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科技》2010,(7):25-25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过在山东青州却盛传另一句话叫“种银瓜得银子”。这里说的“银瓜”是青州银瓜。青州银瓜主要产区在流经青州市的弥河滩。由于光照强、水源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银瓜逐渐形成了以表皮洁白、个大、肉脆、味甜、香气浓郁为特点的优质甜瓜种群。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下的是假种子。收获的将是什么呢?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的126户农民就遇到了这样的蹊跷事。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黑龙江)》2014,(4):I0004-I0004
“水面能种大西瓜,又甜又大又起沙;水箱里装上营养液,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在春节晚会《过河》中的台词,说的是一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无土栽培。安溪县也有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技术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并获得成功。如今,这些水里种出来的蔬菜已走进市场,进入百姓餐桌。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而,近年来由于假劣种子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事件屡有发生,使一些种下假种子的农民付出辛辛苦苦的劳动却一无所获。近日,在莱芜市莱城区发生的一起劣质西瓜种案件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假劣种子坑农更害己。  相似文献   

5.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天下尽人皆知的事情。时下正是棉花种子销售旺季,由于杂交棉种制种成本增加、面积减少等原因导致杂交棉种价高难下,假劣棉种趁机上市。由于棉花品种繁多,不同的棉种间外形差别不大,所以这些假劣种子农民无法凭外形鉴别,只有到挂铃或采摘时才能发现。因发现较晚,产量损失往往难以弥补,这一年也就白种了。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1,(9):22-22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而.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南瓜砧木“砧王”、“砧先锋”等嫁接专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改变了轮作种植的传统模式.有效解决了西瓜、黄瓜等瓜类重茬土传病害严重.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产的问题.使瓜类蔬菜重茬连作成为现实.开创了瓜类种植产业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扬州市大桥镇一株苦瓜藤上却长出了丝瓜,令主人和邻居喷喷称奇。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1,(9):22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而,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南瓜砧木"砧王"、"砧先锋"等嫁接专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改变了轮作种植的传统模式,有效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自1900年孟德尔(G.Mendel)的粒子遗传学论文“植物杂交试验”被重新发现以来,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孟德尔以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普遍生物学现象,虽然早为人们所认识,然而产生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却不清楚,长期以来都是以“混合遗传”的概念来解释父本与母本结合后的遗传变异现象,而孟德尔在他的试验报告中,就豌豆杂交遗传特点提出了两个重要法则,这便是著名的分离法则和自由组合法则。他假设在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0.
王晓 《当代农业》2010,(14):61-61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一、以身示教,胜于言传父母、亲人是爱心传递的使者,尊老爱幼,用心去影响孩子,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提起"基因",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物种的遗传物质,而对"遗传"的认识,多数人还停留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基础境界。近年来,"转基因"一词不绝于耳,公众、媒体对于"转基因"争议的报道,给这个新兴"事物"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2.
闲话克隆     
张文毅 《辽宁农业科学》2002,(5):53-54,F003
在当今生物科技领域 ,基因组研究、转基因和动物克隆已成为三大热点 ,它们之间既有分别 ,又有关联 ,基因和基因组研究是理论基础 ,转基因和动物克隆则系技艺派生 ,但三者都属遗传学范畴。1 与克隆相关研究的评述由于社会和宗教的制约 ,人类对生物包括自身的理性认识滞后于对非生命世界的认识 ,直到1 90 1年 ,“遗传”作为一门科学才正式诞生。借助于物理学、化学、数学、解剖学、细胞学等学科的先期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遗传学得以后来居上 ,经过几次飞跃 ,从“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的形体认识达到DNA主宰遗传的分子水平 ,创造了 2 0世纪…  相似文献   

13.
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猪生猪,牛、馬的后代总是牛、馬。是什么东西把亲代和子代联系起来,而使它們之間保持相似呢?这是生物学上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問题。遺传学家們几乎集中全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各种假說和推論。但是直到近十几  相似文献   

14.
<正>异常气候非人为所能控制,但跨区域引种在农业生产中确实存在很大的潜在危害,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种要注意品种审定公告"产量高"、"品质优",很多农民容易为这些种子标签上的广告语所诱惑,认为买来种下就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选种首先要了解自身种植区域的环境,如当地种植单季稻还是双季稻,种植季节有多长,一般种粮农民都对此有所了解,而更关键的是,种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创新团队通过给断奶前幼龄犊牛强化口服接种成年奶牛瘤胃液发现,反复接种瘤胃液对断奶后犊牛瘤胃微生物群落定植没有取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效应,但可降低犊牛腹泻发生频次和腹泻持续时间。该研究成果为通过微生物组干预预防犊牛腹泻和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4日,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发布新闻公报称,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长乔·路德维希表示,保存植物遗传基因,是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合作从中得利,保存植物遗传基因,造福后代。最近在澳大利亚出现的天气异常对粮食作物的影响,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植物遗传基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1.什么是基因?答:"基因"为英语"gene"的音译,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所有的基因都由4种碱基组成。地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这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人们对这种  相似文献   

18.
自1900年孟德尔(G.Mendel)的粒子遗传学论文“植物杂交试验”被重新发现以来,生物科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孟德尔以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达一普遍生物学现象,虽然早为人们所认识,然而产生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却不清楚,长期以来都是以“混合遗传”的概念来解释父本与母本结合后的遗传变异现象,而孟德尔在他的试验报告中,就豌豆杂交遗传特点提出了两个重要法则,达便是著名的分离法则和自由组合法则。他假设在生殖细胞中含有控制性状表现的遗传因子(后由约翰逊改称为“基因”)。达对旧的传统观念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他的科学论断为颗粒遗传奠定了基础。根据萨顿(W.S.Sutton 1902)的分析,这种遗传因子与染色体有平行关系,从而推测基因主要存在干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上,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摩尔根(T.H.Morgan 1909)以果蝇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伴性遗传、连锁与交换等现象,并总结出连锁遗传法则,进一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  相似文献   

19.
<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说有什么样的付出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但进入社会领域,很多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比如"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什么意思呢?有许多事情,出发点是好的,也积极展开了工作,但最后的结果却不怎么样,甚至南辕北辙。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过程。去年郑州金水区实施了一年多的"城管业务外包"举措被叫停,原因是金水区将一些城市管理执法权承包给物业公司行使,利用公司"以暴制民"、"以违法制止违法",导致多起野蛮执法案件。市场化运作这个"龙种"为什么会变成"跳蚤"?执法权是一种公权力,公司  相似文献   

20.
<正>一、概念介绍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调控一切生命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该生物获得新功能。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通俗地说就是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