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种典型农业区域土壤污染现状监测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6种典型农业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监测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估所监测地区土壤污染现状及其趋势。结果表明,污水灌溉区和常规农业生产区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典型区域,揭示了污水灌溉和农药、化肥的施用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六六六和滴滴涕为主的有机氯农药浓度总体已远低于标准限值,污染水平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仍存在局部污染。持久性致癌有机物多环芳烃类在6种典型区域检出率为100%,表明土壤污染在向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重金属污染、有机氯农药污染、多氯联苯与多环芳烃污染、石油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盘锦市5种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状况及其污染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珠江三角洲农业地质调查项目为基础,综合应用数据库、GIS、RS、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农业检测技术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方法,为建立一个集数据储存、管理、应用、发布为一体的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预警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出了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架构。土壤重金属预警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控以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的展开,进一步实施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监控提供一个先进的信息平台,也为企业投资管理和公众食品安全咨询提供一个开放的窗口,使土壤重金属的调查成果在最大限度上为社会和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现状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深度酸化、盐渍化,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较高,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残留严重,这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造成土壤污染的外源因素是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引起的有害物质残留.而农业生产自身带来的污染因素包括含氮、磷等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农药的土壤吸收和持留以及畜禽废弃物排放、污水灌溉、农用地膜使用引入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土壤污染仍比较严重,要从减少土壤污染物投入、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着手改变土壤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污染主要源自于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而面源污染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尤为突出。本文作者主要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化肥、农药、地膜施用不合理,以及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等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进一步治理当地土壤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市存在的九大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农业资源退化、破坏趋势加剧;有害生物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危害严重;部分农产品受到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郊区农田大气污染较重,农作物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渔业水质量较差,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有加重趋势),提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加大农业环境监控力度、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强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等七项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东海县部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对该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不同区域耕地土壤铜、汞、砷、铅、镉、铬含量变幅分别为12.04~27.39、0.016~0.190、3.39~8.00、21.18~34.60、0.060~0.233、44.1~79.4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19.68、0.036、6.17、25.64、0.11、61.56mg.kg-1。所监测的土壤铜、汞、砷、铅、镉、铬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1,综合污染指数P综≤0.7,污染程度呈由西向东逐渐加重趋势,但土壤重金属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均符合规定标准,表明所监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金属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Kriging法对7种重金属含量空间局部插值后,参照国家和地方重金属污染标准,对迁安市农田土壤表层重金属含量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基于GIS技术的评价结果分级。结果显示,Cd、Hg、As、Cr和Zn单项污染指数均未超标,Cu和Ni单项污染指数在北部山区分别有0.18%和0.10%面积超标,综合污染指数有11.80 km2表层土壤污染达到警戒限,所占总面积百分比为0.98%,其余地区污染等级为安全。以期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灌溉、大气沉降、采矿冶炼、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等原因,使得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的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成为生态环境和土壤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就此,笔者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做一个分析并研究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对河北省13县(市)18.2万hm2优势小麦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适合发展优势小麦生产,但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污染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11.9%,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3个县(市)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全省达到警戒限水平的土地占到了总面积的41.0%,达到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3%,中度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0.07%。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某金矿区由于矿业活动导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本文选择了农业生产型、大气降尘型、河水灌溉型、矿业污水灌溉型、尾矿渣淋溶型等5类污染方式的典型土壤剖面,研究了垂向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深度及程度.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方式条件下,土壤剖面上Hg、Pb、Cd、Cu、Zn综合污染程度以矿业污水灌溉型最为严重,且重金属淋溶下渗能力最大,其次为尾矿渣淋溶型.同一污染方式条件下,Hg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60 cm深度内,污水灌溉土壤中Hg的含量均值为10.778mg·kg-1,其次是大气降尘型2.536 mg·kg-1和河水灌溉型1.766 mg·kg-1.所有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累积污染超标深度达60 cm,因而仅仅采取就地深翻方式治理耕作层土壤污染,无法达到目的,这一结论为矿区耕作层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分类型开展农村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价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建立适用于农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方法,以广东省典型农村耕地土壤监测为例,通过对比总体评价与分类型评价的不同结果,提出分类型开展农村土壤重金属监测的方法和重要性。结果表明,在工业型、种植型、生态型和其他型4类试点农村中,工业型农村土壤受污染程度相对最重。不同类型农村土壤特征污染物不同,种植型农村土壤以镉超标为主,工业型和其他型以砷超标为主。分类型开展农村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价,能有效评估农村土壤污染特征,是深入进行污染原因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79个云南主要植烟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1.1%的云南主要植烟土壤尚属清洁,未受污染,但有8.9%的土壤受到轻度污染;在污染的重金属中,镉污染稍严重,其次是汞。结果也表明云南烟区土壤基本没有有机氯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4.
选取山东省17地市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农田土壤,系统采集150余份土壤样品,测定其砷、汞、铅、镉、铬、铜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判断土壤污染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监测点的6种重金属元素中镉、汞、铜的算术平均值均超过了山东省土壤背景值,表明这3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2镉和铅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交通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铬为自然源因子,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砷和汞来源于煤炭燃烧和钢铁冶炼,铜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监测区总体上处于低等与中等生态风险临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污染的成因、形式和我国现状1、土壤污染的成因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的积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或者土壤生态发生明显变异,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导致土壤酶活性的减少;同时,由于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从而引起大气、水体和生物的污染,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可以看出:土壤的污染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一个是人为因素,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不当使用农药等、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如工业污水流经的土地引起的土壤污染等;另一个就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污染,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壤污染其因果关系和机理较为复杂,就我国农业用地的污染主要来自不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如滥用农药、化肥等和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和世界标准许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针对耕地土壤质量,提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也提出,"组织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监测调查,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建立重点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做好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工作,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区"。今年8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调研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时,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肥料"零增长"核心内容的解决思路,并针对耕地污染、农药残留、肥料导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介绍国内外污水灌溉现状的基础上,就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酸、碱、盐污染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污水灌溉导致的土壤污染状况,并就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污、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本文针对典型区域主要农村面源污染物质特征,从现代化农业道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病虫草鼠综合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农村生活和"白色污染"治理等防治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污、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本文针对典型区域主要农村面源污染物质特征,从现代化农业道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病虫草鼠综合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农村生活和"白色污染"治理等防治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土不分家     
<正>对于农业来讲,"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都是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水属于自然资源,土壤中存在水,土壤污染了,地下水就可能被污染,灌溉水或地下水污染了,也可能会污染土壤,所以说土水不分家。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增多,农业土壤污染正在加重。这其中,重金属、农药污染成为重点。重金属污染可能是因为土壤母质的原因,也可能是农业投入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