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污染水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原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微污染水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在机理、微污染有机物、微囊藻毒素及嗅味物质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微污染水处理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安  林春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2-7303,7318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方法]利用生物活性炭技术对印染行业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滤塔运行方式、进水浓度、滤速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上向流、进水CODCr浓度低于300 mg/L、滤速1.88 m/h是生物活性炭滤塔处理印染行业生化出水的合适工艺参数,并得到滤塔的反冲洗周期约为60 h。[结论]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加强常规处理、改善氧化和消毒、生物预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处理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给水处理技术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选择给水工艺要因水、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陈枫  朱铁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21-4022,4155
[目的]利用蚕豆微技术评估药厂废水对蚕豆根尖的遗传及生理毒性。[方法]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检测苏州市某制药厂(以生产抗生素为主)废水及经处理后出水的污染情况,并评估该废水对蚕豆根尖的遗传毒性。[结果]未作处理的原水具有极高的生物毒性,细胞在高浓度情况下无法存活,较低浓度下细胞虽能生长但有极高的微核率。经处理后的出水,虽然对细胞生长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微核率仍较高,说明出水具有较高的污染指数。[结论]该研究为药厂废水的合理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蚕豆微技术评估药厂废水对蚕豆根尖的遗传及生理毒性。[方法]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检测苏州市某制药厂(以生产抗生素为主)废水及经处理后出水的污染情况,并评估该废水对蚕豆根尖的遗传毒性。[结果]未作处理的原水具有极高的生物毒性,细胞在高浓度情况下无法存活,较低浓度下细胞虽能生长但有极高的微核率。经处理后的出水,虽然对细胞生长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微核率仍较高,说明出水具有较高的污染指数。[结论]该研究为药厂废水的合理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广文  张建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72-15573
[目的]以受污染水为水源,对生物强化过滤工艺与常规净水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CODMn、NH4+-N、色度、浊度等指标分析,计算出常规工艺去除率和生物强化去除率。[结果]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对受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净水系统,其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4%~56%、78.7%~92%、53%~68%、90%;而常规净水工艺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仅为11%~30%、4.7%~25%、38%~54%、60%~80%,并且处理效果不稳定。[结论]采用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05-707
生物活性炭(BAC)技术在国外水处理中穴包括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雪的应用非常普遍,它能有效地净化饮用水中各种微量污染物,同时,结合并优化生物降解活性炭吸附过程,对多种废水的处理显示了突出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Bio-SAC生物反应器、高效纤维过滤器、臭氧活性炭过滤器等工艺组合将大庆某石化公司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完全满足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Bio-SAC生物反应器对二级生物处理后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仍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在去除有机物、色度、浊度、饱和周期方面均优于普通生物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处理效率低、处理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且无法适应原水水质季节性变化的情况,提出采用微涡流絮凝/立式斜管沉淀/曝气生物过滤/气水反洗过滤技术用于水厂设施建设。实施上述工艺建设后,夏季原水浊度较高的情况下,滤池出水浊度0.3NTU;冬季原水微污染情况下,滤池出水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指标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0.
闽江下游原水水质恶化,枯水期有机物污染比较严重,采用吸附预处理和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对去除有机污染物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嗅物质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兆连  王海玲  刘兵  李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76-18277,18393
总结了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致嗅物质的种类及来源,分析了生物处理、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活性炭等处理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针对不同原水中致嗅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天然有机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吴云海  吴云影  胡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96-2497,2533
[目的]研究固体化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利用生物活性炭(BAC)、海藻酸钙包埋微生物(IM)和包埋生物活性炭(IBAC)处理生活污水中的NH4+-N、PO43-、CODcr,对3种方法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海藻酸钙包埋生物活性炭(IBAC)对PO43-、CODcr、NH4+-N的去除率均较高,最高去除率分别为88.08%、87.26%、89.25%。[结论]海藻酸钙包埋生物活性炭可以改善海藻酸钙的内部结构,避免微生物的流失,同时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可渗透反应屏(PRB)技术不同介质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方法]模拟地下水环境,以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设计2个PRB反应器,分别采用负载生物介质、零价铁-活性炭两组反应材料作为PRB装置的反应介质,考察其对污染的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当水温为13~15℃、PH值7.2~7.5时,负载生物介质硝酸氮去除率可持续达到90%左右,COD的去除率也稳定保持在80%左右;零价铁-活性炭反应介质硝酸氮去除率稳定停留在50%左右,COD得去除率保持在15%~30%之间。[结论]负载生物介质的去除效果更稳定,相对较好,以负载生物介质作为反应材料的PRB用于原位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治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的可同化有机炎(AOC)、可生物降解有机炎(BDOC)、氨氮、铁、锰和浊度,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不同滤料介质组成的生物滤池具有不同的去除效果。由活性碳、石英砂组成的生物滤池对AOC、BDOC、氨氮、铁、锰等的去除效果比由无烟煤、陶粒和石英砂等滤料组成的生物滤池好,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海洋及陆地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然而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土壤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因微塑料可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在食物链间传递、积聚,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对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来源、迁移降解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在农田微塑料污染研究中统一分析标准、系统分析农田微塑料的生态效应及健康风险;加强源头控制与风险管控措施相结合,为未来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综述了活性炭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在水处理方面主要为:上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在气体污染防治方面主要为:室内空气污染,烟气脱硫,汽车尾气处理,并指出水处理方面将成为未来活性炭应用的最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经生物炭处理Cr(Ⅵ)污染土壤中细菌丰度及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生物炭添加量为5%(V/V)时,分析细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4个样品多样性排序为D500(大豆秸秆在热解温度为500℃时制备的生物炭)>S500(脱水污泥在热解温度为500℃时制备的生物炭)>空白>Cr(Ⅵ)污染组;在门和属水平分析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发现生物炭添加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部分菌属恢复至无污染水平(CK水平),且生物炭施加促进植物生长,表明生物炭施加对Cr(Ⅵ)土壤污染修复具有良好效果.研究结果为研究生物炭对环境中微生物活性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生物炭在环境中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在做好污染底泥处理的同时,关键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染日趋严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针对畜牧养殖粪污产生危害展开分析,重点阐述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通过采取干燥法治理技术、堆肥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固液分离处理技术来进一步加强现代畜禽粪污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钝化剂对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吸附的钝化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钝化剂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成都平原的水稻轻度Cd污染农田进行田间试验,选取石灰、生物炭、生物有机肥3种钝化剂,探讨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效果.结果表明,向农田土壤中施加石灰、生物炭、生物有机肥等钝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物籽粒中Cd含量.单一石灰处理、生物炭配施石灰处理以及生物有机肥配施石灰处理可以使水稻常规修复试验中水稻籽粒中Cd含量降低8.85%~29.62%.由此可见,向农田土壤中施加钝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物籽粒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