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品种试验的意义和作用,以品种试验为主题,对如何加强试验、加强品种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着重从提高品种试验质量、完善规范试验程序、加强品种试验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园艺技术和设施农业专业的大学生设计了综合性试验"2种微生物制剂防治效果比较的试验设计"。该试验立足专业、结合地方特色,详细记述了试验材料准备、试验方法设计、试验结果观察记录与分析、试验结论总结,以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番茄苗期耐寒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番茄自交系、杂交组合和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冻害试验、冷害试验和实验室抗冻性鉴定,提出了冷敏感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杜×长×大三元仔猪4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期11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仔猪腹泻头次相差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增重与对照组仔猪的平均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7.24%、10.34%和17.24%(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料肉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22%、3.34%和5.74%,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逐渐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植物丙二醛含量测定试验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9):49-51
针对干旱胁迫对植物丙二醛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进行了试验设计,初步得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并从试验步骤、试验项目的特色或创新、试验可行性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便统筹试验并为学生的具体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陇西县为试验县,以深化改革农村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农业中学的办学体制、专业调整与设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验。还结合农科教的实施,开展了科技服务、科技作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了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分段进行,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项目和内容,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讨论意见和建议,为高校开展同类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鲜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草鱼烂鳃病的致病病原,采用临床诊断初步观察了病鱼的典型症状,并利用生化试验与免疫学检测方法对草鱼烂鳃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鱼常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头部乌黑,鳃丝及鳃盖腐烂,初步判定疾病为细菌性烂鳃病;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明胶液化试验、酪素水解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和硫化氢试验呈阳性,淀粉水解试验、七叶灵水解试验、几丁质分解试验、分解纤维素试验、酪氨酸水解试验、靛基质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和葡萄糖利用产气试验呈阴性;免疫学检测,涂片上有棕色细长颗粒,颗粒大小与杆菌一致.草鱼烂鳃病的致病病原为柱状噬纤维细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沼液浸种番茄种子后,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共分共分6组,5个沼液浓度处理组,分别为试验试验Ⅰ(10%)、试验Ⅱ(15%)、试验Ⅲ(20%)、试验Ⅳ(25%)、试验Ⅴ(30%),对照组采用清水进行浸种,每个处理组共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粒,观察其对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发芽势方面,试验Ⅳ,分别比试验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提高了16.89%(P0.05)、10.80%(P0.05)、8.40%(P0.05)、16.25%(P0.05)和22.23%(P0.01);在发芽率方面,试验Ⅳ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提高了12.25%(P0.05)、8.96%(P0.05)、4.87%(P0.05)、20.67%(P0.01)和27.79%(P0.01);在根长方面,试验Ⅳ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多增长了10.85%(P0.05)、6.31%(P0.05)、5.06%(P0.05)、14.10%(P0.05)和39.06%(P0.01);在须根条数方面,试验Ⅳ平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多增长了9.40%(P0.05)、7.95%(P0.05)、3.82%(P0.05)、25.88%(P0.01)和14.39%(P0.05);在茎高方面,试验Ⅳ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多增长了19.50%(P0.05)、11.88%(P0.05)、8.43%(P0.05)、24.12%(P0.05)和27.81%(P0.05);在鲜质量方面,试验Ⅳ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试验Ⅴ及CK多增重13.50%(P0.05)、11.50%(P0.05)、6.04%(P0.05)、30.94%(P0.01)和23.08%(P0.01)。[结论]使用沼液浸种,均能有效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须根数、茎高及鲜质量,其中使用浓度为25%的沼液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5%甲基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的目的、试验地情况、试验设计和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油井结垢腐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针对江苏油田油井及输油管道结垢腐蚀现状,对防垢剂和防腐剂进行了复配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匹配性试验、静态防垢率试验、防垢动力学(结垢诱导期)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对不同防垢剂防腐剂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复配效果较好的防垢剂和防腐剂进行现场试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管道平均腐蚀速率降低,油井结垢腐蚀现象明显减少,延长了集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合流制排水沟渠处理污水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实际模型试验,对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处理效率、抗冲刷能力、生物载体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法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了一般生物膜法的水平,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亟需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容量,优选适宜的处理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因为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而被国内外视为适合农村地区的低成本、低维护处理技术,已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化粪池、农村户用沼气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厌氧滤池、组合处理工艺等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利用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从建设目标、工艺过程、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出水水质、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对几种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最后对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寒冷地区农村的实际和水处理技术难点,对适应寒地农村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总结。对寒区分散型污水的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对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生物处理和生态生物结合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在考虑分散性特点、低温制约、经济制约、管理模式等诸多制约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寒地农村污水治理相应的工艺组合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水环境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现状,从寻找最适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发点考虑,具有低能耗、净化效果好、与周围环境协调等特点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广泛使用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现今主要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不足及其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的主要原则,即不能拘泥于形式,可根据不同处理要求对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来完成污水处理技术的低能耗,优质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合流制排水沟渠处理污水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实际模型试验,对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COD降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COD降解过程与传统的推流式生物氧化法有所不同,在内源呼吸期,COD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另外,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6.
林静  卢建  雷志洪  彭立新  王永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64-12967
随着建筑小区对环境的生态功能、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成本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需求逐步提高,势必需要引入和发展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的新型生态治污技术。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由于具有景观效果好,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小区污水处理回用和湖水循环净化。大量实践结果表明:系统对SS,COD,BOD5,NH4-N,TP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在水力负荷0.33~0.50m/d条件下,去除率大部分达到80%以上;出水水质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基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艺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对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选取广州市增城区某村的厌氧+人工湿地工艺、珠海市斗门区某村的土地渗滤工艺、中山市横栏镇某村的MBR工艺和佛山市顺德区某村的A~2O工艺,进行定点检测,分析4种工艺对生活污水COD、NH_4~+-N、TN和TP的处理情况,探讨4种工艺的运行效果及其成因。结果表明,4种工艺总体上污染指标进水浓度波动较大,存在明显的峰值特征,去除率日变化系数较大,大部分污染指标的日均去除率低于60%。4种工艺的COD处理效果基本达标,但是氮磷超标较多,A~2O工艺和厌氧+人工湿地工艺的出水NH_4~+-N、TN和TP浓度未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MBR工艺出水TP浓度未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其原因与C/N过低、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不善等有关。研究表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用中应加强处理设施维护管理,提高生活污水氮磷处理效率和长期持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全面掌握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问题,指导“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2008—2018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从国家层面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跨越三个“五年”,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比例仍然很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是夯实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亟待在分类聚焦细化资金保障、加强县域规划技术帮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供需平台和提升监管水平等方面系统谋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量的农村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随意排放,危害了农村环境。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原则出发,介绍了处理农村污水可行的主要技术,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型净化槽工艺及其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分散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小型净化槽工艺流程及特点,论证了净化槽技术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