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对燕赵园地域景观表达、地域文化表达及造园景观材料选择进行了分析,以诠释"地域文化渗透与表达"的主题,同时为相关展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调研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园城市展园。引入整体设计的理念,对城市展园边界空间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探究,阐述整体观在边界景观中的体现。从宏观到微观分三个层面阐述了城市展园边界空间与展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对城市展园边界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的边界空间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提出基于整体观的城市展园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问津园作为天津地区盐商园林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在叙事语境的视角下探究问津园的空间要素及内涵,通过叙事语境中的叙事过程即设计者张霖的设计过程和宾客的解读过程,叙事“三要素”即设计者、景观媒介、解读者,以及叙事“四层次”即实体要素层、符号图形层、主题序列层、景观内涵层,对问津园的空间要素以及内涵进行解读,着重对张霖文人乐水的园林观和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对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园进行了概况、总体布局、景观分析、特色亮点等方面的评析,详细说明了徐州园施工中注重二次设计以及注重施工细节的具体做法,借以说明了徐州园可以包揽室外展园综合竞赛“最佳展园”、专项竞赛“最佳设计展园”等全部奖项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园设计,是在有限较小的空间内,运用园林设计手法将城市主要地域特征有选择的浓缩融于展园并用园林元素进行有效的表达.唐山展园以“凤凰苑”为主题,占地955m2.通过“湖光”、“海韵”、“和谐”3个区域,展示与表达了唐山自然、历史、产业、文化、环境等地域特色,并与西安世界园艺博览园在主体与形式上实现了有机连接.通过对唐山展园设计理念、地域特色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展园设计特色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6.
《世界竹藤通讯》2019,(2):F0004-F0004
2019年4月29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开幕。国际竹藤组织园以“创意竹藤五洲风景”为主题亮相本次世园会。竹藤园位于北京世园会园区中心位置,紧邻国际馆,由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马儒骁和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师王雪松等联合设计。展园设计从现代艺术和自然之美中汲取灵感,将空间隐藏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中,花园绿地沿拱脚向屋顶蔓延,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堪称世园会的“竹之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外园林展的展园主题表达方式,对比指出了国内展园的主题表达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八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滨江展园的设计,从展示景观的4个层面剖析设计的构思过程,探讨了展园中主题内涵在展示景观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记者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国际竹藤组织园将以“创意竹藤五洲风景”为主题亮相。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介绍说,国际竹藤组织园位于北京世园会园区的中心,紧邻国际馆,园内展馆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室外绿化景观面积约2000平方米。国际竹藤组织园由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马儒骁和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师王雪松等联合设计,展园设计将空间隐藏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中,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堪称北京世园会的“竹之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园林展在我国发展迅速。城市展园作为各级园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示城市文化、地域特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扬州世园会深圳园占地面积2 500 m^(2),以“共生家园”为主题,设计理念强调突破对城市景观要素的提取与再现,通过地形空间优化、地域植物生境展示以及趣味化视听设计,塑造了一个双环结构的高品质开放空间,展现了深圳市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城市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0.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展园"南粤园",是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此为范本进行的一次成功的造园实践。它以"南粤情,故乡水"为设计主题,以岭南山水庭院为骨架,采用前庭后院的布局方式,结合置石堆山、"三雕三塑"等岭南传统工艺,营造了南粤风情的独特意境。更以可观、可游、宜留的参与方式营造了充满生活情趣的景观氛围,深层次体现了岭南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地域特征和入情入世、追求生活真实的文化性格。通过严谨的施工组织与科学的植物养护,保证"南粤园"景观效果在开园期间的最佳呈现,并在会后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沈林 《湖南林业》2006,(7):30-30
5月1目,“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本次博览会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会期长达180天。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园艺博览会,沈阳“世博园”在展园数量、植物品种方面都创造了新的记录。本次“世博园”共建展园100个,每个展园的设计都独具特色,别具匠心。园区内同时具备人工、自然生态、滨水湿地三大特色景观。还有百合塔、百花馆、凤之翼、玫瑰园四大主题建筑,为“世博园”分外增辉,构成了世博园恬静、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河北林果研究》2012,27(1):99-101
通过对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景观现状的描述和各个景区表现主题的分析,概括森林公园主要表现的主题和深层内涵,并引入空间、叙事相关理论,研究探讨公园景区、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在中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园林展,展示出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的新理念、高层次。通过对近年来园林展园设计情况进行分析,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唐山展园设计为契机,探讨展园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希望为未来园林展园的设计方向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对清明上河园植物种类组成及各景点植物群落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清明上河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存在着植物群落单调机械、景观效果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建议在进行植物景观改造时深化历史文化主题,在坚持景观植物配置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加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尽可能丰富植物配植形式,营造灵活多样的植物空间,使清明上河园的植物景观朝着景观主题丰富化,植物空间结构多样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武汉、郑州、南宁四届园博会海口园的主题意向、平面布局和形式表达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海口园的设计手法和其变化方向,并从现代技术和绿色可持续两个方面对海口园今后的设计提升提出建议,以期给其他城市展园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展园盘点     
江苏园是“绿博园”中的重点景观和最大的参展园,位于南京市河西滨江风光带C区“绿博会”主会场内。展园西靠长江大堤,北靠主展馆,占地面积约1.1公顷,周边有二、三级园路环绕,交通十分便利。东、南、西三面与9个展园相接,景观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用景观叙事策略,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在景观空间中融入景观叙事的方法,达到将滨水空间与传统文化联络起来的效果。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北河公园进行调查,发现此地具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周围建筑多元,人流量很大,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与文化结合的程度不高,此地的景观空间与景观叙事联络也不强。因此以北河公园的设计为例,建议将滦南县的文化传承作为景观叙事的主脉,营造优美的游憩空间,供附近的居民和游人游览,最终将此地块打造成为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性滨水绿地公园。由此得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叙事策略有利于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园博园滨江展园设计以苏南地区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打鱼器具,如桅杆、渔网等自然和文化要素为核心,将渔文化作为全园的创作主题,形成花坡、河滩湿地、现代休闲广场等一系列主要景点.设计中提炼苏南渔文化典型特征,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将其转化为景观元素,再结合场地的特征运用于展园之中,由此创造出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首届园博会沧州园设计选取最具沧州特色的"杂技之乡"为主题和文化背景,展园分为三大部分:庭院游览区、滨水表演区和园艺观赏区;主体建筑观戏楼通过长廊与爬山廊连接景亭,形成南北两侧半围合的不同的功能景观区;庭院游览区和园艺观赏区为园林艺术展示核心区;园中布置大型杂技、武术铜雕、武术地雕、杂技武术浮雕墙、彩绘杂技场景、运河景观等,集中展示了沧州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不再单纯满足于功能性和景观性,而更多地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提高参观者的文化感知度,产生精神上的共鸣。通过对城市文化元素抽象、提炼、演绎,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手法,借助景观语言的表达,构造具有思想性、探索性和艺术性的展园景观,展现城市本身的独特风貌。以南召展园的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文化感知在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挖掘城市资源、城市资源的拆解重构、传递城市信息、景观语言的表达、融入文化体验、实施布局规划,对于指导城市展园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