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Sacc)Siemaski或Beauveria hrougniartii(Sacc)Petch]是土栖昆虫病原真菌,主要寄生蛴螬。1984年我们在鲁西南豆区调查,有的地块对蛴螬自然寄生率在50%以上,对豆田蛴螬优势种群(大黑和暗黑金龟幼虫)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探索白僵菌防治大豆蛴螬的可能性,1985年~1987年我们做了田间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是蛴螬病原真菌,寄生于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和暗黑鳃金龟(H.morosa)。蛴螬感染病菌后,食量减退,行动迟慢,在虫体胸、腹节、足基部出现微小黑褐色病斑,病虫僵死后,体表长出棉絮状菌丝,最终形成粉末状的白色孢子团。1983—1984年我们对金河、彭口闸、沙沟等乡镇大豆田进行了调查,自然寄  相似文献   

3.
土蜂Tiphia sp.(膜翅目,土蜂科)是蛴螬的一种主要天敌昆虫,其幼虫在蛴螬体外营寄生生活,吸食蛴螬体液,使之致死。我们于1977~1979年,采用田间调查,室内饲养的方法,对该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观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一、寄主范围和寄生率三年来,我们在烟台、临沂和昌潍三个地区八个县调查结果表明,该蜂寄生的虫种有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H.titanis(Reit)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罹病的桃小食心虫和蛴螬僵尸上分离到产孢量较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46-1和卵孢白僵菌菌株4号,经紫外线照射处理,获得2个球孢白僵菌菌株23号和53号、1个卵孢白僵菌菌株45号,它们的产孢量和毒力稳定高于亲本,而且生产性状和田间防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卵孢白僵菌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蛴螬的田间防治试验,确定了防治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剂量,在花生中耕期每公顷用卵孢僵菌150万亿孢子或75万亿孢子+1.2kg40%甲基异柳磷乳油防治大黑,暗黑金龟子,可获得80%的防治效果,1992-1994年在江苏,山东和河北300hm^2防治示范,效果棕达60%-80%,表明卵孢白僵菌是有潜力的蛴螬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河南部分地区花生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河南省新乡和驻马店地区的花生田地下害虫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花生田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等,以蛴螬为主要地下害虫,7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0.80~18.90头/m2,9月下旬的平均虫口密度为1.00~12.33头/m2。经过分类鉴定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 oblita (Faldermann)]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调查还发现,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田间周围的植物布局及防治措施均对蛴螬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微生物杀虫剂对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研制了一种颗粒载体。首先,选择了生产企业常用的单螺杆膨化机作为生产设备,进一步通过颗粒大小、结构稳定性、生产过程等关键因素比较,确定了颗粒载体的物料配方(玉米粉、花生粕、膨润土比例为1:3:2,加水量20%)。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Bt、球孢白僵菌等对蛴螬有效的杀虫微生物能够在颗粒载体上增殖生长。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对暗黑鳃金龟有效的Bt185与球孢白僵菌间无拮抗;暗黑鳃金龟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颗粒载体与Bt185或球孢白僵菌结合后的校正死亡率为使用Bt185或球孢白僵菌单一粉剂的2倍,并且颗粒载体与这两种菌株协同使用的校正死亡率达77.55%,显著提升了Bt和球孢白僵菌单一粉剂对蛴螬的杀虫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制新型高效蛴螬生物杀虫剂提供了新思路,对突破目前蛴螬生物防治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布氏白僵菌防治蔗田蛴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蔗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为指标,从蛴螬和甘蔗两个角度评价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对甘蔗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月底6月初结合甘蔗大培土,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及其与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蔗田蛴螬虫量和蔗根受害率。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时,以30.00 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为最高,蔗田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7.27%和74.56%。两剂混合施用相对防效分别为74.55%~85.45%和78.18%~85.94%,其中以剂量为(22.50+45.00)kg/hm2的布氏白僵菌粉剂+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我县为害花生的蛴螬有16种之多,其中发生量大为害重的有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old。)和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Motsch.)两种,1981—1984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种蛴螬钩土蜂的生物学及其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鳃钩土蜂和弧丽钩土蜂是蛴螬的重要天敌。两个种在形态上极为相似。本文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及其相互区别特征。福鳃钩土蜂的田间寄主为大黑鳃金龟,一年发生1代或两年1代,成蜂主要产卵于寄主后胸及第1腹节之间的腹面,主要寄生3龄幼虫;弧丽钩土蜂田间寄主为暗黑鳃金龟,尚系首次记录。一年发生1代,成蜂产卵于寄主腹部第4~5节之间的侧面。在山东丘陵花生、甘薯栽培区,种植红麻、菜豆等蜜源植物和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可以提高钩土蜂的寄生率,控制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据滦南县植保站近几年调查发现.为害花生的蛴螬主要种类是大黑金龟子、暗黑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等3种,占蛴螬种类的98%。每年7月中旬是金龟子成虫产卵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1~3龄幼虫发生盛期。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自然患病蛴螬中分离的乳状菌菌株“75P—1”;“77E—a”,“77T一1”,“780—1”等,用注射或喂食感染方法研究其对我国常见蛴螬种类的毒力。以上菌株对12种蛴螬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通过显微镜和直观症状观察了乳状菌在幼虫体内的发育阶段。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温度处理幼虫其感染率亦不同。优势虫种中(四纹丽金龟、阔胸犀金龟)注射感染率最高可达100%。田间小区试验中施用菌土方法虫口减退率可达71.4%。拌种方法虫口减退率达36.5%。  相似文献   

13.
对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白僵菌各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其它培养基,感病率也明显低于PDA培养基,因此,PPDA是萧氏松茎象致病性白僵菌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沿江北岸高沙土地区,是花生主要产地,素受蛴螬为害,近几年来随着种植绿肥和施肥水平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为此蛴螬大面积猖獗发生,损失率平均36%以上。1978年田间残留虫量达15,000—28,000头,平均21,000头,1979年未防田块每平方米平均有虫40.17头,危害损失率平均36.50%,最高40.96%。1980年卵孵高峰期,每亩最高有虫卵283,200(粒)头,平均37,000头(粒)。  相似文献   

15.
以蛴螬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绿僵菌小孢变种作参照菌,研究了新分离鉴定的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各菌株对蛴螬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绿僵菌大孢变种与两种参照菌的培养条件接近,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所试的3种培养基中,最适宜的培养基为PPDA,其次为SDAY;绿僵菌大孢变种在偏低温(10~20℃)的环境下对蛴螬的毒杀能力比布氏白僵菌强,土壤处理和喷雾处理后,累计僵虫率分别达88.23%和76.47%,有很好的田间应用前景.两种真菌的拌土处理效果高于直接喷雾.鉴于绿僵菌Ma1的致病力较强,在生产上可用该菌进行土壤处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6.
安徽宿州地区蛴螬时空发生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安徽宿州地区农田蛴螬群落的时空发生特点,于2011年8月和10月,以及2012年3月,调查了种植在砂土、砂壤土和黏土3种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农田蛴螬群落.结果表明,宿州地区蛴螬群落共有3科14种,优势种为暗黑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小阔胫玛绒金龟[Maladera ovatula (Fairmaire)].蛴螬发生量和种类结构在不同土质与时间下差异显著,其中砂壤土蛴螬数量与种类数均较高,8月为为害高峰期,虫量与种类数最多.研究结果可为安徽宿州地区蛴螬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不同施用方式对侵染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影响,以及田间喷施球孢白僵菌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诱集感染方式桔小实蝇成虫存活率分别为40%、41.7%,差异不显著;添加性引诱剂在白僵菌侵染桔小实蝇的过程中没有起到明显地促进感病的作用,只是缩短了病程,IIPC为0.41-0.44,说明两种诱集感染方式对桔实蝇成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三种施菌方式的桔小实蝇羽化率、成虫死亡率与对照差异均显著;以IIPC为评价指标,施菌方式对桔小实蝇各因子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成虫存活率羽化率化蛹率,其中以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最大。应用化学防治和球孢白僵菌田间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表明,施用2500倍40%毒死蜱效果最好,控制作用达到71.9%,其次是喷施2.0×108孢子/mL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防效达46.9%,施用2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最差,防效仅37.5%。  相似文献   

18.
从1959到1962年调查了哈尔滨及附近县份大白菜发生软腐病的伤口种类、发生部位及感病机率等。四年调查结果如下:1.大白菜各部伤口种类及发病比例:根部受蛴螬、萝卜蝇幼虫、地老虎及跳(虫甲)类幼虫为害而造成的伤口和自然裂伤总数只占调查株各部各种伤口总数的3%左右。但未发现表土以下的伤口有首先发病者。茎部有自然裂伤、萝卜蝇幼虫为害伤,共占调查株各部各种伤口总数的4%以下,因此发病比例占总病栋的1.5%以下。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南漯河地区金龟(蛴螬)的优势种群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于2017—2019年,采用Z字形挖土取样法,在秋作物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调查土壤中蛴螬的种类和数量,并设置高空探照灯系统诱集金龟。结果表明,探照灯能有效监测金龟种群发生动态,灯下诱集到的金龟优势种和挖土调查结果一致,均为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其次为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金龟成虫的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20.
杨秀梅 《植物医生》2005,18(4):30-30
暗黑金龟子是危害花生和其他旱作物及花卉、苗木的最主要的地下害虫.其产卵孵出的蛴螬(俗称地狗子),严重危害花生的荚果,使花生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暗黑金龟子也飞到大豆、玉米、山芋、中药材、花卉、苗木地里产卵,危害根部,造成减产或死苗.因此,防治好暗黑金龟子,是控制暗黑蛴螬危害,确保花生等旱作物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