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植规模。据统计,1997年南阳市观赏花卉面积约213.3公顷左右.2001年980公顷,产值1.2亿元。到2005年全市观赏、绿化花卉种植面积达2333公顷,主要品种有月季、菊花、兰花、玉兰、玫瑰等,其中盆栽植物166.67公顷.切花切叶100公顷。观赏苗木466.7公顷。草坪1.6万公顷。种苗用花卉466.7公顷.种子用花卉266.7公顷。观赏食药用花卉400公顷,其它133.3公顷。此外.以辛荑花、栀子、木瓜等为代表的食药两用花卉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花卉生产年产值2.28亿元。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2012,(8):30-30
花卉,尤其是鲜切花,采后为了保持最好的品质.延缓衰老,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常常采用花卉保鲜剂予以处理、花卉保鲜剂包括一般保鲜液、水合液、脉冲液、STS脉冲液、花蕾开放液和瓶插保持液等。在采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从栽培到批发、零售、消费、都可以使用花卉保鲜剂。许多切花经保鲜处理后.可延长花卉寿命2倍。花卉保鲜剂能使花朵增大.保持叶片和花瓣的色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花卉市场出现一批新兴时尚花卉,如水培花卉、沙培花卉、水晶花等。在此,将沙培花卉介绍给大家。 一、沙培花卉概述 1.概念沙培花卉是指以直径小于3mrn的炫彩沙为栽培基质,加入营养液的无土栽培方式。 2.特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花卉越来越多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北京奥运会上1.2亿盆花卉.建国60周年“春华秋实六十年。繁花似锦站辉煌”的花卉景观.这些美轮美奂的“花海”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我们的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花卉产业逐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郭中 《北京农业》2007,(8):14-15
花卉是我国新兴的产业.在花卉业全球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开发品种、生产数量、出口国家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大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花卉营销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现阶段综合性花卉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花卉的产品策略、花卉销售的促销策略、花卉的网络销售策略三方面的营销策略.以期对我国综合性花卉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围绕野生花卉的园林观赏性以及繁殖难易程度两个方面,进行9种崂山野生观赏花卉的引种繁殖试验与生长发育特性研究。[方法]9种野生观赏花卉分别为山东万寿竹(DisporumsmilacinumA.Gray)、长药八宝[Hylotelephiumspectabile(Bor.)H.Ohba]、费菜(SedumaizoonL.)、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鹤草(SilenefortuneiVis.)、瞿麦(DianthussuperbusL.)、黄堇[Corydalispallida(Thunb.)Pers]、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结果]引种花卉在栽植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能够表现出各自的优良观赏性状,全年绿期在240d以上,花、果的最佳观赏期长于30d,繁殖成活率均高于80%,除山东万寿竹受种源稀缺限制外,其他花卉均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生产。最后,结合城市景观营造和每种花卉的观赏特性,对这些野生花卉的生产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9种花卉除了可以作为育种资源,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绿地中作为景观要素,丰富城市绿地的物种指数,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乌干达2008年全年花卉出口额为34.2百万美元,较2007年的32.05百万美元增长6.7%。但据悉,随着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花卉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及花卉需求量大幅降低,预计2009年花卉出口额的增幅将会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9.
世界切花与玫瑰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燕 《世界农业》2002,(11):24-25
1.世界花卉贸易总额下降2000年全世界切花、观叶植物和植物贸易额为76.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鲜切花贸易额达39.4亿美元,下降6%;植物贸易额达30.42亿美元,下降10%;鲜切观叶植物贸易额6.9亿美元,下降10%。2000年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甚至低于5年前的水平。对世界花卉贸易大国进行排序表明,美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鲜切花进口国。美国花卉进口额达到7.71亿美元,上升了5%,而德国花卉进口额下降了25%,进口额用美元表示为7.14亿美元,德国为第二大花卉进口国。美国进口花卉…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农业科学》2011,(1):F0002-F0002,F0003,F0004
凌源是辽宁省最具特色的花卉产业基地,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鲜切花和种球生产基地,花卉栽培面积现有5.5万亩,全市从事花卉产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鲜切花3.5亿枝,种球2亿粒,花卉生产促进种植户每户平均增收1.8万元以上。近几年随着周边省份切花栽培面积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凌源花卉产业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制约花卉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曹涤环  刘静 《北京农业》2008,(12):16-16
宿根花卉是指植株在冬季以地下或地上部分宿存的花卉,其特点是繁殖、管理简便,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艳丽,适应性强,1次种植可供多年观赏;尤其是球根花卉花期可以控制,远远胜过木本花卉。作为节能环保的植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成为绿化的新宠。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花卉质量标准现状及与国外比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我国花卉产业的冲击与挑战.花卉产品质量标准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我国制定颁布实施了切花(叶)、种球、种苗、种籽等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卉生产中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先进性、实用性差,缺少检测技术标准以及标准实施力度不大等问题。认清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研究建立花卉质量标准体系,对推动花卉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一、野生花卉现状及开发利用的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带,其中“植物王国”云南、“雪域高原”西藏、“林海雪原”黑龙江等地区的野生花卉品种均有其特点。在我国不断的从国外引进吸收花卉品种的同时,欧美等国从包括我国的野生花卉在内的原生植物中,就培育出数以千计的园艺品种.其中部分经驯化的花卉后来又返销中国。至今.我国市场上主要的鲜切花品种仍是舶来之品。  相似文献   

14.
花卉正在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种草养花改善生态、美化环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盆栽花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我国花卉苗木产业不仅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而且已成为对外出口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至2007年底,我国花木生产面积75万hm^2,是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发布的2007年12月全国花卉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出口花卉数量为466242.1t、金额为12773.9万美元,其中福建省花卉出口额为1901.5万美元。仅次于广东和浙江。  相似文献   

16.
简明新闻     
1.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内单体面积相当于42个足球场大的全通透花卉生产车间完成了主体施工.这标志着北方最大花卉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即将投入运营。 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50万家。目前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云南、广东、山东等5个城乡经济调查队对花卉市场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多年来由于全国各地大面积发展花卉生产,导致大多数品种的花卉产量逐年大幅上升,产大于销,价格下降,但药用花卉、香料花卉、食用花卉和礼仪花卉等4类花卉却东山再起,在花卉市场上一枝独秀,呈现出销量增长、价格上涨的良好态势。据市场调查统计,2003~2005年4类花卉的销售量较其他花卉增长33.5%,价格同比上涨13%。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云南、广东、山东等5个城乡经济调查队对花卉市场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多年来由于全国各地大面积发展花卉生产,导致大多数品种的花卉产量逐年大幅上升,产大于销,价格下降, 但药用花卉、香料花卉、食用花卉和礼仪花卉等4类花卉却东山再起,在花卉市场上一枝独秀,呈现出销量增长、价格上涨的良好态势。据市场调查统计,2003- 2005年4类花卉的销售量较其他花卉增长33.5%,价格同比上涨13%。  相似文献   

19.
土壤的pH值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高霞 《吉林农业》2006,(12):19-19
土壤的pH值(又称酸碱性)是花卉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掌握土壤pH值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对集约种植花卉,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花卉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花卉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花卉进出口总额达到1.43亿美元,较2004年同比增长26.1%。与此同时,随着欧洲和北美地区主要花卉生产国花卉生产成本的提高,全球花卉生产区逐步向亚洲、南美洲和非洲一些生产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在此发展趋势下,作为全球花卉生产的主要国家和未来花卉消费大国,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无疑成为全球花卉业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