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美蛙人工养殖进行研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养殖水平和经营效益的经验,从场地条件及蛙池建设、蛙种选择与饲养、幼蛙繁殖、幼蛙饲养与管理、越冬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美蛙人工养殖技术,以期为美蛙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养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林蛙野外封沟的养殖技术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基本建设、蛙卵的收集及其野外孵化、蝌蚪与变态蝌蚪的饲养、变态幼蛙的管理、林中生活管理、成蛙的回捕与越冬。  相似文献   

3.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熊谱成 《农技服务》1997,(5):36-37,45
<正> 蝌蚪是美蛙的一个特殊生育阶段,它的习性不同于成蛙,而与鱼类相似,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因此,蝌蚪的饲养方法与鱼种的培育方法相似。提高美蛙蝌蚪成活率是饲养商品蛙的基础,也是养好美蛙的第二大关键。重点要抓好以下技术。 (一)蝌蚪池的建造 美蛙蝌蚪池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推介     
正1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种苗选育方法1.1所有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1.2完成时间2017年1.3所属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1.4成果、技术介绍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种苗选育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1)蝌蚪种苗暂养;(2)蝌蚪种苗进食饲养;(3)蝌蚪种苗测试选育;(4)幼蛙种苗的选育管理:将幼蛙种苗捞出放入选育池中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6.
陈瑜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40+343
介绍了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包括环境条件要求、种蛙选择与培育、蝌蚪孵化与培育、幼蛙及成蛙养殖、越冬期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虎纹蛙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3)
美国青蛙(俗称美蛙)以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方便、肉质鲜嫩味美等特点而逐渐赢得养殖场、户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养美蛙的效益与风险同在。欲发展养殖者,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1.美蛙的特性和习惯美蛙一生包括蝌蚪和成蛙两个发育阶段。从刚孵化出的蝌蚪生长发育到刚脱尾的幼蛙,称为蝌蚪阶段,其发育时间一般70~80天。此阶段全靠外鳃呼吸,不  相似文献   

8.
选择有水源、树木和昆虫多的自然条件为养蛙场所,采用120-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进行人工孵化和幼蛙饲养,夏季在山林中进行区域放养,秋季捕回放入水库中越冬。此法适合山区养殖。其优点是幼蛙孵化成活率高达95%以上。由于前期采用繁殖昆虫人工喂养,幼蛙生长快。回捕率一般高达38%以上,最高达46%,生产周期缩短了。  相似文献   

9.
自古巴牛蛙、林蛙热因饲养成本高、销路不畅诸原因冷却后,美国青蛙由于一些报刊的宣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美蛙信息又是"蛙声一片",养美蛙致富的广告又时时见诸报端.有些信息小报,像天女散花随处飞,打开一看,全是"我养美国蛙,抱个金娃娃","养殖美蛙,一年赚了20万……把美国青蛙吹成易饲养、不生病、生长快、市场畅销、投资3000元养10对蛙,当年就可收入20-30万元"的致富神话,没经验的农民很容易上当.  相似文献   

10.
<正> 美国青蛙学名沼泽绿蛙,是一种杂交肉食青蛙。美国青蛙和牛蛙原产地均为美国,同为水陆两栖食用蛙。现将美蛙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饲养池的建造 养蛙蝌蚪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无污染的地方。饲养池规模可大可小,水1m,水源排灌各成体系,能排能灌,排灌方便。养殖池需有防逃设备,可用鱼网、麻袋、尼龙纸、塑料膜等围成1m高的防逃障碍。采用常规大池饲养,投资多,占地大,管理比较困难。可建造一种只占地数平方米,6个月内每1m~2可产蛙25kg的庭  相似文献   

11.
美蛙稻田生态养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稻蛙共生养殖技术,美蛙产量达25 975 kg/hm2,产值达34.3万元/hm2,平均利润15.7万元/hm2。水稻平均产量8 000 kg/hm2,利润16 300元/hm2。该模式可缩短美蛙养殖周期,饵料系数由1.2下降至1.0,回捕率98%。  相似文献   

12.
棘胸蛙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特别鲜美,被誉为“百蛙之王”。由于人们的大量滥捕,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现将棘胸蛙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荫蔽凉爽的高山地带(海拔在600米以上)建池,以涌泉水、山涧水和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常德市鼎城区星宇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洞庭湖区稻田养殖黑斑蛙的成功经验,从黑斑蛙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繁殖技术、饲养管理、主要病害及防治、养殖效益和存在的风险分析五个方面梳理总结养殖管理技术要点,为黑斑蛙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美蛙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是我国引进的肉蛙新秀,为食用蛙类中体型比较大的品种,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美蛙系两栖类动物,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产卵率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用网箱高密度养殖美蛙,能有效地利用池塘、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体,不占耕地,不用投资建水泥池,且美蛙在网箱中养殖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颇佳。1.选择水体  相似文献   

15.
<正>美蛙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是我国引进的肉蛙新秀,为食用蛙类中体型比较大的,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美蛙系两栖类动物,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产卵率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用网箱高密度养殖美蛙,能有效地利用池塘、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体,不占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9月—2016年11月,随机挑选自主孵化的尖吻蝮幼蛇60条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饲养,研究了尖吻蝮幼蛇各个阶段适宜食物、适宜养殖方式和日常管理程序,并提出规模化养殖尖吻蝮幼蛇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尖吻蝮幼蛇以箱式或笼式养殖为佳.初生尖吻蝮幼蛇的饲养以蛙类幼体和多疣壁虎作为开口食物效果较好,开口率达到98.33%;2月龄以上幼蛇进食壁虎、小白鼠能力显著增加,第一个冬眠期后幼蛇以多疣壁虎成功开食,10月龄尖吻蝮已经能稳定的捕食小白鼠.日常管理建议周期化管理,从进食开始到下次进食之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每日1检,及时清理死食和粪便,喂食定期同步进行,一个周期内蛇舍消毒一次.  相似文献   

17.
商品蛙的饲养是指将变态幼蛙养成商品蛙的过程,是整个牛蛙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生产成败最关键的一道生产程序。目前商品蛙养殖可分为精养和粗 放养殖两种方式。粗放养殖,就是周围用防逃设施围建 一个比较宽广的场所,牛蛙的幼蛙就放在这种天然环境 中任其吃食天然饵料并  相似文献   

18.
从养蛙稻田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东北地区水稻与人工蛙共育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取得的效益,以促进该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棘胸蛙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药食同源,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牛蛙幼蛙是指脱离蝌蚪后1~2个月内饲养的小蛙,其体重一般在50克以下,生长迅速,但其体质娇嫩,适应环境能力弱,尤其对寒冷和病害的抵抗能力更弱。因此,养殖户应加强幼蛙的饲养管理。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不宜过大,尽量利用小面积的水面集约放养幼蛙。①水泥池。可建数个,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