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自2006年6月份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许多猪场出现生长育成猪无名高热症。感染此病的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的甚至造成全群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该病原发于江西,随春秋过度向北方蔓延,先后经历了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该病有传播速度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猪暴发“高热病”的临床控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秀丽 《畜禽业》2007,(2):30-31
<正>自2006年6月份至今,猪高热病从江西开始,到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并逐渐在向北发展,现已进入河北省,这种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60%~90%,有些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卢秀丽 《畜禽业》2007,(2):84-85
自2006年6月份至今,猪高热病从江西开始,到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并逐渐在向北发展,现已进入河北省,这种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60%~90%,有些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病,呈世界流行,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较大;消化道传播、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和蚊虫媒介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根据临床发病缓急,该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主要表现全身症状、黄疸和流产;预防该病必须做好猪场选址,加强卫生管理,做好对猪群的定期普查工作;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9,(12):21-23
为了掌握重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情况,应用ELISA监测方法对2018年重庆部分地区17个猪场62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调查。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5个,猪场阳性率为0.29%,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72,样品阳性率为11.61%;猪戊肝病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3个,猪场阳性率为0.18%,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15,样品阳性率为2.42%。不同地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感染情况不同。提示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依然存在,该病的控制和净化还需持续;同时还应加强猪戊肝病毒相关信息的研究以及流行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尹忠文 《畜禽业》2010,(3):65-66
<正>近年来,云南省西南部地区的部分猪场暴发了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的猪流感综合征,该病一旦发生,可迅速蔓延全群,病猪咳嗽,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流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5月至今,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的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保育猪和部分母猪暴发了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20%~50%甚至以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9,(10):14-15
研究应用ELISA法于2016-2018年对怀化市部分地区共3 260份猪血清样品检测PRRS抗体水平,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猪PRRS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和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地区猪PRRS抗体阳性率为75.52%(2462/3260),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会同县被检猪群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8.20%,沅陵县和溆浦县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6.80%和75.00%,而洪江市、芷江县和麻阳县稍低,分别为74.41%、74.74%和73.80%;此外,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78%、84.10%和50.95%,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免疫接种和未免疫接种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1%和27.63%,而散养户则分别为73.74%和15.55%。结果表明怀化市猪场需要定期对猪群进行PRRS抗体检测,部分未免疫接种疫苗的猪场需尽快给猪群免疫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9.
王立余 《畜禽业》2008,(5):81-82
<正>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的不少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一种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猪主要表现高热稽留,皮肤及内脏出血,多处水肿,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该病呈世界流行,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体表寄生虫传播;目前我国无有效疫苗能防控该病,发生该病的猪场需第一时间上报疫情,感染猪当场销毁;海关、动物疫控中心等部门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检疫,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刘信连 《畜禽业》2012,(3):68-69
<正>冬春季节是猪传染性胃肠炎高发时段,根据统计武平县50%~70%的猪场均有不同程度地感染发生。该病是由TGE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以呕吐、严重腹泻与失水为特征,各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5)
<正>随着苏北地区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生猪及畜产品转运越来越频繁,猪病的交叉转播速度越来越快,猪病种类越来越多。概而言之,有如下特点。1猪场疾病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生猪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生猪及其畜产品的转运越来越频繁,但运送生猪及其畜产品的安全措施却没有跟上,这给疾病的交叉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同一猪场的不同栏舍之间、相近地区的不同猪场之间的猪病因此而互通有无,猪病有增无减传播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3.
王钢 《畜禽业》2007,(4):19-21
<正>猪无名高热症是近年来兽医常见病之一,也是兽医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一种病症。从2006年5月底开始,中南、华东地区江西、湖南等省份的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了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从2006年10月初至2007年1月底,笔者在四川部分地区调查发现,该地区有部分病例的流行。为了更有效的防控该疾病,故将笔者就该病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传播快、发病率高,一旦发病,会造成大批仔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规模猪场猪传  相似文献   

15.
张美荣 《畜禽业》2010,(5):17-17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达90%,死亡率达50%.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做好对该病正确认识,科学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药物预防、定期猪场消毒、密切注意猪群健康等工作,是预防该病的发生的有效途径.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本地许多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病较为严重,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治疗不当死亡率高达50%~80%,给许多猪场和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些猪场甚至因此而破产。虽然目前诸多兽医专家认为是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猪流感、伪狂犬等一种或多种病毒与多种细菌等多病原的混合感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健 《畜禽业》2001,(1):51-51
现正值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多发季节。该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一周内可散布到各年龄组的猪群;在老疫区呈地方性流行或间隙性发生,因此该病是比较危险的病。尤其规模猪场一定要做好预防,以防止该病的发生。有旨于此,本人拟就该病的诊断和综合防制技术谈一下自己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6)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以地方散发为主,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猪根据临床发病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败血症;预防该病必须强化猪场的管理,加强消毒,科学对猪群进行免疫;中药治疗该病时要以清热解毒、泄肺利咽为用药原则,西药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注射用药。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2,(11):5
<正>发病猪以哺乳仔猪为主,多在出生后3~4日龄发病,最早可以出生后第2天发病。连续多批次发生,持续时间长,反复发生,可以连绵半年之久,发病率为50%~100%,如果控制方法不得当,病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保育猪也可发病,发病率在20%~50%不等,往往出现顽固性腹泻,死亡率也可高达50%~80%。中大猪和母猪也可发病,但发病率不高,一般不超过30%,且多为一过性腹泻,不经治疗可自愈。该病大中型猪场发生较多,小猪场与散养户发生较少。临床症状:开始部分猪呕吐,  相似文献   

20.
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以流行性腹泻病毒为病原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典症为呕吐、腹泻、脱水等。该病对哺乳仔猪致死率高,即便治愈对仔猪后期生长速度也有很大影响,并可发于各个年龄段的猪只,是猪场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目前,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地区均有该病流行。对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