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棉花高产抗病新品种泗棉3号高产成铃规律的研究,发现高产棉花不仅成铃期较长,而且成铃强度较高。同时,上、中、下三部分成铃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内外围果节的成铃数、成铃率均有所提高。另外,在棉花生育后期施用生化制剂、增施桃肥等有利于增加成铃数、提高铃重。因此,泗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培育大壮苗、培育高效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发、提早棉花结铃期的基础上增加后期用肥量,以提高成铃强度,延长棉花有效结铃期,增铃增重。  相似文献   

2.
朱秀良  黄颂禹 《江西棉花》1998,(6):10-13,16
针对移栽棉花采用地膜覆盖后,常规的密,肥,调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情况,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密度,施肥,化调三个决策变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理想的调控数学模型,提出了移栽棉花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必须采用扩行降密,增肥重促,重肥前伸后延和激素轻调的栽培策略。仿真模拟选优了皮棉产量≥1725kg.hm^-2的密,肥,调最佳组配。  相似文献   

3.
《江西棉花》2012,34(3)
棉花在全生育期内需肥呈现明显的“少-多-少”动态变化规律,即出苗~现蕾(5月1日至6月10日)少,现蕾。开花(6月10日至7月5日)需肥迅速增加,开花一吐絮(7月5日至8月底)需肥达到最高峰,吐絮-收获(8月下旬以后)又逐渐减少,因此,确定出棉花追肥要点如下。1 根据基肥和苗情施苗肥棉花进入生长盛期,植株间养分竞争激烈,弱苗因争不到养分而出现少蕾少花现象,因此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基础。在基肥充足,出苗整齐一致时,可以轻施或不施苗肥;当苗高、矮、壮、弱不一致时,对矮、弱苗要偏施肥,以促弱为壮,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4.
1 病害防治棉花病害的防治重点是苗期的根腐病,花铃期的枯、黄萎病,措施是:(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做好精细选种工作。(2)用敌克松、402及种衣剂对棉种消毒杀菌,用氯化苦对土壤消毒。(3)适期早播种、早管理,促壮苗早发,同时推广“矮、密、早、膜、匀”的栽培模式,增强棉株抗病性。(4)喷施“绿风95”、“肥宝”、“保棉丰”等棉花生产和保护剂防治病害发生。(5)注重科学施肥,增施钾肥和微量元素,培育壮苗抵御病害侵染。(6)轮作倒茬、冬翻冬灌抑制棉花病虫害。针对本地棉花枯、黄萎病主要在6月底、灌头水后…  相似文献   

5.
慈溪市棉花施肥与化控技术的改进卢长水慈溪市五洞闸农技站315314施肥合理经济与否,对棉花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很大,也是生产上比较复杂、活跃又难以掌握的技术措施。自60年代所总结的棉花施肥模式为: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长...  相似文献   

6.
1991~1993年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表明,移栽棉采用“一壮、二促、三控”全程化调技术,有利于促根壮苗,早发稳长,定向诱导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塑造高光效株型,改善蕾铃的营养条件,对促进早熟高产优质具有明显作用。棉花每公顷增产112.5~157.5kg,较对照增产15.08%~21.45%;结铃期喷施叶面肥可增产6.12%~8.98%。同时,初步研究了棉花全程化调的形态指标,为生产上合理化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棉花苗床化调简化技术探讨邱太明,冯绍武,陈齐炼,邵国助(都昌县棉办332600)棉花苗床化调是增加棉苗积温,培育壮苗,实现早发稳长.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过去,在苗床化调上,我们多采用于子叶分心时每个际准荣床(即666.7m2大田的苗床)用15...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225底肥足施施蔸窝,追肥两头少来中间多。226前期肥发得起,中期肥稳得住,后期肥不落劲。227苗期肥多怕旺苗,蕾期肥多怕长疯,后期肥多怕贪青。228氮肥促长苗,用量适当产量高;磷肥促发根,壮苗早发蕾铃增;钾肥壮枝秆,抗逆力强病虫少。229氮肥多来湿度大,棉花疯长实可怕,纤  相似文献   

9.
棉花由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称转化期。两熟高产棉田的转化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产皮棉1125~1500kg的高产棉田,转化期功能叶叶色以轻黄到3级,糖氮比2.87时,为最适转化期。促转化的花铃肥追施量,在每公顷产皮棉1500kg水平时,以每公顷施硫铵450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花铃肥达675kg时,有减产和降质趋势。最经济的转化用肥量为每公顷225~450kg之间。功能叶叶色未落黄时促转化,极易引起棉株徒长,中下部严重脱落;严重落黄时再追施花铃肥促转化,由于棉株老化,含氮水平降低,又易导致早衰。  相似文献   

10.
植棉农谚     
壮苗稳蕾控初花,盛花稳促把桃抓。锄头促早发,稳长把根扎;水肥促早发,疯长没蕾花。草夹苗不长苗,苗夹苗不结桃。壮苗先壮根.勤锄增地温。棉花不治虫.有棵没有铃。棉苗刚出土,防治地老虎。棉花刚现蕾,棉铃虫张着嘴。植棉农谚@朱振中~~  相似文献   

11.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承启 《作物研究》2003,17(3):138-139
2000年在岳阳采用南薯88进行了甘薯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甘薯高产,在栽培技术上必须做到:一要适当早插,最佳插期在5月上旬;二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三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到前促后控。  相似文献   

12.
机插稻科学高效施用氮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机插稻氮肥不同施肥量,前后期不同比例施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时期等试验,揭示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的最适用量,分蘖肥和穗肥最适试用时期,基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等技术关键。明确机插稻在实行群体质量栽培时,应采用"前控、中稳、后增"的施肥技术,其运筹要点为少施基肥、施足促蘖肥、增施穗肥。  相似文献   

13.
杨成林  王琼 《作物研究》2000,14(3):25-27
湘杂油1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源于实践。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是超高产的基础和前提;适期移栽,保证密度,采用重施硼肥等肥促化调措施,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协调生长发 较多的分枝数和角果数,是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核心技术;防治病虫害,是超高产栽培技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密度条件下影响棉花产量的原因,并根据高产栽培经验,提出了通过肥调、水调、化调、整枝塑造合理株型,通过抓二、三类苗的升级和综合防治实现均衡增产,提高棉花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70年代,湖南省棉花一般采用露天直播栽培,由于用种量大和播种后常遇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棉花难早播、难全苗、难高产、劳动力消耗多、产量低.20世纪80年代后,湖南省各地开始摸索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并在棉花苗期田间管上,做好查苗补缺、排涝防渍、中耕除草、早施、巧施、轻施提苗肥等管理技术,力保全苗、争匀苗、促壮苗早发.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育苗技术水平,使棉花获得稳产和高产,一般皮棉产量达到1 500~2 250 kg/hm2.下面着重介绍湖南省棉花栽培中曾使用过的几种育苗技术,可缓解棉地两熟矛盾,实现粮棉油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棉花花铃期叶龄看苗模式的管理刘献国(瑞昌市农业局332200)棉花从开花到棉铃成熟吐絮,这段时间称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1花铃期叶龄看苗壮苗模式棉花花铃期叶龄看苗高产模式要求:丰产架子发得足,生长健旺翻新根,初花叶色绿里黄,盛花叶色转铁青...  相似文献   

17.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培育壮苗,促早发稳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在育苗过程中还存在高脚旺苗或小老头弱苗等问题。对高脚苗笔者曾于1991年用多效唑进行苗床化控,取得了明显效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棉花持续高产优质高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我国有机肥资源、地位、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析了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养分互促、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及对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效应 ,探讨了加快秸秆还田速度 ,发展多用途经济绿肥 ,搞好城肥下乡 ,加强有机肥商品化等有机肥发展对策 ,提出了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棉花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以后,因苗适时适量增施桃肥,有利于棉花增结上部桃及外围桃,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和效益。1增施桃肥的依据1.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可防早衰,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据1990-1993年定点苗情考察,增施桃肥的田块,8月22日左右现的音成铃率平均为30.7%,且能正确吐絮,有效开花结铃期较对照(未施桃肥)的田块,延长7d左右。1.2改善蕾铃结构棉花高产需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四齐结,增施桃肥恰好满足了棉花后期生产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多结早秋桃和晚秋桃。据1990~1993年连续4年对比…  相似文献   

20.
8%尿素液根外喷施棉花铃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平原 8、9、1 0月的温、光、水等条件有利于秋桃的发育与吐絮。因此 ,增加棉花中后期的施氮量 ,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多结秋桃的主导措施。湖北棉区一般在 7月下旬到 8月上旬施盖顶肥。铃肥的施用方法通常是开沟条施或穴施 ,也可用 1 %~ 2 %的尿素液根外喷施。然而 ,此期正值棉花盛铃期 ,棉花叶面积达到一生峰值 ,在株行间开沟与挖穴施铃肥操作困难 ;其次此期常遇干旱或大雨渍涝 ,土壤处于非宜耕状态十分不便田间开沟、挖穴等操作。本研究通过探索 8%高浓度尿素液作棉花铃肥根外喷施的增产效应 ,旨在为棉花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