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碎茶选评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红碎茶提高质量座谈会”。座谈会会评了按一、二、三、四套样生产的红碎茶,从中选评出36只优质红碎茶出厂样。为了奖励生产这些优质茶的二十四个茶厂(场),分发了奖状,每个茶号可奖售化肥15—25吨。其中被评为前三名的茶号有:一套样:云南凤庆茶厂的922101,云南勐海茶厂的922105,921002: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在武昌召开了全国出口红碎茶质量评比会议。大会分组评比了一、二、三、四套样的红碎茶样,择优录取了九个省(区)二十八个单位生产的36个优质茶,这些茶都是大生产的交货样。四套样被录取的9个样茶中,湖南占了6个。即: 湖南连源县茶场涟龙022114,湖南平  相似文献   

3.
温泉茶场制茶厂于一九六四年建成投产。产品以红碎茶为主。年产茶叶3000多担。现有干部职工共86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提高茶叶质量。该厂生产的国家第二套样红碎茶参加全国、全省质量评比多次获奖:一九七九年1号、2号茶获全国第二名、全省第一名;一九八○年2号茶获全国第三名;一九八四年1号、2号茶荣获国家农、牧、鱼业部优  相似文献   

4.
我国红碎茶与斯里兰卡红碎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生 《茶叶科学》1997,17(2):207-212
通过对我国海南通什、云南凤庆、广东英德2号茶和出口拼配红碎茶、斯里兰卡高地、中地和低地红碎茶同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述三地的大叶种红碎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仅香气次之。但出口样拼配红碎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和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显著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文中对我国与斯里兰卡红碎茶品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直接并且及时出口。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凤庆茶厂今年四月生产出口的第一批优质高档红碎茶,碎二号高档茶022101、02两唛为三十吨多,由广州口岸公司原箱售给国外,每吨售价达三千一百六十美元。碎一号即021001数量为十一吨多,每吨售价三千二百七十美元,比去年的优质红碎茶凤分922101、02两唛高百分之一十六点八,又一次创造了红碎茶的高  相似文献   

6.
红碎茶1—4套标准样是怎样确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红碎茶产品验收分为1、2、3、4套标准样茶,它是以品质的浓度为基础的。大叶种两套,第一套和第二套样;中小叶种两套,第三套和第四套样。第一套样只适应于云南省的云南大叶种红碎茶,设16个样茶;第二套样适应于除云南省以外的地区大叶种红碎茶,设11个样茶;第三套样适应于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区中小叶种产品,设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鲜叶是制茶的原料,是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在正常制造工艺的情况下,红碎茶的品质主要依赖于鲜叶的自然品质。当然不可否认,良好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品质,这是相对不同工艺对相同原料潜力的发挥而言的。因此,提高红碎茶品质,首先要有优良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学会、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于1986年7月份在广西南宁联合召开“发展优质出口红碎茶研讨会”。会上传达了国务院(86)38号批转中央三部“关于建立出口农副产品生产体系”的报告。要求1990年全国茶叶总产量达到60~65万吨,出口红绿茶25万吨;其中优质红碎茶13万吨,占出口量的52%。并把广东省列为发展优质出口红碎茶的重点省。今就如何提高红碎茶  相似文献   

9.
广东英红华侨茶场原称英德茶场,1956年创建以来一向生产红碎茶,“英红”以身骨重实,外形匀净,色泽棕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强,汤色红亮而成为出口红碎茶的主要商品茶之一。1980年在汉口红碎茶质量评比会上,“英红”被评为全国第二套样的第一名,1983年选送到北京外贸展销,获对外经济贸易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1984年又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的荣誉称号。总结生产经验,他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茶树花果利用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五年来对茶树鲜花、茶幼果的特性、化学成分、最佳采摘期、以及加工红碎茶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较大规模中试,结果证明;茶树的花果均含有与鲜叶相似的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在制成红碎茶过程中,具有与鲜叶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品质特征;利用茶花、幼果制成红碎茶,其品质达到出口二套样对标准,产品经商捡部门检测,完全符合出口要求,利用茶花果制茶可以提高茶树经济产量、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40%以上,每1/15公顷年增值126元;利用茶树花果加工红碎茶的工艺,配方技术已在省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红碎茶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茶,一九八五年世界茶叶贸易量97万多吨中,红碎茶即占90%以上,其他茶类合计不及10%,可见红碎茶在当前国际茶叶市场的重要地位。 我国近年生产红碎茶约6.5万吨,出口量约5.5万吨(含工夫茶中的自然碎茶),仅分别占世界产量、贸易量的4.05%和6.11%。目前我省红碎茶生产所占的比重极少,出口量甚微。 我省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闽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适合云南大叶种的繁育,只要从改善品质入手,推广优良品种,加强茶园管理,坚持合理采摘,引进先进机具,改进制茶工艺,我省红碎茶  相似文献   

12.
本所从1985年至1988年分别组成生产现状调查课题组及本省红碎茶标准制定课题组,分别对本省主要茶区(含海南)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就所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试图从机具设备、工艺指标、品质水平等几个方面阐明本省红碎茶生产现状,结合省内外专家意见提出对策措施。本省生产茶园面积达73万多亩。红碎茶产量占总产45%左右;初制茶多采用90型揉捻机+6 CRQ—20型转子机配套生产线。红碎茶贸易成交得分多在90~99分。理化审评得分有54.3%在80~95分,浓强度得分比鲜爽度得分平均高4个百分点,茶黄素含量平均在0.8%左右。主要存在问题是:(一)生产茶园品种不纯,鲜叶采摘偏老,忽视鲜叶保鲜技术、造成鲜叶自然品质不高。(二)加工机具不足、陈旧效率低。建议今后发展新茶园必须选择良种,严格执行一芽二、三叶采摘标准,重视鲜叶保鲜技术,更新、改造初制机具,制造适宜的生产变化条件等。我省红碎茶生产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已三十年历史。三十年来,在我省生产、教学、科研、贸易各条战线的茶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红碎茶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优质出口红碎茶基地。据统计,1988年已有茶园面积73.72万亩,总产量达2.86万吨。据有关研究显示,全世界茶叶贸易在本世纪末可达120~130万吨,其中红碎茶占85%。因此,在“七·五”乃至“八·五”期间,中央及我省政府对广东发展红碎茶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方针是:巩固提高现有茶园产量、质量,努力改造低产茶园积极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革工艺,增进品质。我省在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方面,已有相当多可行的措施在生产上实施,如确定重点发展市、县,提供足够的资金及贷款扶持改造低产茶园和发展新茶园,推行家庭农场承包方式,推广密植、配方施肥等科学栽培技术等,茶园单产和总产提高较快。但在提高质量方面,措施却不甚完备。虽然我省大叶种红碎茶品质在中小叶种之上,但是省内各地的生产厂家因鲜叶品质、机具及工艺技术水平等不一致而在质量上存在差距。要解决提高品质的措施,必须对生产现状有所了解。我所从1985年开始至1989年,分别组成专题调查课题组及结合茶叶标准的制定等,分别对我省主要茶区(含海南省)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就所调查的结果加以整理,以图在某几个方面阐明我省红碎茶生产和品质现状。以及综合省内外专家的意见,提出些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年出厂红碎茶均价达303.95元/担,上中档茶比例达95.61%,获1980年度全国出口红碎茶“品质优良”奖。在工艺措施上:1.抓制茶原料:坚持“四至五天轮采制”,按标准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全年  相似文献   

14.
广东温泉茶场,年产茶三千多担,设红碎茶厂一个。目前红碎茶已成功地实现了精制茶机具联装,从毛条分筛到风选形成一条流水作业线。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联装是成功的。现将联装简介如下: 一、联装工艺流程的产生一九七六年以前,对分级红茶的精制,采取单机作业。我们从生产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单机作业工序多,操作繁杂,不易掌握,每精制一批茶,要往返搬运茶叶数次,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因而影响茶叶的质量。经过参观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进行制茶试验,对茶样的烘干,一般采用木炭烘笼烘焙或烘箱烘干。但这两种方法由于烘干时间长,透气性差,烘茶样易产生闷气。特别是红碎茶的烘干,要求及时快速,否则就会影响茶样的品质。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红碎茶课题组为配合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杭州茶叶机械总厂(原杭州农业机械厂)在茶叶界有关单位协助下,于1981年4月设计制造了一种6CHL-20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并进行了烘青条茶的试验。同年10月,又设计制造了6CHL-20A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进行了大叶种红碎茶轻萎凋,转子机联切工艺,发酵叶含水率为70%以上的干燥性能试验。试验测定的数据表明,这两种烘干机的性能良好,符合烘青绿茶和红碎茶工艺要求。具有工效高(台时出茶量在260市斤以上,台时  相似文献   

17.
前言为了研究我国红碎茶品质水平和全国四套样的地区品质特点,今年年初,我们受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委托,对来自广东、广西、上海、云南、湖南等省茶叶公司提供的红碎茶样,以及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的茶样,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化学鉴定和感官审评。全部样品,包括国外样均系一九七八年产品,国内样全为高档。测定多酚类(改进乐文泰尔法)、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分光光度法),咖啡碱(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化学成分,并根据中国茶科  相似文献   

18.
我场引进的肯尼亚 C、T、C 红碎茶初制加工成套设备以及海南农垦第一机械厂、那大机械厂仿制的 C、T、C 设备已安装完毕,并于83年正式投入制茶生产,当年生产出干毛茶10,000担,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新产品,受到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好评。通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C、T、C 工艺对提高红碎茶品质效果显著,尤其是内质的鲜强度更为突出,这为海南红碎茶品质更上一层楼创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乌龙红碎茶香气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碎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最大宗的茶类,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0%以上。我国红碎茶随着1964年转子机的研制成功,开始大量生产出口。我国出口的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加工而成的红碎茶,浓强鲜突出,品质优良,国内外享有盛誉,但香气稍逊于印度、斯里兰卡高山红碎茶,总体品质受到制约,中高档茶不足40%,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我国红碎茶品质,扩大出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总结红碎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导入乌龙茶的部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红碎茶生产已遍及滇、桂、粤、黔、川、湘、闽、鄂、苏、浙等十余个省区,年产量近100万担,生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炒青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茶类。红碎茶的市场面宽,国外大茶商需采用各地不同风味、不同价格的红碎茶作为拼配调剂的原料,以稳定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商品的竞争力。从茶叶出口的角度讲,我们应当顺从国际性大茶类的潮流,要搞红碎茶出口,并应以红碎茶作为出口的“当家茶”。根据四套样地区小叶种茶的特点,春茶制绿茶品质好,价格也坚挺,夏秋茶制绿茶品质较差,但夏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