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树名木是珍稀的林木资源,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人文历史价值、自然历史研究价值。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一定人文历史价值的珍稀名贵树木,古树名木是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风景资源。当前,很多古树名木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地下生长空间不足、土壤过于紧实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古树名木衰弱,  相似文献   

2.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林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和文化意义。由于多种原因古树名木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并且古树名木衰亡的趋势不可逆转,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对古树名木进行繁育保护,使这些珍贵资源和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是保护古树名木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古树名木繁育工作实践基础上,阐述了古树名木繁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方法,可为古树名木繁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崂山区乡村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科研等多重价值,农村区域古树名木的保护更是举足轻重。本文阐述了崂山区农村区域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档案管理情况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旨在加强农村区域古树名木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档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树名木种类之多、树龄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大,均为世界罕见。它是历史的见证,是研究植物区系发生、发展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是研究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水文和园林历史的重要素材。1古树名木的含义古树名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或社会意义的木本植物"定位古树。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和  相似文献   

5.
风景园林绿化中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园林绿化中,古树名木是最重要的部分,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具有科研价值和工艺价值,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物质遗产。因此做好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因素,并针对古树名木养护现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珍贵稀有的遗物,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是活文物、活古董,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名木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因为树龄大、根系生长力衰弱,抗逆性差,容易遭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致使古树名木保有量持续减少。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研究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树名木的价值分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人居环境的典范,分布在丽江古城中的古树名木是园林植物文化的瑰宝。从丽江古城古树名木的调查统计入手,深入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中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以期为传承和创新园林植物文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名木古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具有很好的观赏旅游价值、具有林学参考价值。因为其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保护意识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名木古树破坏时有发生。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专业人事的重视,国家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了人们对保护的认识,为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结...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主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和稀有、名贵树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统称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自然景观中的艺术品,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灿烂的文化。古树下可以荡涤污秽、纯洁心灵、美育精神,陶冶性格,是高尚的精神享受,美好的文明教育。古树不但是活着的古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对北京地区古树名木的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量理论和方法作了初步探讨.古树名木的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包括科学研究价值损失额和历史文化价值损失额两个方面.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价值损失额主要表现在树种的珍贵程度和稀有程度上,而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损失额则主要表现在其具有的典故价值和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因此,该文在对古树名木的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量方法进行探讨时,以树种价值为基准值,运用稀缺理论、资产评估理论等基本原理,并借鉴外溢估价法、古董的价值确定方法等一系列的方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价值损失额和历史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量方法分别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建立了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价值损失额和历史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科研价值级别系数、历史文化价值级别系数、典故系数等一系列调整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古树名木的价值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准确的计量方法.同时也为古树名木损害的经济赔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科学的衡量尺度和处罚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古树名木具有较高的生态、景观、科研和历史文化价值,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自然教育的定义及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古树名木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证明,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基于此,主要对古树名木的移植和养护复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留坝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自然界的物种变迁,是研究社会与自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绿色活化石、活标本、活文物,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基于此,依据留坝县古树名木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古树名木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保护与管理古树名木的几点对策,为各地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卢玫璇 《北京农业》2011,(21):28+30
名木古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具有很好的观赏旅游价值、具有林学参考价值。因为其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保护意识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名木古树破坏时有发生。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专业人事的重视,国家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了人们对保护的认识,为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工作经历,借鉴文物古迹保护的工作经验,对名木古树保护的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汇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作如下解释: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下列树木:(1)树种珍贵、稀有;(2)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3)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古树后续资源是指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  相似文献   

16.
卢玫璇 《北京农业》2011,(12):147-148
名木古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具有很好的观赏旅游价值、具有林学参考价值。因为其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保护意识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名木古树破坏时有发生。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和专业人事的重视,国家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了人们对保护的认识,为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工作经历,借鉴文物古迹保护的工作经验,对名木古树保护的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名木古树不但拥有很高的经济、生态、旅游价值,而且拥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该文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等方法对三明市沙县古树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区内名木古树的树种组成、数量、区系分布、生长状况以及保护现状,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地方保护措施和政策实施情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该区域名木古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树名木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其社会价值较高。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内的最具有研究意义的紫竹院公园、清华大学、颐和园古树名木的调查,掌握了古树名木的树种等级、生长状况如胸径、高度等并对其进行分析,为这些地方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提供依据,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也是珍贵的基因资源、难得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历史变迁的痕迹。文章以罗平县古树名木普查结果为基础,介绍了全县古树名木的现状,分析了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一般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和历史上某个重大事件或名人、伟人有关的树木。古树名木多生长在深山老林、村寨、古道、纪念圣地、古墓地、寺庙、风景区等地,是自然界和祖先留给我们的绿化文物和活化石,是无价之宝。一棵古树见证过一座城市的兴衰与变迁;一棵古树见证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