群Ⅰ和群Ⅳ)。群组间聚类将5个类群分为3大类,群Ⅲ和群Ⅴ以及群Ⅱ聚为一大类,群Ⅲ和群Ⅴ首先聚为一类,群Ⅰ与群Ⅳ各自成为一类。可见,同一单位选育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材料间总体遗传基础狭窄。建议黑龙江水稻育种者在未来亲本选配时尽量选择其他单位或地区育成的品种,以丰富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苏丹草品种间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苏丹草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标记对14个苏丹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14个品种共扩增出260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6条带,多态性比率达88.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品种间遗传多样性丰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86 ~0.831;1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来自美国的“伊诺”和“布鲁赛”聚为一类;第Ⅱ类把高大型和低矮型聚为两类.结果显示出: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苏丹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温郁金6个居群的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1条引物共扩增得到8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6条,占总扩增带的31.7%。利用NTSYS-pc(Version 2.10e)软件分析供试样品问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POPGENE 1.32计算各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并用MEGA 3.1软件得到各居群间的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供试6个温郁金居群间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萱草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系统收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155份萱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采用多次聚类优先取样策略构建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并对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3对引物对155份萱草属种质共扩增出396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9.21条,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064,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642,依据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树状图,将155份种质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2)通过6次取样建立萱草属初级核心种质库,包含32份种质(4个种、1个变种、27个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库为原始群体的20.65%,保留了291个(68.69%)多态性位点,其中‘黄花菜’类群种质8份,占‘黄花菜’类群资源总数的13.56%;‘萱草’类群种质24份,占‘萱草’类群资源总数的25.00%。(3)43对引物对32份核心种质共扩增出272条多态片段,平均扩增6.3256条,PIC值平均值0.6060,不同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7940;32份材料聚类分为"黄花菜"和"萱草"2大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