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鄂杂棉 6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抗虫棉。它具有早熟、丰产、株高桃大、吐絮畅、抗虫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 2 0 0 4年 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 1 2 5~ 1 30天。株高 1 .3m左右、叶片大、深绿 ,较上举 ,茎秆粗壮。果枝与主茎夹角 65°~ 75°,通风透光性好 ,清秀疏朗 ,层次分明 ,株型呈松散宝塔型。中部平均铃重 6g,朵大 ,絮色白 ,易采摘。大样衣分 40 .5 %。1田间表现1 .1易出苗 ,苗势强。据近三年在荆州市公安县、安庆市宿松县等地区试 ,鄂杂棉 6号发芽势强 ,出苗整齐、出苗率高 ,子叶肥大 ,叶色浓绿 …  相似文献   

2.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  相似文献   

3.
鄂杂棉14号(原代号楚99C-7),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从(62-1×泗棉三号)F1×173中优选的纤维品质优良、铃较大、结铃性强的F5代稳定单株202作母本与自育亲本45作父本于1999年杂交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棉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定名为鄂杂棉14号,是湖北省近年来审定的高产、优质中长绒棉杂交新品种。1特征特性植株中等,呈塔形,较紧凑,叶大中等,透光性好,铃卵圆较大。生育期136天,株高113.1 cm,果枝层20台以上,结铃性较好,铃…  相似文献   

4.
"龙杂棉1号"本是荆州市霞光种业试验开发站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3,定名为鄂杂棉7号),目前由湖南省常德兴地种业有限公司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定名为"龙杂棉1号".  相似文献   

5.
鄂杂棉 5号 (原代号楚杂鄂杂棉 5号 )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为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系。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了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突出 ,2 0 0 4年 3月 30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楚杂 1 80。 2 0 0 2 - 2 0 0 3年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增产显著 ,2 0 0 4年 4月 2 0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鄂杂棉 5号。1选育经过本品种是从鄂抗棉 6号中优选茎秆较硬、株型适中、结铃性好、抗逆性强的抗病株系 2 0 4作母本与美国引进…  相似文献   

6.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2003年湖北省棉花区试预试中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76.05kg,居预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7.9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87.3kg,也位居该组区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11.68%;2005年参加湖北省区试皮棉平均每公顷1528.2kg,比对照…  相似文献   

7.
鄂杂棉15F1(荆杂B×C)是湖北省荆州农科院以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法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5008。1亲本的创新与组合选配鄂杂棉15号F1的母本“B6系”是从自育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的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法定向选育而成的大铃丰产、优质、抗病陆地棉,父本“Y1.3系”(来源于岱红岱/湘棉11)是从湖南省棉科所引进并经过丰产性、抗病性筛选后获得的突出新品系,表现丰产、高衣、早熟,吐絮性能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种鄂杂…  相似文献   

8.
鄂杂棉1号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杂棉1号系荆州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新品种,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皮棉总产居首位,品质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于2000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成为湖北省主推的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9.
鄂杂棉17号(原代号:荆01-45)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以荆3372为母本,荆317为父本组配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杂交棉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2。1特征特性植株中等偏高,塔形较松散,透光性较好。茎秆以光滑为主,少数有稀茸毛。叶片中等,叶色较深。铃卵圆偏尖,结铃性强,上桃快,大铃,吐絮畅,好收花。株高125.5cm,果枝数18.6个,单株成铃27.8个,铃重6.17g,大样衣分41.44%,小样衣分43.9…  相似文献   

10.
鄂棉2 4 (原代号40 0 7)系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用泗棉3号作母本与87- 2 8杂交后,连续选择于2 0 0 1年育成。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湖北省常规棉区域试验,2 0 0 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生育期1 33天,株高1 2 0 cm,植株较紧凑,塔型,茎秆粗壮,有茸毛,叶片中等,偏小,色稍淡。全生育期长势较强,后劲足,早熟不早衰,结铃性强,上桃快而集中,铃卵圆形,单铃重5 .2 g,铃壳薄,吐絮畅。衣分率高,小样衣分44.39% ,大样衣分43.32 % ,子指1 0 g,霜前花率80 %以上。2产量表现2 0 0 2 - 2 0 0 3年湖北省常规棉区域试验平…  相似文献   

11.
洪渊萍 《中国棉花》2001,28(2):32-33
新陆早 1 1号 (原代号豫早 2 0 2 )由博乐种子站1 994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 ,经试种选育多年 ,于 1 999年由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新陆早 1 1号。1 品种特征特性1 .1 特征。新陆早 1 1号属早熟陆地棉品种 ,植株塔型较松散 ,株高 60~ 65cm,茎秆浅紫色 ,有茸毛 ;花乳白色 ;果枝 ~ 型 ,始果节 4~ 5节 ,主茎节间长度 5~ 7cm,果枝 8~ 1 0台 ;叶片较薄 ,深绿色 ,裂口较浅 ,叶层分布合理 ,早熟不早衰 ;铃椭圆稍尖有油点 ,铃壳较薄 ,4~ 5室 ,单铃重 5~ 6g,座桃早 ,单株成铃数 6~ 8个以上 ,铃位分布合理 ,…  相似文献   

12.
棉花麦后直播品种生产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选用5个品种(系)在襄阳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冈早棉0379实收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分别为3306.1 kg·hm-2和1503.5 kg·hm-2,其单位面积铃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生殖生长量较大;鄂杂棉10号铃重最高,籽棉产量与冈早棉0379相当,但单位面积成铃数和皮棉产量不及前者。在株型上,华惠15、冈早棉0379与鄂杂棉10号主茎叶片数和绿叶数较多,冈早棉0379果枝平均最长,鄂杂棉30最短。鄂杂棉30纤维品质较优。从产量的角度考虑,冈早棉0379是目前鄂北棉区比较理想的麦后直播棉花。  相似文献   

13.
柳达  张忠明  周枝乾  杨苑 《中国棉花》2006,33(10):25-26
鄂杂棉13F1(99B-4)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与荆州霞光农业科学试验开发站用“D39”作母本,“G4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5006。1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好,为中早熟陆地棉,全生育期135天。株高125cm左右,植株塔形。茎秆粗壮有稀茸毛,抗倒伏能力强。叶片中等大,通透性好,结铃性强且内、外围铃较均匀一致。单株铃数在40个以上,铃重5.8g以上,中部铃重6g以上,铃卵圆形。子指9.8,大样衣分42.56%,小样衣分43.34%。铃壳薄,铃壳尖外翻,吐絮特畅,易采摘。霜前花率一般在75%以…  相似文献   

14.
棉花新品种新陆中 1 7号( K31 )是由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良繁场选育而成 ,于 2 0 0 3年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2年在南疆各植棉区开始示范种植 ,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易拾花等优点 ,审定当年就在南疆各植棉区累计推广近 40 0 0 hm2。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 42天 ,植株塔型 ,株高 60~ 65 cm,茎秆粗壮 ,抗倒伏。 - 类分枝 ,株型较紧凑 ,叶片中等大小 ,茸毛多 ,抗蚜性好。第一果枝节位 4~ 5节 ,果枝数 1 0~ 1 1个 ,铃短卵圆形 ,铃重5 .5 g。衣分 42 %~ 44% ,子指 …  相似文献   

15.
新陆中 1 7是由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良繁场培育的优质、高产、抗病陆地棉新品种 ,2 0 0 3年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农一师十六团大面积引种种植 ,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棉品种。1生物学特性新陆中 1 7号属中熟类型陆地棉品种 ,具有抗枯耐黄特性 ;全生育期为 1 38~ 1 43天 ,植株较紧凑 ,茎秆粗壮 ,苗期生长稳健 ,中后期生长势较强 ,叶片中等大小 ,叶色淡绿 ,叶片和茎秆上绒毛多 ,抗蚜性好。 式果枝 ,第一果枝位 4~ 5节 ,铃短卵圆形 ,较大 ,单铃重 5 .8g,吐絮集中 ,霜前花 >95 % ,衣分 44.% ,…  相似文献   

16.
鄂杂棉10号(原名太97D5-1)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育成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7.
新陆中 1 8号是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选用冀 91 - 1 9×辽棉 1 0号的杂交后代 ,经多次南繁北育 ,连续自交提纯后系选而成 (代号为白 980 5 ) ,于2 0 0 3年 2月 1 1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中 1 8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呈筒型 , 类果枝 ,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平均株高 65 cm,第一果枝节位 4.9节 ,植株生长点上绒毛较多 ,较耐蚜虫危害 ,叶片中等大小暗绿色 ,苞叶长而大 ,铃为长卵圆型 4~ 5室 ,单铃重 5 .5~ 6g,子指 1 0 .9g,衣分 41 .5 %~42 % ,整个生育期生长势、整齐度较好 ,结铃性较强 ,播种到…  相似文献   

18.
鄂杂棉12F1(原代号20-9)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3-2004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鄂杂棉12植株高大,松散塔形,茎秆粗壮,叶中等大,色较淡。全生育期长势强,后劲足,不早衰。1.1丰产性。2003-2004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617.1kg,皮棉产量1540.2kg,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12%和10.78%。其中2003年每公顷子棉产量3540.6kg,皮棉产量1469.85kg,均居第1位,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3%和9.9%,皮棉产量较对照及参试品种增产均达…  相似文献   

19.
第 1 2轮长江流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于1 997~ 1 998年进行。参试品种 (系 )共 7个 ,以中棉所 1 2为对照。试点分布在川、鄂、湘、苏、浙、皖 6省 ,共计 1 1处。经模糊综合评判 ,本轮 7个参试品种优劣顺序为 :太 1 2 1 ,川棉 2 4 3,中 32 1 ,中 90 56,鄂抗棉 5号 ,中棉所 1 2 ( CK) ,苏棉 9号。1 川棉 2 4 3四川省棉花所以川 737×岱 1 5育成。出苗较好 ,全生育期 1 36天。生长势较强 ,整齐度较好。株型松散 ,叶片较大 ,叶色深 ,铃卵圆形 ,高抗枯萎耐黄萎。株高 1 0 8.5cm,单株果枝 1 5.6个 ,单株结铃 1 6.5个。铃重5.1 8g,衣分 40 .76…  相似文献   

20.
绿亿棉8号     
曹结宝 《中国棉花》2008,35(1):18-19
绿亿棉8号(湘杂2008)系安徽省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系统选育稳定后的W3作父本,选育优质、抗病、丰产品种(系)RW3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的优质、高产品种。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湘审棉2007003。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中熟杂交棉花品种,生育期121天左右。植株中等,茎秆较软,茸毛较少,叶中等大小,铃卵圆形,铃较大,结铃性强,果枝匀称,节间适中,果节多,吐絮畅,絮白色,有丝光。铃重5.95g,衣分42.5%,子指11.4g,衣指8.1g。2产量表现2005年湖南省区试每公顷皮棉16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