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4 0、3 15和 1 11倍 ;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根 茎比分别为 0 1992、0 193 1、0 1673、0 3 5 75和 0 2 680。这可能是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杉木对地下营养空间激烈竞争的一种适应现象。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对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中,人们经常关心的是如何准确地决定抚育间伐强度、抚育间伐时间、重复期以及抚育间伐方法等技术,其中抚育间伐强度,是抚育间伐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抚育间伐的效果,也是在抚育间伐技术中讨论得最多,生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晋中市生态公益林现状,提出了中幼龄林抚育的紧迫性,并在抚育对象、抚育强度、抚育时间和抚育方法等多个方面对晋中市生态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毛竹林分别采用不同的抚育措施,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等指标,研究毛竹不同抚育方式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以劈草抚育方式最好,化学锄草次之,深翻抚育最差。在毛竹林的抚育方式上应大力推广劈草抚育,谨慎采用化学除草和浅锄抚育,杜绝深翻抚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抚育间伐对燕山北部山区山杨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山杨林抚育间伐前后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后林地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未抚育林地,抚育间伐林地草本植物的Patrick指数、Margar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5.0、6.13、0.89和2.76,未抚育样地分别为29.0、4.90、0.32和1.91;抚育林地灌木的Patrick指数、Margar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9.0、1.41、0.43和0.98,未抚育林地则分别为8.0、1.48、0.68和1.51,除Patrick指数外,抚育林地的其他多样性指数都低于未抚育林地;抚育间伐使乔木层优势种的优势更为明显。由此得出结论,抚育间伐对山杨林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影响,但草本、灌木与乔木对抚育间伐的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结果表明: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地径结构;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不抚育最小,块状抚育居中;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今后指导杉木幼林抚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森林经营技术。阐述了幼林抚育的内容及幼林抚育技术措施,提出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开展幼林抚育,积累和推广先进的幼林抚育经验,以提高幼林抚育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分类经营的要求,伊春将75%的森林纳入了公益林经营范围,在目前尚无技术标准的情况下,仅就伊春林区公益林的抚育及营造技术做一探讨。1 公益林抚育的技术要求1·1 透光抚育 单层红松、云杉林的抚育 对人工幼树分布均匀的地块采用带状或全面抚育方法,阴、阳带同时进行抚育,适当调整针阔比重,以便形成混交林。对分布不均匀的,采、用单株、团块并举的抚育方法。没有人工苗的地方按天然林抚育方法抚育。 红松、云杉复层林的抚育 此林型多为林冠下造林,上层现已形成很好的天然林,下层人工林长势很弱,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大面积人工造林带来的抚育压力大、抚育成本高的问题,对比了割灌机实施幼林机械抚育与人工镰刀抚育效率和成本,探讨了割灌机在幼林抚育中的优势,指出了割灌机对进行幼林抚育,降低森林培育成本,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人工林造林整地与抚育方式效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年生湿地松人工林造林整地与抚育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整地规格对湿地松幼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抚育方式对湿地松幼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以穴状和带状抚育幼林成活率最高,为92.15%,而对照仅为82.17%。整地规格、抚育方式及二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湿地松胸径、树高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整地、抚育方式湿地松生长量分析,结合经济评价,丘岗地湿地松造林以中穴整地、穴状和带状抚育为宜。幼林抚育能明显提高林地肥力,并且抚育强度越大,林地肥力恢复与提高越快;抚育能减少林地被种类、多度及盖度。  相似文献   

11.
详细地阐述了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措施以及抚育对象,探讨了中幼龄林抚育作业区样地布设方法,对中幼龄林抚育成效进行了监测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抚育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施不同强度抚育伐的日本落叶松林分的调查表明:初植密度为1500~1800株/hm^2的林分,首次抚育伐的林龄应为12~13年,抚育方式为中、强度。与第2次抚育伐的间隔期为5~6年。第2次抚育伐宜采用小强度抚育伐,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抚育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割灌除草(Ⅰ)、间伐+割灌除草(Ⅱ)、间伐+半割灌除草(Ⅲ)、抚育间伐(Ⅳ)4种抚育措施为研究对象与不抚育(CK)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抚育能加快林内枯落物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方差分析显示,土壤容重在不同抚育方式间达显著差异水平,土壤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在不同抚育方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抚育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大于不抚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在不同抚育方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土壤速磷含量、pH值在不同抚育方式间则没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对科学合理经营杉木人工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区杉木林基地在幼林抚育中,继带垦、全垦抚育之后,又采用了一种新的抚育方法——壕沟抚育。为了比较这三种抚育方法的效果,我们在攸县坪阳庙公社林场试验林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证明,壕沟抚育能保土、保水、保肥,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壕沟抚育是在行的上方,距树蔸20—30厘米处,按照6—9尺的距离,分段挖成长1—1.2丈、宽1.5尺、深1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主要对象,研究了抚育间伐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1)抚育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增加效果最显著的是采伐强度为30%的样地。抚育后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都明显增加;2)抚育间伐能够促进有全N含量的增加,全N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抚育强度30%的样地>20%样地>10%样地;全P、全K变化差异较小,抚育后效果不明显;抚育对土壤的pH值影响不大,抚育能增加有机质含量;3)抚育后油松、落叶松样地无论是好气性细菌数量还是厌气性细菌数量都比对照样地有所增加。油松抚育间伐样地从细菌总数来看超出对照样地的78%。落叶松总细菌数高出对照4号样地37.9%,抚育对细菌的增加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全林抚育、目标树抚育两种抚育方式的特点和差异,结合实践提出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在中幼林抚育中的实践运用,以提高森林抚育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翁源县江尾镇低丘赤红壤上,对7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抚育强度、季节和次数进行了研究。2年试验观测,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前的本底生长量对抚育后2年的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剔除本底生长量的差异后,穴垦抚育的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显著或较显著高于全垦和带垦抚育,而全垦和带垦抚育间生长量的差异则不明显;抚育季节、次数的不同以及其与抚育强度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江西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通过对吉水县万华山林场20 a生人工杉木林分进行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处理后,调查分析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种出材量、经济效益等存在明显差异。科学适时抚育间伐,经2次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上述因子高于经1次抚育间伐和未经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说明了抚育间伐能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结合实际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从中幼龄林作业设计目的、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调查方法和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措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可以提供科学可靠的抚育施工依据以及保证森林抚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幼龄抚育作业设计的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天然次生林抚育的看法方山林场场长高喜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区森林抚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每年上级不仅有任务、有投资。而且专门进行抚育培训工作,从设计到施工、检查验收配备专业技术员。因而抚育质量较高,但抚育的重点是人工中幼林,忽视了对天然次生林的抚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