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台,将环境保护渗透到了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实施的各个层面.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人手,以广东省沿海各个开发区填海造地为例,对填海造地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加强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开发区进行规模填海造地,应该有专题对工程进行规划和累积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属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它对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相关研究已开展30多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拟时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期能为规划环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白洋淀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旅游规划环评的评价内容、评价原则、指标体系以及技术要点等进行了归纳和探讨,为当前旅游专项规划环评提供工作思路,为完善我国在规划环评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预防因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与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阐述了某煤化工基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依据、评价因子、评价内容等,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减轻环境影响的防控措施,为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电工程的建设无疑会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我国在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所采用的技术大多引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其评价方法体系不是很成熟。总的来说,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诸如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利学及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积累影响评价方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充分利用GIS技术提高水电规划对预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湿地规划日益增多, 但多数没有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因此开展湿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成为湿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文中阐述了开展湿地规划环评的需求, 从理论体系和方法学2方面概述国内外战略环境评价(SEA)研究进展, 总结了当前SEA体系下湿地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操作规程以及技术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湿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规划阶段降低规划项目环境影响及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电网工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提升电网工程环境保护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在开展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评价方法,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以及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势。以西藏自治区芒康县西曲河水电规划为例,在确定协调性、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地质环境等五大要素基础上,建立21个指标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规划方案及零方案进行了比选,最后推荐出最佳环境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杨韩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5):90-95,106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野象谷片区(简称"项目区")规划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规划确定的目标、功能区划、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及对野象谷生态环境、大象生存、繁衍生息影响作了分析与评价.指出项目区作为旅游会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从而提出了补充"完善规划"的建议与环境保护预防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骆夏丹 《绿色科技》2019,(2):104-105
指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制度,对于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着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作用。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结合笔者在具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公众参与以及操作层面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型滑雪场项目的特点,从项目选址、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景观环境影响评价、配套附属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外环境对滑雪场项目的影响及滑雪场内部规划合理性6个方面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晶 《绿色科技》2015,(3):237-238
指出了现阶段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公众参与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所体现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到现在为止只作前两项。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规划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三种类型,它们构成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大中型工厂;大中型水利工程;矿山、港口及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海围湖的建设项目;对珍稀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或对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质地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的开发计划;国家的长远政策等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法律关于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应当事先对该活动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坏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规定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防止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措施,最早由美国的《环境政策法》(1969年)提出推行,后为许多其他国家采用。我国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规定了这项制度,后来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1989年12月颁...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林业局规定,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必须编制生态旅游规划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科学论证和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现对生态旅游规划中应遵循的几个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大众旅游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笔者在咨询工作中的实践,结合林业建设项目特点,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评价程序、评价要点等技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特别指出:生态影响是林业建设项目的突出特点,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并列举郑州黄河湿地评价案例,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7.
徐殿木 《绿色科技》2019,(12):168-169
指出了环境监测会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产生影响。对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存在支撑作用、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监测内容的限制四方面,论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规,将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和此项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了使用环境风险评价对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保证保险费率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盛周君  叶平平 《绿色科技》2019,(12):174-176
以安徽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例,阐述了开发区规划环评实施以来“三线一单”落实执行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开发区后续规划方案的实施与落户项目的引入提供参考,保障开发区产业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积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地域性分布明显,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林牧矛盾突出、林地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实行用途管理,进行森林保有量规划,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结果: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1.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27.3%、重点保护(Ⅲ级保护)面积占31.5%、一般保护面积(Ⅳ级保护)为零。根据以往各类规划中的定位,将林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