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刊通讯员 《茶叶》2007,33(2):3-73
2007年4月1日,2007·径山茶祖祭典暨径山禅茶文化研讨会在余杭径山镇径山绿神茶苑(径山寺)召开。本次活动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杭州市余杭区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由杭州余杭区径山绿神茶苑承办。径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曾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径山茶”商标是中国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绿神”商标已获杭州市著名商标。径山茶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提高余杭区知名度,发展品牌经济作出了贡献。饮水思源,作为茶祖后人的当代茶人,不能忘记径山茶的鼻祖、径山寺…  相似文献   

2.
胡剑光  庞英华 《茶叶》2005,31(1):14-14
径山茶是历史名茶.1978年,在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余杭农业局开始着手径山茶恢复性开发,并取得成功.199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成功地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成立了径山茶业管理协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的行业管理;二是举办了中国茶圣节等一系列重大品牌宣传活动,成立了径山茶文化研究会;三是成功注册了杭州市农产品第一只中国原产地证明商标.径山茶已成为余杭农产品的亮点,2003年全区茶业收入达1.8亿元,其中径山茶1.2亿元,并带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光旅游业收入就达3个亿以上;从2000年起径山茶连续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正径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是传统的历史名茶。为巩固径山茶的品牌特色,进一步提高径山茶的品质水平,当地一直在积极探索径山茶的适制品种。径山茶行业协会自199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举办"径山茶茶王赛",至今已历经5届。从历届"茶王赛"来看,除首届外,名列前茅的总是浙农113、浙农139、茂绿等这些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作为径山茶主打品种的鸠坑群体种则总是届届落榜。从"茶王赛"的结果看,传统名茶产区也需要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但是  相似文献   

4.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茶叶》2004,30(3):182-183
1省“十大名茶”新鲜出炉 十大名茶评选活动由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经过县市申报、形式审查、市场抽样、质量检测、品质评定、综合初评、申报单位陈述答疑、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证处公证,于5月19日在杭州正式揭晓,5月27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十大名茶”的颁奖大会。荣获省十大名茶称号的名茶及其受奖单位分别是(按笔画排名):大佛龙井(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化龙顶(开化县人民政府)、安吉白茶(安吉县人民政府)、西湖龙井(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武阳春雨(武义县人民政府)、松阳银猴(松阳县人民政府)、径山茶(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金奖惠明茶(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协会)、望海茶(宁海县茶业协会)、绿剑茶(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吴步畅 《茶叶》2010,(4):265-265
2010年11月23日,“径山茶宴原型研究”项目验收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聘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程启坤、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浙江大学副教授胡月龄、《茶博览》原主编阮浩耕、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俞永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逸海根高级工程师、杭州市农业局俞利妹高级农艺师等7名知名专家组成验收组,  相似文献   

6.
吴步畅 《中国茶叶》2010,(12):29-29
11月23日,"径山茶宴原型研究"项目验收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程启坤研究员、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俞永明研究员、浙江大学茶叶审评专家胡月龄副教授、《茶博览》原主编阮浩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施海根高级工程师、杭州市农业局俞利妹高级农艺师等7名知名专家组成验收组。  相似文献   

7.
<正>径山茶始于唐兴于宋,元、明、清时均享誉不衰,作为"贡茶"历来倍受欢迎,以"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著称于世。自1978年为重现千年径山茶曾经的荣耀而恢复创新生产以来,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规范的行业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先后获得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区域名牌、浙江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2014年品牌价值达到15.27  相似文献   

8.
一、径山茶的历史 径山因径通天目而闻名,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因建于唐、盛于宋的径山万寿禅寺而成为了佛都名山,自宋至元堪称东南禅林之冠。在宋代时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号称"江南第一山"。据历史记载,径山在唐代便开始植栽茶树。径山寺与径山茶在唐代闻名以后,茶圣陆羽(733~804)慕名而至,  相似文献   

9.
吴媛媛 《茶叶》2009,35(2):130-130
端午佳节,时值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成立五周年,又恰逢径山茶恢复发展三十一周年研讨会和“老茶缘”六周年纪念。在杭州“老茶缘”迎来了老省长沈祖伦、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等省、市领导,以及刘祖生、毛祖法、陈宗懋等资深茶叶专家和业界同仁的光临,大家济济一堂,品茗论茶。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杭州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纯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关系到杭州市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杭州名茶辈出,产业兴旺,产值超过20亿元.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名茶之首,据评估品牌价值达52.66亿元,在全国178个知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位列第一;径山茶、千岛玉叶也以其卓著的品质稳稳跻身浙江省十大名茶行列;天目青顶、雪水云绿、千岛银针、九曲红梅等地方特色名茶同样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杭州作为一座茶历史悠远、茶文化厚重、茶名人辈出、茶品牌响亮、茶三产发达的典范城市,茶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国独具优势、举足轻重,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10家"国"字号权威机构授予"中国茶都"称号.  相似文献   

11.
试碾露芽烹白雪——宋代径山茶的品饮法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浩耕 《茶叶》2009,35(1):52-54
径山是一座佛山,径山又是一座茶山。宋代是径山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同样是径山茶的一个辉煌时期。关注并深入研究宋代径山寺、径山茶,无论对茶的历史和现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试对宋代径山茶的品饮方式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12.
胡剑光  冯海强 《茶叶》2013,(1):35-37
本文通过对余杭径山茶产业的调研,分析当前径山茶产业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潜力,提出进一步做强做精做优径山茶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余杭区是杭州市茶叶的主产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主要分布在径山、余杭、黄湖、瓶窑、中泰、闲林、鸬鸟、百丈。过去,余杭区茶叶生产分散落后,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茶叶产量、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11年,径山茶(统称)总产量达9800余吨,总产值5.2亿元。其中,径山毛峰茶1200余吨,径山蒸青茶7500余吨,径山龙井茶1100余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2.2%、76.5%、11.2%,占总产值的60%、25%、15%。径山毛峰和龙井茶主要是内销,少量间接出口,蒸青茶95%为外销,出口量占杭州地区的85%,占全国的40%。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探究不同等级径山茶的香气差异,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BSE-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以及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技术(GC-O)对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径山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从4个等级的径山茶中共鉴定出161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揭示了不同等级的径山茶之间的差异。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确定不同等级茶叶样品间的候选差异挥发物并通过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和GC-O的分析进一步对差异化合物进行筛选。18种挥发性化合物,芳樟醇、香叶醇、吲哚、(Z)-茉莉酮、二甲基硫醚等物质被鉴定为不同等级径山茶的关键差异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二氢芳樟醇、茉莉酸甲酯和吲哚在特级径山茶样品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等级,并与(Z)-茉莉酮、δ-癸内酯和1-辛烯-3-醇等香气活性物质共同构成了特级径山茶样品中清花香的特征香气品质。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等级径山茶的特征性挥发物具有显著差异,从化学计量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的角度为绿茶的等级区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水娟  余秋珠  屠水根  庞英华  陶生坤 《茶叶》2007,33(3):162-164,165
用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乌牛早、薮北种、茂绿(品系)品种加工成"径山茶",以鸠坑种为对照,通过制茶品质审评、发芽期观测和理化检测,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茂绿4个品种品质均符合"径山茶"标准,春茶开采比鸠坑种早、经济效益高,达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宜在径山茶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吴步畅 《中国茶叶》2011,(10):34-34
10月5日(农历九月初九),一场别开生面的重阳茶会在浙江余杭临平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与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省农业厅、中国茶叶博物馆、上海市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余杭区径山茶行业协会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与领导参加了会议,共同为径山茶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关于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已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是,仅有几例报道在山茶属上取得了某些成功。吴等(1981)报道已从茶树子叶愈伤组织获得新的无性系。但是在花药和茎尖愈伤组织中仍未观察到器官分化。从茶和山茶的子叶切片已直接获得胚状体(加藤,1982)。通过培养离体腋芽繁殖山茶苗已有报道(CREZE,1981)。当把4—5个月龄的山茶苗茎尖外植体进行培养时,茎尖  相似文献   

18.
吴茂棋  庞英华 《茶叶》2000,26(Z1):330-331
文章阐述了径山茶业管理协会成立三年来,在径山茶行业管理方面的探索性实践,其中重点内容是:统一品牌;统一由协会实施行业化管理;制订统一的系列标准;与成员企业签订合同强化标准的实施;建立以企业自律、协会管理、行政监督、镇乡管理与协助为基础的监督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兰花坪,山不算高,一行一行沿山而植的成片茶园,绿绿葱葱,采茶女背着茶篓双手起落采下鲜叶;山下是崭新的标准茶叶加工厂,炒茶机器在运行中发出有节拍的和声,炒烘出的是浙江省十大名茶——径山茶。这就是杭州余杭区径山四岭名茶厂种茶人李生龙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胡新光  赵晋谦 《茶叶》1992,18(2):37-39
一、杭州名优茶生产简况 1991年全市名优茶生产面积26.5万余亩,占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的46.8%。生产名优茶4185.99吨(其中西湖龙井699.5吨,浙江龙井496.93吨,杭州旗枪1780.54吨,杭州大方125.95吨、径山茶、青溪玉芽、建德苞茶、天尊贡芽、天目青顶等其他名茶158.7吨,毛峰186.17吨,高绿355.4吨,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