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小鸭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角弓反张,以"三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对养鸭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2~8周龄小鸭,其中2~4周龄雏鸭最易感,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不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破损的皮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之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莫拉克氏菌病”和“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南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鸭常见的接触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十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主要侵害2-5周龄幼鸭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群体发病率达90%以上,易复发且难以扑灭,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以扭头、抽搐、脑膜出血、充血、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索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鸭疫里默菌是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病原。一般侵害2~7周龄的雏鸭。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该病以病鸭死亡率高、消瘦为主要特征。1发病情况2015年8月31日,沧州献县某鸭场22日龄雏鸭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流泪、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鼻分泌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其他鸟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俗称传染性浆膜炎,是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俗称"三炎")为主要病变,或伴有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也可能发生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发病幸存的鸭常常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是雏鸭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为特征,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某鸭场发生的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常会造成雏鸭在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自2010年3月份以来,我市邗江区汊河镇某大型养鸭场饲养的肉仔鸭相继发生以打喷嚏,流粘液性鼻涕以及扭头、抽搐等为特征的疾病。剖检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2019年3月,隆安县丁当镇某鸭场发生咳嗽、拉稀和剖检呈现典型“三炎”病变的病例,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接触感染性疾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病、鸭疫综合症、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雷摩氏菌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以纤维素性肝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仍是当前我国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春季养鸭谨防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仍是当前我国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火鸡等多种幼禽。多见于2~4周龄的雏鸭,呈急性居多,慢性较少。雏鸭感染该病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三炎”为临床特征。现将一起快大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等禽类易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而不表现任何症状.由于本病导致鸭体重减轻,死淘率提高,因此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疫病之一.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邓华荣 《兽医导刊》2007,(12):43-4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1~6周龄鸭,临床特征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  相似文献   

18.
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蜂胶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能导致鸭、火鸡和其它多种禽类发生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疾病,由于本病发病、死亡率高,已经成为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1,2].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RA又名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鸭的传染病,该病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1~8周龄雏鸭易感染,恶劣环境条件可诱发此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5%。慢性经过的鸭主要表现脑膜炎症状,生长缓慢成僵鸭,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谈谈此病的诊断与防治。1流行特点易感性:1~8周龄的鸭易感,其中以2~5周龄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最小发病日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5日龄。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