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不同育肥方式对天祝白牦牛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暖季,利用丰盛的牧草对天祝白牦牛在草原上放牧抓膘,育肥效果好,效益非常显著;而在冷季,通过舍饲育肥的牦牛产肉量高,效益好。因此建议养殖户在暖季可以对天祝白牦牛进行放牧育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在冷季利用养殖暖棚提高舍内温度的同时,对牦牛进行舍饲育肥,不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错开牦牛上市高峰,调整出栏时间,缓解草场放牧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营养舔砖在全舍饲天祝白牦牛育肥生产中的效果,提高养殖效益,开展了营养舔砖补饲全舍饲天祝白牦牛的育肥试验。选择健康、体重、年龄相似的白牦公牛16头,随机分成2组,经过90 d试验期,试验组平均体重由109.3±4.25 kg增加到175.7±7.87 kg,绝对增重66.4 kg,平均日增重738 g,增重率60.75%;对照组平均体重由107.7±6.17 kg增加到163.2±9.12 kg,绝对增重55.5kg,平均日增重617g,增重率51.53%。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多121g,高出19.6%,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对全舍饲天祝白牦牛补饲营养舔砖,可以明显增加日增重,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根本上打破天祝白牦牛夏秋季草原育肥的单一模式,有效解决冷季市场天祝白牦牛冷季鲜肉短缺的难题,实现农牧民及天祝白牦牛养殖户再次实现增产增收,[方法]:在高寒牧区天祝白牦牛养殖区冷季利用暖棚对天祝白牦牛公牛进行短期育肥。采用一定混合精料加青贮玉米秸秆,育肥3个月,利用天祝白牦牛肉季节性生产反差,在春节前后市场天祝白牦牛肉短缺时出栏,与传统草原育肥季节性出栏效益相对比,结果表明,经冷季育肥后的天祝白牦牛公牛反季节出栏后经济效益显著。[结论]:利用暖棚,反季节出栏,是提升天祝白牦牛经济效益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探索解决冷季枯草期天祝白牦牛掉膘问题,提高农牧民牦牛养殖经济效益。试验在天祝县"青黄交接"季10月下旬开始,试验组采用全舍饲方式保膘育肥;对照组选择在当地牦牛养殖大户中进行,以当地"放牧+补饲"方式养殖,试验期为120 d。试验组经过120 d全舍饲保膘育肥,绝对活增重达73.6 kg,日增重达0.61 kg,平均增重率为38.82%,试验组与对照组绝对活增重及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冷季天祝白牦牛全舍饲方式牦牛保膘育肥,不仅可以实现牦牛保膘,还可实现育肥增重和牦牛错峰销售,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天祝牦牛生活在海拔3 000m左右高寒少氧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缓慢,周期长,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性别、年龄、体重、个体状况及育肥季节等方面探讨了天祝牦牛育肥的关键技术要点,从而提高天祝牦牛的屠宰率,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天祝牦牛育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添加剂具有绿色、安全、残留小、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兼具营养和药用双重功能,逐渐收到广大养殖户的喜爱,笔者长期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本文对中草药在天祝白牦牛养殖育肥中应用进行阐述,并就提高生产性能、防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为中草药添加剂在天祝白牦牛育肥养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速牦牛群体的复壮,本实验利用PCR-SSCP技术对甘南、天祝、青海高原3个牦牛品种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1、3对引物扩增无多态,第2对引物扩增3个牦牛品种均发现2个等位基因A和B,天祝白牦牛A的基因频率为0.3682,B的基因频率为0.6318;甘南牦牛A的基因频率为0.1596,B的基因频率为0.8404;高原牦牛A的基因频率为0.0700,B的基因频率为0.9300。青海高原牦牛群体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而甘南和天祝牦牛处于不平衡状态,应加强对该基因位点的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青海省门源白牦牛与甘肃省天祝白牦牛间的母系遗传差异,本研究对31头门源白牦牛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进行测定,结合GenBank中已报道的235条天祝白牦牛相应序列,对共计266条白牦牛D-loop序列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截取的638 bp白牦牛D-loop区分析序列中,排除64处插入或缺失后共检测到80个多态位点,包括5个单一多态位点和75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56种单倍型,其中门源白牦牛拥有特有单倍型7种,天祝白牦牛包含特有单倍型43种,二者共享的单倍型只有2种。门源白牦牛单倍型只分布在A、B和C单倍型组中,而天祝白牦牛单倍型分布在A、B、C、D、E和F单倍型组中,并含有4种普通牛单倍型序列,提示天祝白牦牛中存在普通牛遗传渗入。门源白牦牛单倍型多样度为0.862,核苷酸多样度为0.007,而天祝白牦牛单倍型多样度为0.946,核苷酸多样度为0.014,表明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门源白牦牛。门源白牦牛与天祝白牦牛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14,表明2个品种(群体)间呈中等分化水平。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56种单倍型可分为2个明显的分支(即Ⅰ和Ⅱ),表明白牦牛有2个母系起源。综上所述,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门源白牦牛,门源白牦牛母系遗传多样性较低;2个品种(群体)间呈中等遗传分化水平,天祝白牦牛存在一定程度的普通牛基因渗入;2个品种(群体)均由2个母系支系组成,提示白牦牛有2个母系起源。鉴于2个品种(群体)间呈中等遗传分化水平,且都拥有特有的单倍型遗传信息,故建议将其均作为独立的"遗传单元"进行遗传资源保护进而开展保种和选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高寒牧区冷季补饲青贮玉米秸秆对天祝白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天祝白牦牛采用燕麦青干草加不同比例青贮玉米秸秆分组补饲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补饲方式相对比,在同样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试验组效果显著。[结论]试验组天祝牦牛体重前四月体重呈上升趋势,后两月才开始缓慢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镖效果,对照组体重冷季六个月一直呈下降趋势,保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淘汰的天祝白牦牛种公牛在全舍饲育肥生产中的效果,提高养殖效益,开展了淘汰的白牦牛种公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经过140 d试验期,试验组平均体重由372.9±8.63 kg增加到569.3±11.76 kg,绝对增重197.3 kg,平均日增重1410 g,增重率52.91%;对照组平均体重由368.6±13.66 kg减小到337.7±9.63 kg,绝对增重-30.9 kg,平均日减损221 g,减损率8.38%。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多1631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加快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的进程,提高天祝白牦牛优秀种牛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天祝白牦牛细管冻精制作成功的前提下,开展天祝白牦牛人工授精试验.[结果]授配285头,受胎193头,受胎率为67.7%,产犊成活183头,死亡10头,成活率94.8%,[结论] 说明野外人工冻精授配技术应用于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工作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2.
在枯草期采用3个不同的补饲标准,对不同组别的天祝白牦牛犊牛进行补饲培育,旨在探讨天祝白牦牛犊牛在第一个冷季里生长发育受阻、乏弱死亡严重的问题。结果表明:补饲水平较高的Ⅰ组与Ⅱ组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补饲水平较低的Ⅲ组(P<0.05),说明进入枯草期后实行早期断乳,给予科学合理的精、粗饲料搭配补饲,是解决天祝白牦牛犊牛在冷季生长发育受阻,减少乏弱死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检验草原牧区牦牛舍饲育肥的可行性和黄贮玉米秸秆与微贮青稞草对育肥牦牛增重效果的差异性,[方法]本试验选择膘情中等,年龄和体重基本一致的成年健康牛只18头,随机分试验1组(青稞微贮组)、试验2组(玉米黄贮组),经90d育肥,[结果]表明,试验2组比试验1组增重多12.4g,增重率提高5.5%。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平均体重在150 kg左右的育肥牦牛60头,按体重和体型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30头为对照组,另外30头为试验组,分栏饲喂。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每天添加15 g/头的甜菜碱,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在育肥牦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甜菜碱可显著提高育肥牦牛平均日增重,甜菜碱对育肥牦牛的肠道健康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天祝白牦牛大都在枯草期到来之前集中出栏(9月中旬~11月中旬),造成短时间内市场供大于求,出售价格偏低。而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旺盛,白牦牛肉供不应求,且供应的大都是箱装的冷冻肉,无新鲜牦牛肉供给。为了解决这一弊端,让白牦牛错开高峰期出栏,实现白牦牛肉四季均衡供给,延长市场供应新鲜肉的时间,提高出栏率,增加农牧民收入,在牧区开展了白牦牛冷季短期全舍饲育肥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16.
牦牛品种的AFLP分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AFLP引物组合共获得156个片段,其中98个为多态性标记,标记多态频率为34.8%~54.65%,平均每对引物可获得17.57条带。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大通牦牛、天祝白牦牛的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68、0.251、0.160、0.130,九龙牦牛最大,麦洼牦牛次之,天祝白牦牛最小。用Rogers遗传距离公式分析得到4个牦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DR,天祝白牦牛与九龙牦牛遗传距离最大(0.028 2),天祝白牦牛与大通牦牛的距离最小(0.025 3)。根据DR值,将4个牦牛品种聚为两大类,九龙牦牛聚为一类,其它3个牦牛品种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7.
马苍 《家畜生态》2008,(6):133-135
天祝白牦牛是珍贵的地方牦牛品种。通过对天祝白牦牛产业资源优势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天祝白牦牛产业在振牛产业在振兴当地经济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天祝白牦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天祝白牦牛的保护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天祝白牦牛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着重阐述了天祝白牦牛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的途径、方式及搞好保护和开发利用天祝白牦牛必须强化的基础性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天祝白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祝白牦牛是珍贵的地方牦牛品种.通过对天祝白牦牛产业资源优势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天祝白牦牛产业在振牛产业在振兴当地经济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卫天祝白牦牛产地中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区自然概况,白牦牛资源,开展开祝白牦牛保种选育研究,取得的显著成果,推广应用白牦牛本品种选育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建立天祝白牦牛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和白牦牛的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