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葡萄的病毒病是随欧亚种葡萄起源于中亚地区,又随欧亚种葡萄传遍世界各地。因此凡有葡萄栽培的地区都有病毒病存在。由于病毒病具潜隐特性(latent),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又病毒很难分离鉴定,因此长期不被人们认识。虽在十九世纪前和十九世纪中期已有对扇叶退化症和卷叶病症状的最初描述.但近五十年才知葡萄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对葡萄病毒病的研究是落后于其它果树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22.32万公顷。大规模的葡萄生产基地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但在苗木培育及引种方面存在盲目性,忽视葡萄病毒的检疫工作,致使葡萄病毒病也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蔓延。目前已有90%葡萄品种感染病毒,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受病毒危害的园块减产达30%~50%。1 葡萄病毒病症状我国自1986年以来在葡萄病毒病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证实危害我国葡萄的病毒病主要有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病毒、葡萄茎痘病毒、葡萄栓皮病毒等四种。以巨峰发生尤为严重,占5…  相似文献   

3.
<正> 葡萄病毒病是葡萄上的重要病害,其发生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凡有葡萄栽培的地区,都有病毒病发生。这类病害可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果实产量与品质明显下降,经济损失严重。早在50年以前,国外已经致力于葡萄病毒病的研究,并已取得很大成效。葡萄病毒病及类似病害种类很多,仅据已有资料统计可达40余种,其中有的病害已分离提纯了病原,有的至今尚未搞清。就发生范围与为害程度而言,主要有四种,即扇叶退化症、卷叶病、栓皮病和茎痘病,其他的病害则较为次要或仅在局部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郑州果树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808份种质(品种和野生类型)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及山美杂种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欧亚种葡萄中有卷叶病症状的品种比例最高,且程度严重;具有欧亚种葡萄血统的欧美杂种和欧山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症状的品种,但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欧亚种低。在欧亚种葡萄中以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群的卷叶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群发生卷叶病的比例较高,而且病情最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自然涝害对葡萄种质资源裂果的影响,选取1 008份葡萄种质(欧亚种群631份、东亚种群74份、北美种群5份及种间杂种298份)开展裂果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裂果方式主要有纵裂、环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群中有发现;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裂果较轻,欧亚种群裂果较重;野生及砧木种质裂果轻,鲜食及酿酒种质裂果重;成熟度越高裂果越严重。通过对自然涝害条件下葡萄种质资源裂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掌握葡萄种质抗裂果特点,为耐裂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理论研究提供种质参考。  相似文献   

6.
葡萄品种资源裂果性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52 个鲜食葡萄品种(111 个欧美杂种,141 个欧亚种),分别在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采集果实,通过清水浸泡试验,了解比较其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葡萄裂果症状有环裂、纵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葡萄出现;欧亚种葡萄比欧美杂种葡萄裂果严重;成熟期裂果最严重;欧美杂种小果粒葡萄品种更容易裂果;果皮厚、果肉质地软的葡萄不易裂果。不同葡萄品种的裂果倾向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清水浸泡后葡萄发生裂果的情况,对葡萄裂果有了初步认识,为葡萄品种选择及葡萄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葡萄是世界主要果树之一,其果实既可鲜食,又可加工、酿酒。但由于在生产上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尤其在我国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以及地区间的盲目引种,致使葡萄病毒随之蔓延,日趋严重,已成为葡萄退化的一种主要病害。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葡萄病毒病已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发现能侵染葡萄的病毒有20多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它对于葡萄的危害仅次于真菌病害。病毒病害侵染葡萄造成的症状各异,可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卷曲、皱缩,黄化及果实粒小、挂果少、不着色及含糖量降低等症状。因此在国外培育葡萄无病毒植株已引起足够重视。我国在葡萄脱病毒研究方面虽作了一些工作,但尚不完善,未形成生产和严格的管理体系。本文结合我们对葡萄病毒病的调查及无毒苗的培育作一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地球、美人指、克瑞森无核、森田尼无核、黎明无核、维多利亚等都是世界上公认品质较好的欧亚种品种.欧亚种葡萄原生地是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该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雨少,气候干燥.冬季降雨较多、温暖.如意大利的罗马4-10月份降水279毫米,11月至来年3月份降水526毫米.这说明凡是干旱、半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栽培欧亚种葡萄表现最佳.欧亚种葡萄不但色艳、肉脆、耐贮运,还有较强的抗旱性.缺点是抗寒性和抗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葡萄新品种引种试栽沈阳及辽宁中北部地区,鲜食葡萄品种单一、老化,早熟品种仍以康拜尔、康太为主;中晚熟品种以巨峰为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鲜食葡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上迫切需要引进新的葡萄品种,以适应沈阳及其以北地区栽培。为此从1987—198...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我们于 1 9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 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调查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值得认真思考。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方面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 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苏州蠡口有一户人家 ,1 998年春从东北引进了红提、黑提 ,投资 1 0万元建立了 2hm2 葡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美人指、红地球和无核白鸡心等一些欧亚种葡萄品种在南方地区得以大面积栽植和发展[1~3],并形成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但是,不同冬季修剪方式对欧亚种葡萄品种生长和结果影响的报道甚少.本试验就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作一初步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葡萄品种黑痘病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西平  王跃进 《果树科学》2000,17(3):188-191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37个栽培品种(欧亚种及其杂种)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欧亚种葡萄及其杂种对黑痘病抗性存在很大差异。欧亚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抗病和感病两种类型。欧美杂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抗病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易忠应 《广西园艺》2009,20(3):19-21
桂林资江流域内所种葡萄均为欧亚种葡萄,于2002年春在中峰乡大庄田村老王家屯和资源县农科所引种示范种植10.67hm^2,后来逐年发展扩大,2008年该流域内欧亚种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00hm^2,占桂林市葡萄总面积的12.2%,占桂林市欧亚种葡萄(提子)面积的57.8%,2008年挂果面积566.67hm^2,总产量达1.28万t,总产值达7650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目前该流域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一个新兴的欧亚种葡萄产区,形成了资源县一大特色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4.
避雨栽培葡萄采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露地栽培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600衄雨量以下地区栽培。自1990年代开始,南方开始架膜覆盖进行避雨栽培推广取得成功,欧亚种葡萄可以在南方各地,如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葡萄品种黑痘病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37个栽培品种(欧亚种及其杂种)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欧亚种葡萄及其杂种对黑痘病抗性存在很大差异。欧亚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抗病和感病两种类型。欧美杂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抗病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 (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笔者19 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99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入 13个脱毒欧亚种葡萄进行栽植 ,19 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走访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供大家商讨。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1 1 1 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7.
徐卫东 《西南园艺》2003,31(1):47-48
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试行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笔者 1 994年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引入 1 3个脱毒欧亚种葡葡进行栽植 ,1 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调查了南方不少地区 ,深感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尚存诸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思考供商讨。1 存在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 1 )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如 :苏州蠡口有人 1 998年春从东北引进红提、黑提 ,投资 1 0万元建立了2h…  相似文献   

18.
广西资源县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欧亚种葡萄产区。基地规模过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苗木市场混乱,果品采后处理技术落后,区域品牌缺乏,营销网络不健全是资源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建立无病毒葡萄良种培育基地,提高采后处理水平,是做大做强资源产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葡萄扇叶病毒病的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葡萄病毒病是遍布世界为害严重的葡萄病害。现已查明主要病毒病有4种,其中以扇叶病毒病(传染性退化症)为害最重,而且分布很广。感染扇叶病毒的植株减产20—80%,由于它有传染媒介——匕首线虫(剑线虫),因而污染土壤,为害更大。 我国在1983年以前对葡萄病毒病基本不清楚,这两年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考察、调查,已证实我国的葡萄病毒病分布甚广,为害十分严重。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全国性的葡萄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桂林市在葡萄品种的更新换代过程中,进行了对欧亚种葡萄的引种栽培,但常常由于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足,加上种植户没有掌握一套适宜欧亚葡萄栽培的技术,极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欧亚葡萄在桂林的发展。笔者从2000年以来,就桂林市欧亚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适宜桂林地区的防治措施。1欧亚葡萄的主要病虫害1.1主要的病害及危害症状危害欧亚葡萄的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1)黑痘病:春夏高温多湿适合该病发生,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幼果受害,果面现褐色圆斑,外围紫褐,中央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