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周一琪  武涛 《作物杂志》2012,28(2):105-108,160
以我国丰富的特色茶树品种资源为核心,提出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特色品种资源应用在生态观光茶园总体布局设计、立体设计、季相设计、色彩设计和文化设计中,为我国生态观光茶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东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茶园建设是有机、无公害茶生产的基础。作者通过对山东茶区土壤、空气、水质的调查分析,认为在山东主茶区发展生态茶园是可行的,并从防护林建设、茶园施肥、幼苗期茶园间作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山东生态条件下,生态茶园建设的初步模式,为山东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威宁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农业县,是贵州西部茶产业发展43个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威宁大力发展茶产业,从2010年起规划到2020年,全县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园面积1万hm~2,茶叶种植、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年总产值可达9亿元以上,可建成全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1971年至今,威宁目前已有茶园4533. 33hm~2,至今投产面积2133. 33hm~2。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贵州茶叶的品质与产量,分析了贵州茶园目前氮、磷流失现状存在的危害性,并从施肥和茶园管理角度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析贵州茶园潜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茶树的生长,然而降水集中、茶园坡度较大、施肥不当等因素让贵州茶园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针对贵州茶园现状,浅析了造成茶园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淡生态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云强 《茶业通报》2005,27(4):157-158
本文从生态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省生态茶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生态茶园的特点,就当前我省茶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今后关于生态茶园建设方面提出了几点设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2、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3、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快贵州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茶园实现机械化耕作是贵州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而茶园的机械化采摘则是贵州茶叶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贵州茶区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茶园中都有茶树鲜叶可采,但对于每一个茶企、专业合作社和茶农而言,茶树鲜叶要及时下树进行加工,才能变成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幼芽新稍让人醉,及时下树是宝贝。"鲜叶的  相似文献   

10.
闻娟 《茶业通报》2017,39(4):160-162
随着产业融合发展,茶旅游作为新型业态为生态茶园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体验过程和享受愉悦是旅游行为的本质要求,因此体验式旅游开发成为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基于茶叶企业发展的视角,首先分析旅游体验的内涵,然后剖析了当前生态茶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生态茶园体验式旅游的发展原则要求,最后提出生态茶园的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黔党发[2007]6号文件精神,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群策群力,齐抓共推,使贵州茶产业快速成长,实现跨越式发展。1发展现状1.1茶园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坚持以茶园规模化、集中度、无性系为突破口,基地规模跨越式发展。十一五全省茶园面积从  相似文献   

12.
发展早生、优质、高产、高效和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是现代新建茶园和茶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增强茶叶发展后劲和提升茶叶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松桃现有茶园21586亩,其中投产茶园13200亩,2007年冬—2008年春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8386亩。2007年全县干茶生产总量1430.82吨,销售收入1263万元,今年由于受百年不遇的雪凌灾害天气的影响,春茶开园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推迟了24天,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目前贵州茶区的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对全省茶产业潜在丰收造成的为害在30%左右,直接经济损数千万元。贵州大部分茶园正广泛使用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立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害虫绿色防控"为目标,提出了适宜贵州茶园防治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集成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乌江流域复合生态茶园生态效益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乌江流域复合生态茶园的生态效益,并从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出发,探讨了建设复合生态茶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苏延科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155-159
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形态,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沙坪坝区为例,从规划理念、规划战略、规划路径、规划定位、规划总体目标以及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探讨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思路和布局。通过认真分析沙坪坝区现代农业发展现有基础,认为全区应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全域城市化”为契机,构建“一线、一带、一河”(即缙云山麓精品农业观光线、中梁山绿色农业观光带、梁滩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观光长廊)的总体空间布局,从而建成服务重庆都市区的融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体验、教育功能为一体,巴渝山水特色浓郁、生态景观优美、城乡一体、农民富裕的都市郊野生态农业公园和都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和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的必要性。指出只有保护优良的茶园生态环境 ,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 ) ,才能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茶叶。并对怎样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茶园杂草组成、物种类型、生活型组成等方面分析国内外茶园杂草构成特点;同时,从茶园生长状况、地形地貌、季节气候等方面归纳了茶园杂草发生特点。从农艺控草、化学除草、生态养草、生物防草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当前茶园杂草治理的经验措施。以构建茶园和谐生态系统为目标,基于国际“杂草的综合管理”制定的茶园杂草控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以“生态养草”为主体和“农艺控草”为常规的茶园杂草控制技术体系,以减少杂草发生及危害,保障茶叶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贵州茶园面积近46.67万hm2,名列全国第一,已成为中国最大、最生态的茶原料基地。要成为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必须在源头上把好关,在过程中监控,加强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监测体系建设,突出黔茶品质安全的优势,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真正做到生态茶园产出绿色健康茶。  相似文献   

19.
通过贵州东部地区茶园进行冬季茶园蜘蛛种群的调查,共采集到17科40属63种茶园蜘蛛。对茶园蜘蛛的越冬蛛态、♀/♂性比作了研究,认为越冬蛛态和♀/♂性比对次年茶园蜘蛛种群发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今,绿色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指标之一。茶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饮品,饮茶是一种有利身心的活动。本文从贵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色茶饮以及人文建筑等。基于当地条件,发展具有贵州独特魅力的茶文化旅游,建设各类主题茶园体验园,针对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