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温室嫁接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互作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在为温室嫁接黄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对100%光照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猝灭(qP)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相对15%光照和32%光照处理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说明适当遮阴可以有效缓解温室黄瓜光合"午休"现象;相对100%光照+高浓度CO2处理组合的净光合速率(Pn)值最大,可以有效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效率,为光强和CO2浓度的较优组合;相对32%光照下施加中浓度CO2的处理组合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NPQ日变化值均最大,净光合速率(Pn)值也较大,为光强和CO2浓度的较优组合,说明冬季弱光条件下,适当增施CO2可以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效率,减少光照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主栽百香果品种:台农1号、芭乐味黄金果、满天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和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百香果品种间的光合、蒸腾速率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因子对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1号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都比芭乐味黄金果及满天星高,说明台农1号更加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种植,这为贵州百香果优质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提供科学依据;Pn与生态因子有效光合辐射(PAR)、Gs关系最为密切,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AR是Pn的决定因子,而生理因子中Gs作为主要的限制因子;Tr与气温(Ta)、PA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生态因子Ta与PAR是Tr的决定因子,生理因子中Gs作为Tr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甜茶的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0%光下甜茶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30%光下的值,但2种光下甜茶的表观量子效率值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说明甜茶强光下的光合能力较强,但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全光下甜茶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双峰型曲线,中午前后Pn的下降与此时的强光、高温和低湿度有关,但非气孔限制是主要限制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温和空气湿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因此,甜茶适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夏季适度遮荫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2a生欧李叶片秋季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欧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第1峰(峰值为7.96μmol.m-2.s-1)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为6.26μmol.m-2.s-1)出现于15:00左右,具有一定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欧李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及空气相对湿度(RH)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与Ci为影响欧李Pn的关键因子,Gs影响最大、Ci次之。  相似文献   

5.
刘霞  彭燕  邱英 《北方园艺》2007,(6):20-23
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田间自然条件下匍匐翦股颖品种普特(Putter)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进程都呈下降趋势.根据Pn、Ci、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测匍匐翦股颖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Tr与光合有效辐射(PAR)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74和R=0.852,与大气温度(Ta)都呈现不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RH)都呈现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的大小来看,各生态因子与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PAR>Ta>Ca>RH.各生理因子与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Tr>Gs>Ci>WUE.  相似文献   

6.
果实套袋对‘皇家嘎拉’苹果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皇家嘎拉’ (Royal Gala) 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套袋对树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测定了套袋树外围和内膛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光合的日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套袋对树体外围叶片的光合性能无显著影响, 但使内膛光强变弱, 光合时间变短, 内膛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 Pn)16.5 μmol·m-2 ·s-1 , 仅为对照的68% , 其日平均光合速率仅为5.25 μmol·m-2 ·s-1 , 明显低于对照,羧化效率(CE) 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东北野生树莓种质资源蓬蘽悬钩子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E)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呈极显著负相关,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蓬蘽悬钩子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3.3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66.47μmol·m-2·s-1,具有喜光和耐阴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林下、露地2种生境条件下栽培的三年生‘龙城2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两地软枣猕猴桃夏季光响应曲线及光合速率日变化,并分析各环境、生理因子对软枣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探究了林下、露地2种生境条件下软枣猕猴桃光合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软枣猕猴桃生产栽培过程中立地环境选择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除表观量子效率(AQY)外,林下栽培软枣猕猴桃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低于露地栽培软枣猕猴桃。2)露地栽培软枣猕猴桃一天中各个时刻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林下软枣猕猴桃,林下和露地生境下软枣猕猴桃“午休”分别是由非气孔因素及气孔因素引起的。3)林下软枣猕猴桃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0.543、0.497),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现极显著负相关(-0.858)。露地软枣猕猴桃Pn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a)、相对湿度(RH)、气孔导度(Gs)呈现极显著正相关(0.440、0.405、0.696),与气温(Ta)极显著负相关(-0.459)。林下软枣猕猴桃对弱光的利用和转化能力高于露地软枣猕猴桃,但对强光利用能力弱于露地软枣猕猴桃。一天中露地栽培软枣猕猴桃具有更强的净光合能力。郁闭度>0.6的林下栽培环境下软枣猕猴桃光合能力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较弱,露地栽培环境下主要限制因素是高温及强光。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不同砧穗组合梨幼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在盆栽及人工控制加盐条件下,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砧木‘丰水’梨幼树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常环境条件下梨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 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盐胁迫改变了梨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曲线,尤其是导致了Pn日变化曲线的整体下降;盐胁迫下梨光合日变化的改变受到不同砧木及不同盐处理水平的明显影响。另一方面,盐胁迫下,以杜梨为砧的丰水梨叶片Tr日变化与Gs呈线性相关,而以豆梨为砧的丰水梨Tr日变化与大气水汽压差(VPD)呈线性相关。此外,在上午相对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气孔性限制是梨光合作用的主限制因子,而在中午强光、高温和干燥条件下非气孔性限制则是主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以6年生"绿宝"苹果为试材,用CI-340光合仪(美国)测定其光合指标,以了解"绿宝"苹果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季节变化呈双峰曲线,9月为最高峰,6月为次高峰;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10:00—11:00的Pn最高为24μmol·m-2·s-1;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44.363、1 978.074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38 7;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184.58、1 528.58μmol/mol,羧化效率(CE)为0.093 6。影响"绿宝"苹果净光合速率的主成分有3个,分别为气孔导度(C)因子、有效光合辐射(PAR)因子和叶绿素(Chl)含量因子。试验表明,"绿宝"苹果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云椒2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外源水杨酸(SA,200mg·L^-1)和甜菜碱(GB,100mmol·L^-1)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开花结果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外源GB、SA处理的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有明显增高,各处理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值为GB>SA>干旱。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而外源GB、S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螺旋环剥对幼龄‘桂味’荔枝果期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年生幼龄‘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Guiwei’)为试材,于5月果实发育期,从螺旋环剥处理和对照树上分别选取来自同一基枝的有果枝和无果枝,观察枝梢生长的情况并进行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环剥有利坐果;螺旋环剥缩小有果叶与无果叶在光合效率上的差别,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提高了光补偿点(LCP),削弱了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极显著相关,螺旋环剥显著降低了叶片的Tr,Pn也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蒸腾作用减弱的程度比光合作用减弱的程度大;对照叶片的Pn和Tr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型,14:00时达最高峰,螺旋环剥叶片的Pn和Tr在13:00时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限制是午休的主要因素;相同处理的有果枝叶片,其日均Pn和Tr都高于无果枝叶片,说明果实的存在可提高‘桂味’荔枝的Pn和Tr。  相似文献   

13.
杨梅光合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东魁杨梅成熟期(6月下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Pn与各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成熟期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Pn与Gs和Tr均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PAR有双曲线关系,与Tl有S型曲线关系,与RH有二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作用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密切,可为探讨杨梅合理栽培和区域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夏季‘红阳’猕猴桃叶片Pn日变化在0%和35%遮阳处理下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在70%遮阳处理下为单峰曲线;35%遮阳处理下‘红阳’猕猴桃P_n日最高值为14.715μmol·m^(-2)·s^(-1),日均值为7.889μmol·m^(-2)·s^(-1),明显高于0%和70%遮阳处理组。【结论】在夏季,适度遮阳可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叶片的P_n。但早晨和傍晚遮阳并不利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是‘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蒸腾速率是主要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夏季‘红阳’猕猴桃叶片Pn日变化在0%和35%遮阳处理下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在70%遮阳处理下为单峰曲线;35%遮阳处理下‘红阳’猕猴桃P_n日最高值为14.715μmol·m~(-2)·s~(-1),日均值为7.889μmol·m~(-2)·s~(-1),明显高于0%和70%遮阳处理组。【结论】在夏季,适度遮阳可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叶片的P_n。但早晨和傍晚遮阳并不利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是‘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蒸腾速率是主要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以蜜枚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M2X)及人工诱导的同基因型的同源四倍体(M4X)、三倍体(M3X)植株为材料,对其坐果期植株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叶温(LT)、气孔阻力(R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坐果期3种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都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第1峰值大于第2峰值。Pn值M3X>M2X>M4X,M3X的“午休”现象不如M4X和M2X明显。从影响因子也可以看出,M3X和M2X胞间CO2浓度高,气孔阻力小,其光合效率就高;而M4X胞间CO2浓度低,M4X气孔密度小,气孔阻力大,光合效率就低,其光合“午休”现象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CO_2气体分析仪于春季4月测定红富士苹果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态、生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值分别在10:00时和14:00时,具有光合"午休"现象。在气温25℃左右下,影响红富士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当光合有效辐射高于142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开始受抑制;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均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四季’、‘甜查理’、‘红颜’3个草莓品种幼苗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其光合生理特性,为提高其产量、改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草莓品种单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且同步增减,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品种间光合"午休"出现时间、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明显差异,‘四季’净光合速率2个峰值均高于其它2个品种,‘红颜’光合"午休"持续时间最短、整体蒸腾速率较低;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规律与Pn负相关,表明气孔因素不是草莓光合"午休"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品种、不同种类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光合色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有关,但不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测定光皮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探讨光皮木瓜光合特性及净光合速率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皮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为非气孔限制,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为单峰曲线,在7月达到最高值;主要生理生态因子对光皮木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直接绝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叶片温度(Tl)>叶室温度(Tc)>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大气相对湿度(RH)>蒸腾速率(Tr),其中Tl和Ci为负向效应,Tc、PAR、RH、Tr为正向效应,且Tc、Tl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戴美松  姜卫兵  庄猛 《果树学报》2005,22(5):474-478
根据田间测定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促成-避雨栽培(Forcing-CultivationtoRain-Shelter-Cultiva-tion,F-C&R-S-C)大棚内外的葡萄品种美人指(Vitisviniferacv.ManicureFinger)和藤稔(Vitisvinifera×V.labruscacv.Fujiminori)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生态因子[大气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Vp)、气温(Ta)、蒸腾速率(Tr)和叶温(Tl)]的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明确了影响不同栽培阶段大棚内净光合速率诸生态因子间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促成阶段(果实发育期)对大棚内美人指和藤稔品种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叶温和光合有效辐射,露地对照分别是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避雨阶段(果实成熟期),与大棚内2品种净光合速率关系最密切的皆是叶温,同期露地对照分别是蒸腾速率和叶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