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新疆地区蛹虫草栽培实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养介质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长度、鲜干重、生物转化率以及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蛹虫草人工栽培介质,以期更好地提高本地区蛹虫草子实体的产出率和优品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的菌丝发育及子实体生长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以组培玻璃圆瓶的表现最好,其蛹虫草的菌丝及子实体生长良好,虫草子实体长度6.50 cm,鲜重12.76 g/瓶,干重2.46 g/瓶,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3.8%,净利润2.02元/瓶。因此,组培玻璃圆瓶(内底径6.5 cm,口径6.9 cm,高10.8 cm)可作为蛹虫草人工栽培适宜的培养介质,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量,为伊犁乃至新疆地区规模化栽培人工蛹虫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栽培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培养基,最佳接种量为20 ml,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1℃,最佳光照时间为14 h/d。  相似文献   

3.
正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目前,蛹虫草主要用在餐饮业和医药保健方面,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来,蛹虫草的人工栽培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的菌丝、子实体生长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常规瓶栽蛹虫草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栽培北虫草,缓解天然冬虫夏草原料紧张的局面,利用人工配制培养基技术,探讨了培养基中不同碳源种类及浓度对北虫草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虫草在以大米充当碳源、料水比为1∶1.35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多、虫草多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俗称北虫草、虫草花,隶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麦角菌目(Clavicipitales)麦角菌科(Cordycepps)虫草属(Cordyceps)真菌,是虫草属的模式种。蛹虫草和我们常说的冬虫夏草十分相似,药理作用也基本相同,并且在某些功能成分含量上达到甚至超过天然冬虫夏草。研究发现,蛹虫草富含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辐射及调节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我国已知的100多种虫草,由于寄主不同,又有不同的物名,以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在中药领域最为著名。冬虫夏草目前还不能完全人工栽培。《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北虫草(蛹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为冬虫夏草入药。”由于野生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故催生出了虫草人工栽培技术的高科技研发。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对经12C6+重离子辐照选育的北冬虫夏草高产菌株G5的人工栽培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高产菌株G5栽培的最佳培养基为大米80%+蚕蛹粉20%,培养基料水比为1∶1.5;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3℃和21℃;最佳散射光照强度为500 Lx。  相似文献   

7.
对001号蛹虫草菌种与市售蛹虫草菌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并观察了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蛹虫草001号菌种生长良好,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对照菌株.001号蛹虫草菌种适合人工栽培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001号蛹虫草菌种与市售蛹虫草菌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并观察了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蛹虫草001号菌种生长良好,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对照菌株。001号蛹虫草菌种适合人工栽培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马国良  马琪  看措  东主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9-18541,18547
[目的]开发天然的富硒虫草产品,为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不同浓度硒,研究其对蛹虫草菌丝、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在21.0~23.0 mg/L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形成原基、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表明该浓度范围内对子实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5.0 mg/L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且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在硒+肌醇的复合浓度中,添加硒9.0 mg/L+肌醇4.0 mg/L的培养基中蛹虫草菌丝生长最快;硒21.0 mg/L+肌醇4.0 mg/L促进了蛹虫草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其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处理。[结论]低浓度硒促进了蛹虫草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对其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优质蛹虫草(Cordycps militaris Link)液体菌种为栽培种,分别以12、16、20、24、28℃5个不同温度处理对蛹虫草的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温度处理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的变化,并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培养温度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分别为16~20、20~24、20、20℃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优良,生产周期较短,出草产量较高。说明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对温度十分敏感,实行变温管理是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