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近年育成的5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了产量鉴定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山东莱西春播,其子仁产量均高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丰花1号;安徽夏播其子仁产量比普通油酸对照种鲁花8号或白沙1016增产10.40%~17.03%;5个品种的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亚比均高于24,其中花育962油亚比最高,达31.65。下一步将着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它们的产量潜力,培创高产典型,以期促进我国高油酸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花育963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高含糖量普通油酸含量花生06-I8B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突变体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抗青枯病、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3~2015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比试验,子仁平均产量3 446.80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33平均增产4.31%;油酸含量80.1%,油亚比为25.0。花育963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505029),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 37037〕。  相似文献   

3.
花育665是利用冀花4号与CTWE搭配杂交组合,并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辅助选择而育成的我国首个高油酸兰娜型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和早熟的统一。山东莱西种植生育期在120天以内,2015—2017三年区试,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子仁8.44%~26.53%,油亚比为24.69。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可为我国花生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威选68、花育655、日花高油2号,宇花31、宇花91等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利用;花育910、花育957、花育52、花育51等油酸含量不达标,其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花育656、花育958、花育951产量较低,不宜在威海市推广。高油酸花生推广,要确保种源质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相对大果品种,中小果型高油酸花生有产量和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5.
引进15个花生新品种进行产量和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泉花106产量最高,较对照泉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植株高度中等,果大仁大,适合在福清市推广种植;泉花13号、泉花14号、泉花15号和泉花16号品质优、丰产性较好,适合在福清市推广种植。泉花13号、泉花14号、泉花15号为高油酸品种,含量均在75%以上,泉花16号为高油、高油亚比品种,这4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增产,但不显著,可作为优质品种在福清市进行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6.
高油酸花生是今后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引进开展了4个品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品比试验,以我市主栽品种宛花2号为对照,选择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宜在我市种植,综合性状各有优劣并获得较为理想产量,花生籽粒和花生油商品性状好,且优于普通品种宛花2号。其中花育51、花育52、开农176产量高,亩产超过450 kg,经济效益好,适宜在南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冀花19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 (冀花6号)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北方片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5 374.2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19号增产7.23%;在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5 175.5 kg/hm2,平均子仁产量为3 745.8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33号增产5.46%和8.51%;平均油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比例为75.4%;中抗黑斑病,高抗网斑病。2015年12月冀花19号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进行27个花生品种和16个花生品系对叶蝉和斜纹夜蛾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花生品种叶蝉和斜纹夜蛾虫害级别广义遗传力均为高,说明针对这两种害虫的抗性遗传改良具有可行性;鉴定出中抗叶蝉的花生品种18个,中抗斜纹夜蛾的花生品种19个、品系11个,其中兼抗普通油酸花生品种9个(花育31号、花育41号、花育6610、花育9610、花育9612、花育9613、花育9615、花育9616、花育9617)、兼抗高油酸品种4个(花育661、花育664、花育666和花育963)。这些抗源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虫机制、进行抗虫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健全花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2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鲜花生果柄强度、鲜荚果和干荚果三向果壳强度测定及鲜食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花育962、花育964、花育965、花育666、花育662、花育665、花育963、花育663、花育9623、花育668、花育966、花育9622、花育661、花育961共14个品种适合鲜果机械收获;除花育664、花育964以外的25个品种适合干荚果机械收获。花育961、花育663、花育9622最适合鲜食,同时也适合鲜果和干荚果机械收获。果柄强度和果壳强度广义遗传力为中或高,而各项鲜食感官品质指标以品种均值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估值均为高,说明遗传手段可对花生机械适收性和鲜食感官品质改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抗青枯病不亲和野生种种间杂种06I8B4为母本、以自育高油酸亲本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选择用分子标记辅助与近红外模型进行,青枯病抗性实施自然病地鉴定,由此育成抗青枯病、高油酸、高产、食用型品种花育963和花育668。其适应性广,产量水平不逊于普通油酸高产品种;油酸含量超过80%,油亚比均在24以上;口感佳,适合食品加工;青枯病抗性分别达抗病和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02-109
对16个普通油酸、74个高油酸花生基因型子仁钙、钾、镁、硼、铁5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其变幅分别为171.00~990.10、2 987.10~10 112.70、840.40~2 607.20、10.10~32.20、8.10~22.40 mg/kg。鉴定出这5种矿质元素含量高或低的材料7个,其中16L29(花育969)在历年测产中均比对照花育33号子仁增产。首次提出了基于概率分级方法的花生子仁矿质元素含量分级标准。5种元素改良潜力以钙最高,铁最低,硼、钾、镁居中。矿质元素含量与主要品质指标、发芽指标和耐盐碱性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百仁重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对大粒和小粒花生矿质元素含量进行遗传改良是可能的;耐苏打盐碱花生应具有较高的铁、钙利用效率和较低的镁利用效率。聚类分析中子仁某种矿质元素含量最高、最低的花生基因型分别聚为一组或一个亚组。本研究结果对花生矿质元素改良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在植物油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低油低油酸品种花育17号、高油高油酸品种花育910和高油低油酸品种花育918为试材,分析了不同含油量花生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AhDGAT1-1、AhDGAT1-2和AhDGAT3-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hDGAT1-1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低油低油酸品种和高油高油酸品种的荚果发育初期(下针后30天),而在高油低油酸品种中则出现在荚果发育中期(下针后40天);AhDGAT1-2基因的表达峰值出现在低油低油酸品种的荚果发育初期、高油高油酸品种和高油低油酸品种的籽仁油脂积累快速期;AhDGAT3-3基因在3个花生品种中的表达峰值均出现在荚果发育的中后期。推测AhDGAT1-1、AhDGAT1-2和AhDGAT3-3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有利于花生油脂的合成与积累,但其起作用的时期存在种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高油、高油酸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耐旱花生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  王斌  赵孝东  李新新  吕敬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26-8927,8930
[目的]开展耐旱花生品种筛选试验,以筛选优质高产耐旱花生新品种,为其在临沂丘陵薄地花生种植区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参试花生品种共8个,分别为花育36号、开农49、山花9号、豫花9719、花育22、山花11号、临花5号、临花6号,以花育25为对照.[结果]参试品种中山花9号和花育36号表现较好.其中,山花9号生育期比对照晚1d,株高最矮,分枝数、结果枝数最少,饱果率最高,出米率也最高,子仁产量为3 457.5 kg/hm2,比对照增产10.6%,居第1位,抗旱性强,抗涝性中等,综合抗性好;花育36号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株高比较低,分枝数、结果枝数和对照差不多,子仁产量为3 295.5 kg/hm2,比对照增产5.4%,居第2位,抗旱性、抗涝性中等,综合表现好.[结论]山花9号、花育36号综合性状良好,生育期适宜,可作为临沂丘陵薄地花生种植区域耐旱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是山东省花生生产第一大市,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品种有利于该市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对24个新引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等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开农61、花育963、花育917、冀花13号、花育663共5个适合该市推广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价和充分利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2个花生品种品质的5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隶属函数值不低于对照‘花育33号’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花224’、‘云花1号’、‘花育9122’,这3个品种综合品质较优,适宜在北方地区种植推广。其中,‘中花224’油酸含量大于75%且O/L>10,可作为优质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利用;‘云花1号’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可作为优质鲜食花生品种;‘花育9122’含油量较高,可作为油用加工型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6.
《山东农业科学》2019,(9):79-86
利用7份在莱西鉴定的高油酸花生材料,在4个地点种植,估算了含油量、脂肪酸含量、油亚比和碘值的广义遗传力。结果表明,含油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低、高;油酸含量、油亚比、棕榈酸、花生酸、十七碳烷酸、花生一烯酸、棕榈一烯酸含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硬脂酸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低或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亚油酸、山嵛酸、二十四碳烷酸、十七碳一烯酸含量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前三者为低,后者为中或高,但四者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碘值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中至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认为必须注重低油地区高油资源创制,并在多环境(多地点、多年份、多季节)中评价其高油性状的稳定性,高油酸品种亚油酸含量的稳定性亦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富含高蛋白质,一般以家庭消费为主。发展至今,花生种皮已不是单色统一天下,同时还有了黑色、白色、花色等。花育23号作为花生家族中的新成员,来自于山东省。这个品种属于珍珠豆型高油小花生,饱果率高,抗病性强;不论土壤肥沃或贫瘠,干旱或多雨均能高产稳产,与普通品种的种植没什么两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研究员禹山林说:花育23内在品质也非常好,表现在油酸亚油酸比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冠比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高脂肪品种菏花7号和高油酸/亚油酸花生品种开农6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整个生育期持续控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45%的中度干旱。测定出苗后10 d、30 d、50 d和70 d的根冠比、经济系数、千克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等,同时检测籽仁脂肪含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根冠比大于正常水分处理的;30 d时菏花7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与正常水分间无显著差异;50 d时菏花7号和花育22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正常水分处理;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和高脂肪品系菏花7号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21.00%和16.65%,高油酸品种开农61号抗旱能力最差,减产幅度达36.56%;干旱条件下,抗旱型品种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高脂肪品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高油酸品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根冠比、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疆花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轻简化发展趋势,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本文作者选用17个不同来源和不同用途的花生新品种在新疆哈密地区进行产量适应性和相关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我区适应性较好,均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在117~128 d,其中,冀花1609的荚果亩产量和子仁亩产量最高,分别高达683.9 kg和485.5 kg;机收花生9号的主茎高和侧枝长高于其他品种,其荚果产量和子仁产量居中;冀花1605出仁率最高达76.7%,但其荚果产量和子仁产量都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来看,冀花1603、冀花1606、冀花1609和冀花4号这四个品种可作为油用型花生品种的优良品种;中花215、鲁花14号这两个品种果中大,子仁整齐,可作为优良的食用型花生品种;机收花生3号、机收花生9号熟期合适、株型匍匐、产量潜力大,可作为机收花生品种的首选品种。总之,今后新疆引进花生品种在具备"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综合优点基础上,特别要突出熟期适宜、耐密抗旱、晾晒脱水快、适宜机收、专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庞海  梁永军 《农技服务》2014,(12):74-75
我院引种了花育19号、花育21号、花育30号、花育33号、冀花9号、冀花10号和徐花13号7个花生新品种,分析了其出苗率、主茎高和侧枝长、产量、单株性状、荚果性状,并对7个品种作了评述,以产量来衡量,花育19号较适宜在当地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