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松     
湿地松常绿乔木,原产美国东南部,从南卡罗来纳州到佛罗里达州中部以北、路易斯安那州东部沿海平原均有分布,其北限为北纬33度,垂直分布可达150米左右。分布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170—1,460毫米,年平均温度15.4—21.8℃,绝对最高温度36.4℃,绝对最低温度-11.9℃,霜期较短。湿地松木材坚硬,材质优良,适用建筑、地板、箱盒等用材。树脂多,质量好,是生产松香和松节油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2.
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我所于1974、1975年由省林科所分得湿地松种子20斤、火炬松种子5斤,共培育湿地松苗8万株、火炬松苗2万株,于1975年春营造火炬松、湿地松各100亩,其中绝大部分苗木供给本县国营林场及重点社队林场造林。两种松的造林地位于低丘陵区,土壤为红壤,PH值5.5—5.6,干燥瘠薄。根据衡山县气象站1960—1976年气象资料,平均年降雨量1373.1毫米,年日照时数1633.9时,年无霜期287天;年平均温度17.1℃,年最高温度39.9℃(出现在1971年7月21日),绝对最低温度-8.9℃(出现在1972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栽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原产美国南部,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下。湿地松适生于夏雨冬旱,有明显干湿季节的亚热带气候,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原产地年平均气温15.4℃-21.8℃,绝对最高气温37℃,偶尔达41℃,绝对最低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270-1460毫米,从目前引种地区的情况看,凡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于-18℃,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源地区都适于湿地松的生长。湿地松在中性以至强酸性或水土流失的红壤陵地、排水不良的沙粘地均生长良好,尤以在低洼沼泽地的边缘生长最好。湿地松较耐旱,在干旱瘠薄的丘陵地也能正常生长,湿地松主根深,…  相似文献   

4.
在昆虫饲养室,保持温度在24~26℃、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及时清除不利于寄主培育和天敌繁殖的有害生物及更换萎蔫的松苗,为实现建立湿地松粉蚧种群和湿地松粉蚧寄生蜂的寄生繁殖提供寄主条件。  相似文献   

5.
园地选择 气候条件:我区核桃适宜栽培的气象因素为:绝对最低气温2℃~-15℃,绝对最高气愠30℃~37℃,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相对湿度40%~80%,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 地形:山地、丘陵的缀坡面、平地或沟洼地均可种植。 土壤:以保水、透气良好的壤土、沙壤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7~7.5为好。 整地  相似文献   

6.
漾濞核桃     
漾濞县是云南省核桃的主要产区之一。漾濞核桃以高产、皮薄、出仁率高、含油量高而驰名。它是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物资之一。漾濞县年平均气温15.7℃,绝对最高温度34.5℃,绝对最低温度-2.0℃,年降水量1,06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2%,无霜日数200天,土壤多为山地森林红壤或棕色森林土,很适宜核桃生长。核桃多分布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主要种植在地埂、房前屋后或箐沟两旁。种植在地埂及耕地中间的核桃,由于长期实行林粮间作,土壤疏松,养料充  相似文献   

7.
嗜热菌多生长在土壤、肥堆、热泉和火山地带,在晒热或自热的生境中,也常有存在。根据嗜热菌适应温度范围的不同,对嗜热菌分成生理上不同的三类:生长最高温度在70℃以上的极端嗜热菌、生长最高温度在50℃~65℃的兼性嗜热菌和生长最高温度在15℃~50℃的耐热细菌。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色二孢菌引起湿地松枯梢病。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5-31℃,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子实体最早形成。分生孢子在10%的湿地松和油松针叶浸汁中萌发最好,6h萌发率达90%以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7;在水滴中纟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几乎显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檫木育苗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檫木,为高大落叶乔木。檫木生长迅速,树干圆满、通直,是材质优良的用材树种。一、生物学特性。檫木喜光,具深根性,适均温度12℃~20℃,绝对低温-1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宜在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生长。分布在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  相似文献   

10.
陕北沙区属毛乌素沙漠一部分,总面积2875万亩,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等县长城以北和以南部分地区。该区属于草原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8℃,1月平均温度-9~-11℃,7月平均温度22~24℃。绝对最高温度40℃,绝对最低温度-32.7℃。无霜期150~178天。土壤冻结期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中旬,冻土最深120厘米。降水自东向西递减,介于350  相似文献   

11.
<正> 湿地松(Piuns elliottii Eng elm)原产美国东南部,世界上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都广泛引种栽植。一九七五年,我区开始引进,先后在当阳、枝江、远安三县所属的丘陵区进行栽培。该三县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均能满足湿地松生长的要求。其年均气温在14. 5℃-16. 5℃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范围,全年无霜期在250-270天区间,海拔多为80-300米,土壤多为黄棕壤,PH 值介于5. 6-7. 0之间,有机质含量均在1%以上,林地生产力以五、六级为主,为湿地松的速生丰产提供了优越的立地条件。早期定植的湿地松,现有林分平均高8. 2m,平均胸径14cm,平均单株材积0. 0724m~3,平均每亩蓄积达六立方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对1年生湿地松幼苗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研究.试验设对照(CK)、连续性水淹(CF)和周期性水淹-干旱(PF)3种不同水分处理,每种水分处理均设置湿地松幼苗土壤与无植物对照土壤.测试的土壤指标包括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以及pH值.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土壤相比,湿地松幼苗实生土壤在PF组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H与AK除外);湿地松实生土壤在CK组的AK含量显著低于无植物空白对照组.除pH外,水分对湿地松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湿地松土壤PF组的OM,AN,AP,TK含量显著高于CF与CK组;无植物组的土壤磷、钾含量均不受水分含量的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可知:OM与AN,TN,TP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量N,P,K含量之间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湿地松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需要较多钾元素,并能有效改变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水淹条件能促进湿地松土壤P,K的释放,并提高AP含量;这与水淹-干旱交替性变化加速湿地松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形成鲜明对照.若将湿地松幼苗种植于三峡水库库岸带,有可能由于土壤N,P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促进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7种林分类型土壤涵养水源效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湿地松、大叶相思、竹林、杉木、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等7种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山市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贮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能。结果如下:7种林分类型0~10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平均值为562.7 mm,以大叶相思和阔叶林这两种阔叶林分为最大、在600 mm以上,而杉木、湿地松和马尾松等针叶林较小、在510~536 mm之间;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居中。土壤的初渗速度15.78~39.50 mm/min,稳渗速度2.08~4.40 mm/min;土壤入渗过程的回归方程表现为幂函数形式,回归系数R值均大于0.95,方程拟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对湿地松松脂加工,要达到国家标准的松香,不能沿用马尾松松脂的加工工艺,而应采用直接火滴水法加工。加工时火力要猛,滴水量要大;保温温度应控制在165~175℃;保温时间以35~40min为宜;放香温度控制在185℃左右,不要超过190℃,避免树脂酸高温氧化使松香变红降级。  相似文献   

15.
五种植被恢复模式对邵阳县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土壤剖面调查和采集土壤样品,对比研究5种植被恢复模式(侧柏纯林、枫香+侧柏林、枫香纯林、湿地松+枫香林、湿地松纯林)下土壤理化性质,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邵阳县喀斯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被恢复模式中侧柏纯林、枫香+侧柏混交林以及枫香纯林呈碱性,而湿地松+枫香混交林以及湿地松纯林生长速度快,7年生的湿地松平均胸径7.79 cm,平均高5.07 m,土壤呈酸性;土壤含水率较低,并相差不大,其中上坡位的枫香纯林土壤含水率最小,只有18.11%;土壤质量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侧柏纯林、枫香纯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湿地松纯林、侧柏+枫香混交林,土壤孔隙度则相反。土壤全P、全K、全Ca、全Mg、全Fe、Zn、Cd、速效N和速效K的含量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差异显著(p0.05),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Ca的含量差异最为明显;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的土壤全N、Cu、Mn、速效P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只与土壤的本底值有关。  相似文献   

16.
北美红杉在我国的引种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北美红杉在我国华东、西南几省引种已20余年,其适用能力较强,在各引种栽培点都能生长,但以昆明、贵阳、舟山、都江堰等地生长较好,且都已开花结果。根据各引种点不同生态环境与北美红杉生长发育的关系,探索了该树种对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北美红杉在我国引种区对年均温14~17℃,绝对最高温低于40℃,约对最低温不低于-10℃,年降水量1000~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80%的亚热带  相似文献   

17.
5种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标准木平均生物量为44.32~94.92 kg,单株材积为0.083~0.161 m3。无论0~20 cm土层,还是20~40 cm土层,pH值和放线菌含量都和林木的材积、生物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容重、水分含量与林木材积、生物量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保证林地土壤充足的水分和定期翻土有利于林木的生长。下层土壤中的过氧化酶、脲酶活性和湿地松的材积、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蔗糖酶活性却与湿地松针叶生物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氮、磷、钾养分含量与湿地松材积、生物量、树干、树枝相关性不显著,全磷含量与针叶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速效磷与针叶生物量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的深层次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芽移育苗需一系列技术措施,除选择好圃地外,主要是: 1.种子催芽选择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于4月上旬浸种之前,先将种子漂洗,除去瘪粒和杂质,用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进行常规消毒.用45~60℃的温水浸种催芽,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3.搅拌使种子受温均匀,浸泡1天后,把种子捞在箩筐里,置于适宜发芽的温度(18~25℃)下催芽.每天用干净温水(25~45℃)冲洗2次.切忌淋水温度低于催芽温度,以防种子感冒.种子的吸收水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慢,温度高,吸水快.  相似文献   

19.
北美红杉在我国的引种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红杉在我国华东、西南几省引种已20余年,其适应能力较强,在各引种栽培点都能生长,但以昆明、贵阳、舟山、都江堰等地生长较好,且都已开花结果.根据各引种点不同生态环境与北美红杉生长发育的关系,探索了该树种对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北美红杉在我国引种区对年均温14~17℃,绝对最高温低于40℃,绝对最低温不低于-10℃,年降水量1000~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80%的亚热带温暖和温凉、湿润和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比较适应.在红壤、黄壤或棕壤上都能生长,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生态适应性研究为我国扩大其栽培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自 然 概 况 地处北纬44°03′,海拔高522.2米,年平均气温7℃,绝对最高温度42.8℃,绝对最低温度零下37℃,年降水量18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年平均蒸发量2043毫米,无霜期平均164天,6—7月常有旱风出现。 土壤为沙壤土、中壤土、沙土为主,土层厚度30厘米—1米以上。无碱或微碱,地下水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