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虾产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可在池塘中进行。池塘面积以667平方米-1400平方米为宜,长方形,坡比l:3,水深l米~1.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具独立进水、排水系统,进出水口用密网拦住,用以过滤和防逃,进水口应高于最高水位,且伸入池中;池底平坦,稍向排水口倾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9,(6)
小暑过后,伏季来临,天气炎热,水温骤升,池塘养蟹应加强管理,才能不失时机,夺取高产。1.加深水位当气温高达35℃左右时,应将池水加至1.2~1.5米,南方地区养殖辽蟹的,因辽蟹不太适应酷热的养殖环境,水位还应加深到2.0米左右。2.调节水质高温期间,养蟹池塘应经常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更换水源应清新、洁净、没有污染,换水时间一般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早晨换水应  相似文献   

3.
一、管好水质。在炎炎夏季,水温高,水质极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活、爽、嫩,溶氧高,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具体方法: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养殖辽蟹的池塘,水深要达2.0米以上,以免灼伤蟹体。二是高温季节,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40厘米,最好边排边注,  相似文献   

4.
一、水体关 水体是青虾、河蟹的生长环境,要求选择水质好、排灌方便的水体.水位在1~1.5米。在放养前要彻底清塘.防止野杂鱼进入,以提高成活率。肥水养青虾,在放养虾苗或抱卵虾前要施足有机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有适口饵料;河蟹喜清瘦水质。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高温季节,也是河蟹生长的高峰季节,此时气温高,喂料频繁,水质易恶化,疾病易发生,对池塘河蟹要进行高产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河蟹的健康生长,从而获得河蟹养殖的高产高效。1.调活水质夏季水温高,水质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以调活水质。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以上。气温特别高时,水位要加深到2米左右。二是高温季节勤换水,防止水温过高,保证水质良好,保持"清、新、嫩、爽"。更换水源要清新、洁净、没有污染,不要将施过农药的田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换入蟹池。换水时间不能在正午时进行,一般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换水。平时换水可隔天1次,当水温超过28℃时,最好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最好边排边  相似文献   

6.
粱志彬 《当代农业》2011,(20):40-41
一、调节水质 1.注换新水水质好坏是鱼、蟹养殖的关键。一般来讲。成鱼池的水位可加深到2米以上.对单养河蟹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米以上.进排水方便的池塘.在确保水位不低干2米的前提下.每周注换新水1次。但换水量不得超过全池总量的1/3。到秋末时可每半月注换新水1次.每次0.3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掌握。现根据近几年我镇养殖实践,将立体生态养殖青虾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1.基本要求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低氧,所以虾池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有良好的水源、周边无污染而且排灌方便的地方。池塘面积3~5亩,水深1.2—1.5米,塘呈长方形,最好为东西走向,四周为浅滩,埂坡比1:3。  相似文献   

8.
康翟 《农家顾问》2008,(8):47-48
池塘网箱养鳝宜选择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位较稳定,进排水方便.水深1.5—2米,池底平坦.淤泥深10-15厘米,无工业污水流入的池塘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太湖1号”青虾高效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动下.溧阳市青虾养殖技术不断优化.特别是青虾、轮叶黑藻轮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改善了池塘水质.提升了青虾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去年我镇养殖三场进行了池塘青虾、河蟹、鳖鱼、鳜鱼综合养殖项目的试验,获得了667平方米(1亩)产青虾11公斤、河蟹39公斤、鳜鱼3.6公斤、鳖3.1公斤的养殖效益。一、基础设施1.塘口安排。利用本镇养殖三场提水养殖塘口,面积1.9公顷,塘口水源丰富,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堤圩高1米,淤道河深0.8米,池塘四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6,(11)
正青虾网箱养殖具有高效、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亩产(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达250千克以上。1.网箱设施青虾网箱养殖,网箱应设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水流缓慢、水位落差在1米之内,远离航道的水域。聚乙烯网箱的网目为24目/平方米,大小为10米×6.67米×1.3米,网箱安装应成敞口浮动式,高出水面0.4米,成虾网箱高出水面部  相似文献   

12.
梁志彬 《农家致富》2011,(20):40-41
一、调节水质1.注换新水水质好坏是鱼、蟹养殖的关键。一般来讲,成鱼池的水位可加深到2米以上,对单养河蟹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米以上,进排水方便的池塘,在确保水位不低于2米的前提下,每周注换新水1次,但换水量不得超过全池总量的1/3。到秋末时可每半月注换新水1次,每次0.3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武夷山市三兴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池塘养殖面积120亩。2012年采取双季青虾养殖模式,获得亩产青虾50公斤,亩产收益2800元,成为了我市青虾养殖的领头人。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每亩面积3-6亩,水深1.2-1.5米,常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有独立进排水,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2.池塘消毒:根据春、秋两茬虾(1月-6月,7月-12月)的养殖要求,每年12月底和翌年6月中旬前后分别用75-1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正1.水质管理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正常水位在1.5米以上。气温较高时,水位可加深到2米左右。二是勤换池水。高温季节为防止水温过高,保证水质良好,保持池水"清、新、嫩、爽",应勤换池水。换水时间一般应选择早、晚天气凉爽时。平时换水可隔天1次,当水温超过28℃时,最好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最好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态。三是澄清水质。高温季节可每隔  相似文献   

15.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源宽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饵源丰富、无污染源、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利。养殖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池埂宽实,坡比为1:3,土质为黏壤土,池底平坦,淤泥厚10~20厘米,水深为1.5-2.0米,在池塘的两端建有独立的进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池塘水位最高的界面上,用水泥涵管伸入池内,出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养殖池应配备增氧、抽水、投饵等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16.
池塘面积不限,最好在10亩以上,百亩以下,水深1.8米以上。外堆圩坚固不渗漏,高于历史最高水位0.5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并分开,通电和水陆交通便利每只池配备1~2吨水泥船1条,抽水机泵1~2台  相似文献   

17.
池塘青虾两茬养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青虾两茬养殖法就是夏秋一季和冬春一季。夏秋季是7月下旬投放当年繁殖虾苗,春节前捕捞上市,而冬春季是春节前投放大规格虾种,饲养到5~6月份捕获上市。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池塘。养殖青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且无渗漏,水深0.8~1.5米,坡比为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青虾主养池塘要求水量充沛,注水、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公顷左右,水深1.2米-1、5米,长宽比2-3:1,坡比1:3-4,池坡有较宽浅水滩脚,浅水区水深0.4米左右,池埂和池底不渗漏,池底淤泥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央开挖宽1米、深0.4米的虾沟,并在排水口处挖面积为10平方。  相似文献   

19.
双季青虾养殖,是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一年养殖两茬青虾的生产技术。前茬青虾平均每667平方米单产40公斤,后茬单产5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较高。 一、池塘准备。池塘面积0.33~0.8公顷,水深1米~1.2米,沙土或壤土均可,坡比1:2~1:3,池塘不渗水,池底淤泥控制在30厘米。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片,设置附着物,以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关乎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和谐。其中淡水养殖活动与水质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养殖户在进行青虾池塘养殖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因素,进而导致了水质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借鉴环境友好型效率标准,实现青虾养殖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1.青虾池塘养殖环境效率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1.1采用的研究方法接下来将以青虾池塘养殖为例,采用CCR模型与SBM模型,针对青虾养殖的环境效率来展开测定,进一步明确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