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6年,国务院将西吉县列为全国首批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之一进行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奋斗,全县共完成各类节水灌溉面积14.10万亩,其中渠道衬砌灌溉4万亩,管灌5.80万亩,喷灌0.80万亩,井窖节灌3.50万亩。共建设田坪上牛、城郊乡沙葱洼等46个节水灌溉示范点,8785个示范户,示范面积达到5.16万亩。目前,西吉县继续加大节水灌溉的工作力度,先后开工改扩建马莲、夏寨两座中型水库,工程建成后新增库容1634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95万亩。完成3600眼水窖的建设任务,发展集雨节灌面积0.4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西吉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朝阳县处于辽宁西部,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旱。降雨量较少,水资源匮乏,因此,寻求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是朝阳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业生产上始终坚持探索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破解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农业发展瓶颈。朝阳县耕地面积135万亩,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  相似文献   

3.
吉国荣 《甘肃农业》2001,(12):34-35
黄羊灌区始建于1951年,建成库容5644万立方米水库一座,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26万亩,保灌面积13.5万亩.灌区地处凉州区东端祁连山北麓,属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仅161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20毫米,地表年径流量9.0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5亿立方米,亩均可利用水资源605立方米,占全国亩均水量的34.2%;人均占有量887立方米,占全国人均的37%.目前,地表水比50年代减少了19.2%,地下水也每年以0.4米的速度下降.干旱缺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节水灌溉已刻不容缓.1999年黄羊灌区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农业示范项目后,经过两年的建设,已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全省发展节水农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微灌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微灌技术的发展及效果设施农业在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戴河区温室大棚发展迅速。而大多数大棚灌溉采用传统的畦灌方式,不仅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增加了棚内湿度调节的难度。因此在温室大棚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使土地成方连片,建设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对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提供了机遇。由于我区农业基础条件优越,耕作技术先进,农业机械先进、配套、适用,1998年2002年分别争取国债资金100万元、90万元,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园区,建设规模分别是970、960亩。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业》2001,(10):44-45
在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半干旱面积比例很大,干旱面积约7000万hm2,其中北方旱地面积5300万hm2,南方1700万hm2,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水资源,由于在地理和时空上分布不均,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部分的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干旱地区,旱地作物种植与有灌溉条件耕地相比,两者产量每公顷相差1200~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技术简介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现状 从70年代至今,即墨市的节水灌溉从无到有,经过了试验试点、示范推广和规模发展等几个阶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入配合下,全市的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00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5万亩,半固定式管道14万亩,喷灌0.3万亩,微灌0.7万亩,移动式软管灌溉29万亩。每年可节约用水5800万立方米,增产粮食2.1万吨,蔬菜0.9万吨,果品0.5万吨。  相似文献   

7.
《农村科学实验》2005,(12):24-24
自2002年以来,农业部把灌溉施肥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引入到蔬菜、果树等作物的栽培管理中。在全国10个省组织试验示范,建立了核心示范区20万亩,平均亩增收722元,平均亩节水122方,平均亩节肥30%。这是记者从日前在京举行的2005国际灌溉施肥研讨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8.
察右中旗属于干旱地区,通常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遭受严重的旱灾。旱地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灌溉区的水浇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已经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发水源和节水灌溉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06年。察右中旗在红萝卜主要种植区乌素图镇引进试用多孔塑料软管微喷灌技术试验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07年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面积已达到5000亩,今年普及推广达31500亩。下面将微灌技术在我旗露地红萝卜作物上使用情况介绍给广大菜农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农村百事通》2006,(4):18-21
北京市“2万公顷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任务前不久全部完成.共建成管灌1.73万公顷.喷灌1000公顷.微灌666.67公顷,渠衬1000公顷、北京市30.93万公顷农田实现节水灌溉.占总农业灌溉面积的84%,2005年农业灌溉节水3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苏沁农牧场共有耕地35万亩,为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牧场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把节水灌溉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今年计划利用国家贴息贷款政策投资4500万元,落实节水灌溉3.74万亩,目前已投资2000余万元购买了挖掘机和配套拖车各一台、水泵及配套控制柜14台(套)、变压器7台、PVC管材4万米、喷灌机31台以及其他附属装置。  相似文献   

11.
我镇从2002年开始试种水稻新品种优粳“5356”,2003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今年全镇可达上万亩,占全镇水稻面积1.6万亩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高原农业省,75%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灌溉设施缺乏,有效灌溉面积为2276万亩(1亩=1/15ha),占常用耕地的36.13%,干旱缺水是云南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瓶颈的今天,各国的节水农业专家都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次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为此,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旱地上开展了等高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挖掘旱地的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和平牧场膜下滴灌技术及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大庆市境内,属北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春季干旱多风,常十年九旱。因此,寻求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是牧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在总局、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和平牧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进行了66.6hm^2的膜下滴灌试验,种植烤烟13.3hm^2、黏玉米33.3hm^2、红辣椒20hm^2。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梁仲锷 《甘肃农业》2004,(10):65-66
引大灌区灌溉面积由原设计 86万亩扩大至 10 3万亩后 ,年总用水量不能超过 4 .4 3亿 。研究表明 ,灌区在原设计运行方式下运行 2 5年后 ,可能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面积将达到 17.5万亩。这就要求引大灌区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 ,在灌区全面推广实施节水灌溉 ,开展节水灌溉是灌区“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索适合引大灌区实际的高新节水技术 ,为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提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使引大入秦工程在高效和可持续节水农业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已建成的示范区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和监测 ,对示范区内的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做出筛选和科学评价 ,并从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15.
坊前镇地处无锡市近郊,现有耕地8575亩,人口1.85万。2002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4000万元,增加产值2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和11%。自1999年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服务为支撑,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培育特色村为重点,加快优质高效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新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2543亩,全镇粮经比例达5:5,并初步形成坊前丝瓜、食用菌、奶牛等6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陈杰 《现代农业》2014,(12):100-101
<正>近年来,清水河县面对当地年年干旱和瘠薄坡梁旱地等自然、地理条件,试验推广以地膜覆盖、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等为主要内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旱作农业初步显现出抗旱、节本、增效的作用,找到了一条适合中西部干旱山区发展种植业的道路。一、清水河县基本情况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沟深、土地零散、水源奇缺。全县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不足3万亩,基本是  相似文献   

17.
旱作节水农业是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补充灌溉两种基本生产类型的总称。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总耕地面积38.3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1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旱地2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是代县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严重影响农作  相似文献   

18.
宁夏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宁夏耕地总面积129.31万公顷,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0%(表1)。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恢复生态平衡的需要,在自流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李锐 《中国农垦》2006,(4):73-73
新疆兵团九十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等机遇,依托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建设、职工危旧住房改造等,实施国家艾比湖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开展艾比湖生态环境冶理,对湖畔边缘实行了封育、建设人工植被、实施封沙育林、营造大型宽带防风基干林,保护了艾比湖湿地的自然生态林和天然草场,沙漠化、荒漠化日益得到遏制。该团先后投资近1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家高新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依托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喷滴灌节水灌溉,于2002年从以色列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地埋滴灌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在全团改造了5000亩地埋式滴灌、55万亩膜下滴灌,每年节水近1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5200万亩     
正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新疆超过5200万亩耕地实现高效节水,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2018年,新疆将以高效节水技术为支撑,在北疆加快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在南疆加大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尽早让农民接受并掌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